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文化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下列言论按出现的时间进行排序,正确的是
①“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
②“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③“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④“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②①④③
D.②③①④
2 . 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陈独秀公开刊文说“要拥护那德先生(即democracy),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即science),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关于这段文字解读错误的是
A.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
B.陈独秀认为民主和科学是拯救中国的法宝
C.陈独秀对传统文化有彻底否定的倾向
D.陈独秀已经在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
3 . 近代西方人文精神的内涵在发展中不断丰富,并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欧18世纪的启蒙运动是西欧近代的思想和文化……进一步发展的结果,是以以往的人文、科学、理性的成就为基础的。

——何兆武《西方近代社会思潮史》


(1)举例说明“以往的人文、科学的成就”是如何为启蒙运动奠定基础的。

材料二   1762年发表的《社会契约论》是他的政治思想的代表作。他对法国的专制制度进行了更加严厉的批判,君主制本身必然导致君主的昏暴;主张建立以社会契约为基础的民主制国家,主权属于生而自由平等的全体人民。

——王怀兴《世界文化简史》


(2)材料中的“他”指的是谁?据材料指出“他”的思想主张。

材料三   启蒙运动的种种学说的影响并没有随着18世纪甚至l9世纪的结束而消失。伏尔泰和潘恩的著作至今仍有影响,仍鼓舞着生活在普遍的状况和制度跟早先哲们与之斗争的状况和制度相似的国家里的人们。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社会状况与“早先哲人们与之斗争的状况和制度”有何相似之处?为此,先进的中国人在启蒙思想的影响下进行了哪些重大探索活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新青年》经常介绍生物、医学、生理、体育等各方面的科学知识,宣传宇宙是可以认识的,物质是实在的等唯物主义观点。由此可见,新文化运动
A.主张维新变法
B.倡导民主共和
C.提倡科学思想
D.批判封建伦理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1916年《新青年》载文认为:“袁世凯之废共和复帝制,乃恶果非恶因,乃枝叶之罪恶,非根本之罪恶。”据此,你认为这里的“恶因”和“根本之罪恶”应是中国的
A.儒家思想
B.封建制度
C.传统道德
D.封建军阀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1920年,孙中山说:“此种新文化运动……不过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遂至舆论放大异彩,学潮弥漫全国,人皆激发天良,誓死为爱国之运动……吾党欲改革命之成功,必有赖于思想之变化。”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指陈独秀等人
②“爱国之运动”指五四运动
③“新文化”成为国共合作的基础
④孙中山由此弃暴力革命而从事思想革命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陈独秀说:“若是决计守旧,一切都应该采用中国的老法子”,“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因为新旧两种法子,好像水火冰炭,断然不能相容”。材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
A.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B.促进了民族的觉醒,唤醒人们对国家事务的关心
C.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
D.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肯定或否定的倾向
2019-08-13更新 | 780次组卷 | 17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南安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学考)试题
9 . “官有三畏:畏洋人、畏革命党、畏姨太太;民有三畏:畏民贼、畏蠹国虫、畏卖国奴;顽固党有三畏:畏拆城、畏剪发、畏易服;学生有三畏:畏作文、畏考试、畏读国文。”——1911年宁调元作。这段材料说明
A.中国进行政治革命与文学革命的必要
B.北洋政府官员统治腐败,教育落后
C.民国剪辫易服法令遭到顽固派的抵制
D.清朝政府统治腐败,科举考试扼杀人才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