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早期维新思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874年,王韬在香港创刊《循环日报》,论天下大势,议治国方略。其《达民情》一篇开头即“善治国者,必先使上下之情不形扞格(矛盾),呼吁必闻,忧戚与共,然后弊无不革,利无不兴。”王韬旨在
A.参与维新变法B.变革传统政治C.号召民主革命D.引进西方技术
2021·广东·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困难(0.1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晚清士人“商战”观念的兴起直接原因应是西方重商主义的冲击。“商战”一词,最早见于1862年两江总督曾国藩书函中。李璠引曾国藩成说,提出“商战”理论。薛福成认为西人追求富强,以工商为先。郑观应认为商战尤重于兵战,是无形之战。1894年甲午战争后,晩清绅商初步萌生了近代民族主义意识,呼吁商人确立“公共思想”,尽“公共义务”,通过“商战”御侮救亡。商人在1901年至1903年拒俄运动、1905年抵制美货运动的积极表现,都显示出绅商的民族主义已日益成熟。还应看到,国人在经历义和团武力排外失败后,正是在“商战”观念的荡激下,逐渐认识并采取一种理性的、文明的排外方式。在此语境下,“商战”观念成为影响全国的社会思潮,有力推动了民族工业春天的到来。

——摘编自张红蕾《晚清士人的商战观念研究》

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增长,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随着日本对美国的贸易顺差逐年扩大,日本优势产业中许多高端产品都对美国的市场和企业造成了巨大冲击。美国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发起了贸易战。由于日本的出口依赖于美国市场,在整体较量中,日本处于劣势。同时日本考虑到维护日美关系,并未进行坚决的反制,而是一味妥协。1985年,日本被迫与美、联邦德国、法、英签署了广场协议。之后日元疯狂升值,使得日本出现大量经济泡沫。此时,日本政府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经济泡沫破裂,最终导致日本经济全线崩溃。最终,日本付出了惨痛代价,经济和社会都陷入了长期停滞。

——摘编自李婷婷《日美贸易战与中美贸易战对中日双方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商战”观念的内容,并分析其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比近现代中日参与对外贸易竞争的不同之处。并指出其对当前我国的发展有何启示。
2021-05-01更新 | 20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年高考历史押题预测卷(广东卷)02
3 . 1862年,郑观应就有了用土产鸦片抵制外国鸦片的想法,并建议民众多食川土(四川产),少食洋土。光绪年间,郑观应又提出对待鸦片的上策是实行鸦片专卖,中策是广种以抵制洋药,并挽回利权。这反映了
A.国产鸦片种植的扩大B.经济民族主义的发展
C.早期维新思想的萌发D.晚清商战意识的确立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秘密会党发轫于十七世纪。清朝人口由康熙后期的一亿多,猛增到1793年三亿一千余万,耕地和生产并不能相应增长,加上地主阶级的盘剥,大量劳动人口从农业和手工业的园地上被抛出来,日益崇尚会党“患难与共”,成为其最可靠的来源。会党势力固然遍及穷乡僻壤,但其组织枢纽和最活跃的部分,多在城镇。一些会党在其开始只是明末遗臣中的志士在民间秘密传播。秘密会党的活动十分复杂,既有抢劫勒赎、走私贩毒等,又有互济互助、武装反清等。

——摘编自陈旭麓《秘密会党与中国社会》

材料二19世纪晚期,两江总督刘坤一(曾国藩的主要支持者)指出,“(会党成员)以后安分守法,无论为首为从,一律予以自新”,否则“一经访拿得实,定行从严治罪”,同时“力行保甲”,还要求清政府治理黄河,改善农业发展条件,但被清政府以实施困难为由拒绝。他认为:“屡次破获斋匪各教,其始莫不起于烧香祈福,迨徒党既众,遂造逆谋。”对于违反三纲五常的文娱活动一律取消。郑观应参与镇压会党起义,又说“(贤有司)亟宜设法扩充(善举)”,“好善之绅商任怨任劳经理其事”,“利利人莫善于此(保险之法)”。

——摘编自郑观应《盛世危言》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前期秘密会党兴起的原因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晚清各派政治力量代表人物对会党问题的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简要评价。

2018-03-01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18届高三下学期学情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郑观应在《商务叹》中写道:“轮船招商开平矿,创自商人尽商股。办有成效倏忽变,官夺商权难自主。名为保商实剥商,官督商办势如虎”。作者实际上
A.赞扬商办企业取得的成就
B.肯定商界企业主的积极性
C.否定官督商办的经营模式
D.主张政府加强对企业控制
6 . “特观吾国今处之形,则小己自由,尚非所急,而所以祛异族之侵横,求有立于天地之间,斯真刻不容缓之事。故所急者,乃国群自由,非小己自由也。”严复的这段话,反映出他关注自由主要是基于
A.救亡图存B.实现民主C.发展经济D.解放思想
7 . 1902年4月,梁启超在给康有为的一封信中明确表示:“满清政府已百事腐败,久已毫无希望,破坏主义终不免;逾迟则逾惨,不如趁早。唤起民族精神讨满是今日中国最适宜的主义。”这表明梁启超
A.赞同三民主义B.同康有为决裂
C.认清政府本质D.倾向民主革命
2014-08-27更新 | 17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广东东莞市厚街中学高三最后一模文综历史试卷
8 . 梁启超强调历史学的性质是“叙述数千年来各种族盛衰兴亡之迹”。他的这种认识是基于
A.历史学强调客观性B.救亡图存
C.全球化加速D.国际竞争激烈
2013-09-06更新 | 10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届广东省汕头市高三质评文综历史试卷(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