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文化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2 道试题

1 . 一般认为,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思想和文明成果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在1840年鸦片战争后,这种潮流不断加强,期间涌现了许多代表性人物,例如下表的几位人物:

梁启超、魏源、李大钊、林则徐、左宗棠、陈独秀、李鸿章、康有为、等人。


(1)从对“西学东渐”的认识和实践的角度,概括他们各属于哪一派别,并按派别将其分为四类(每一类两人)。
(2)概述四派人物向西方学习的态度和主张。
2018-09-04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林芝二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四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2 . 一个国家必须要有自己的国魂,一个民族必须要有自己的精神。中华民族几千年延续下来的仁爱和谐、敬长知礼、奋发图强等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国的国魂和中华民族的精神。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思想在传承中不断地改造和重塑,从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结合以下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09年9月26日,在中国古代“至圣先师”孔子诞辰2555周年之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宣布设立“孔子奖”。这项由济宁市申请设立的“孔子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最高级别国际奖项。这一首次以中国人名字命名的国际最高级别的奖项,主要奖励世界上在教育、文化、哲学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总统、部长和专家。

材料二:中国古代一些居室堂屋、家族祠堂或私塾学堂的墙壁正中都挂着孔子像反映了儒家思想已占统治地位,成为主导思想。

          


请回答:
(1)概述孔子的主要思想观点(从教育、文化、哲学)。这些观点在当时为什么不受统治者的重视?
(2)材料二的这种确立儒家思想成正统的情况最早出现在什么时期?这一时期儒家思想出现了哪些变化?
(3)近代以来直至19世纪末,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逐步动摇。简要分析其原因。
3 . 率先倡导新文化运动的人物是
A.陈独秀
B.蔡元培
C.鲁迅
D.李大钊
4 . 新文化运动又是一场文学革命,其典范作品是
A.《新青年》
B.《文学改良刍议》
C.《狂人日记》
D.《庶民的胜利》
5 . 胡适提倡“人生最神圣的责任是努力思想得好”,即不依傍、不育从。1919年,他进一步提出,国民意识中当包含一个新态度,就是具有鲜明的实用主义色彩的“评判的评判”。这反映了他主张
A.摒弃传统儒家学说
B.继承发扬经世致用思想
C.培育独立理性精神
D.开展平民化的文学革命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6 . 《新青年》自问世到终刊,所发表的“民主、科学”专题文章不过数篇。但到1919年陈独秀却指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在陈独秀看来
A.“民主、科学”并不是新文化运动的旗帜
B.“民主、科学”的社会进步意义已经显现
C.新文化运动已改变了其性质和方向
D.“民主、科学”的观念已为人们普遍接受
2018-03-06更新 | 163次组卷 | 2卷引用:【校级联考】福建省平和一中、南靖一中等五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7 . 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是
A.民主和科学B.提倡新道德,反对就道德
C.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D.宣传马克思主义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8 . 新文化运动中,通过白话文小说揭露封建礼教“吃人”本质的是
A.陈独秀
B.鲁迅
C.李大钊
D.胡适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9 . 晚清名士林琴南对一刊物(文章)的攻击集中于两点:一是“覆孔孟,铲伦常”;二是“尽废古书,行用土语为文学”。你认为他攻击的最有可能是
A.《民报》
B.《新青年》
C.《焚书》
D.《庶民的胜利》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0 . 1901年梁启超首先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五四运动之后“中华民族”一词逐渐普及,几乎家喻户晓。“中华民族”概念从产生到被认同的背景应该是
A.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B.维新思想初见端倪
C.传统文化备受冲击
D.军阀割据战火连年
2017-02-17更新 | 367次组卷 | 16卷引用:江苏省包场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