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文化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2 道试题
1 . 有人说新文化运动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继续,是指(   
A.向西方学习B.主张民主共和
C.反对尊孔复古D.继续反封建
2016-05-04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陕西城固县一中高二下期学业水平模拟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2 . “稽之往史,我民族若不能立足于中原、偏安江表,称日南渡。南渡之人,未有能北返者。晋人南渡,其例一也;宋人南渡,其例二也;明人南渡,其例三也。风景不殊,晋人之深悲;还我河山,宋人之虚愿。吾人为第四次之南渡,乃能于不十年间,收恢复之全功……此其可纪念者四也”这是近代中国某一学校纪念碑碑文部分,纪念的是(     
A.洋务运动中的京师同文馆
B.戊戌变法期间的京师大学堂
C.新文化运动中的北京大学
D.抗战期间三校合并的西南联大
3 . 新文化运动时期,有人提出汉字是封建时代的旧文化,应予废除。该观点说明
A.白话文运动的兴起B.新文化思潮中的偏激倾向
C.马克思主义成为主流D.“诗界革命”的负面影响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4 . 胡适说:“我们肯往前看的人们,应该虚心接受这个科学工艺的世界文化和它背后的精神文明,让那个世界文化充分和我们的老文化自由接触,自由切磋琢磨,借它的朝气锐气来打掉一点我们的老文化的惰气和暮气。”这表明胡适的主张是
A.中学应充分世界化
B.全盘接受西洋文化
C.保存中国固有的文化
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5 . 揭开新文化运动序幕的是(       
A.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B.蔡元培提出 “兼容并包”方针
C.鲁迅发表《狂人日记》
D.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6 . 章士钊曾说:“提倡新文学,自是根本救济之法,然必其国政治差良,其度不在水平线下,而后有社会之事可言。文艺其一端也。欧洲文事之兴,无不与政事(即政论)并进。”作者意在说明(  )
A.文化领域长期存在泛政治化的倾向
B.政论在近代社会转型中的主导作用
C.新文化运动对社会进步的影响有限
D.政治革命与文学改良具有同等作用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7 . 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其中,在《新青年》上指出“阶级竞争说恰如一条金线,把这三大原理(注:指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从根本上联系起来”的文章是
A.《庶民的胜利》
B.《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C.《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D.《敬告青年》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8 . 胡适是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之一,但其言论与行为往往令一些人难以理解。观察思考胡适下列言行,你认为其出现的原因是
A.当时西方启蒙思想占主导地位
B.封建儒学在当时中国社会已不占主导地位
C.当时中国社会的婚俗习惯尚未发生变化
D.既受传统文化的长期熏陶又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9 . 以下是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简表,产生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鸦片战争前鸦片战争后
长袍马褂中山装、西装等
中餐西餐
马车、轿子人力车、火车、电车、汽车等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由恋爱、新式婚礼

A.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政治运动的推动
B.西方国家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
C.民国政府移风易俗,废除陋习的政策
D.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10 . 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评价不正确的是
A.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B.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
C.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D.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