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文化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但《新青年》的很多文章集中在文学革命上。它们提倡以清晰、精确的白话文代替言约义丰的文言文,这是一场语言革命,其实质是思维的重建,是用精确性、严密性为特征的近代思维方式取代带有模糊性特点的传统思维方式。因此,人们常把新文化运动称为“白话文运动”或“文学革命”。这说明
A.白话文只是文学形式上的变化
B.新文学是民主与科学的载体
C.新文学注入新内容
D.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发生了变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新文化运动期间,辜鸿铭指出:“中国和欧洲文明都不是绝对完美的文明。”他还批评“中国文人”并不真正懂得“兼收并蓄”或“扩展”思想。这表明他
A.理性看待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融合
B.反对西方文化侵蚀中国传统文化
C.摒弃传统文化全盘吸收西方文化
D.与新文化运动的主流认识相一致

3 . 用文明史观解读历史是研究历史的新趋势。人类历史的发展是各种文明不断交融创新的过程。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文明的交融

中国近代人文思想是在西方现代文化传入的基础上,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与互动,在同化与顺应两种机制的作用下产生的。但这种人文思想更多地反映了中国新生资产阶级力图改造社会的良好愿望

——文池《思想的灵光》

(1)“……在同化与顺应两种机制的作用下产生”新兴资产阶级的哪些主张反映了中国近代人文思想?又是如何付诸实践的?

文明的创新

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一文中认为:人类历史的大多数时候都是文明的历史而不是国家的历史,文明的历史意义比国家的历史意义更大。他把人类文明的交流划分为三个时期:1500年以前称之为遭遇时期,1500年~19世纪末称之为冲击时期,而19世纪末到20世纪则是相互作用时期。

(2)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文明和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文明在经济上是如何相互借鉴并创新的。

2018-02-21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课时训练: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写道:“彼陈腐朽败之分子,一听其天然之淘汰,雅不愿以如流之岁月,与之说短道长,希冀其脱胎换骨也。予所欲涕泣陈词者,惟属望于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这段话表明他
A.主张通过改良手段实现救亡图存B.鼓动青年积极投身于社会改造
C.致力于发动中心城市的工人暴动D.力图推动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18年,《新青年》第4卷第6号出版了《易卜生专号》,这部剧主要讲述主人公娜拉从信赖丈夫到与丈夫决裂,终于意识到自己在家庭中的玩偶地位,最后离家出走的自我觉醒过程。这表明,新文化运动
A.提倡民主科学
B.提倡新道德
C.提倡新文学
D.传播马克思主义

6 . 近代先进中国人在民族危机前面探索救国救民道路,向西方学习。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请回答:

(1)图A著作的作者是谁?他在此书中阐述了怎样的指导思想?有何意义?

(2)图B代表了近代中国哪一政治派别?此派代表人物是康有为梁启超,他们的共同主张是什么?

(3)图D中的杂志是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是由谁创办的?这场新文化运动可分为前期和后期,前期的主要指导思想是什么?后期宣传的主要思想是什么?由图A、图B到图D体现出了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过程中的怎样的层次性?

2017-11-18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7课综合探究:探索中国近代政体变化的艰难历程同步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有学者谓,蔡元培主持北京大学前,“全国的出版界,几乎没有什么说得上研究两个字的”。“在民国八九年之间,北京大学的几种杂志一出,若干种书籍一经印行,而全国的风气,为之幡然一变。从此以后,研究学术的人,才渐有开口的余地。……后生小子,也知道专讲肤浅的记诵,混饭吃的技术,不足以语于学术,而慨然有志于上进了。”这反映了
A.北京大学成为文学革命的中心
B.新文化运动推动科学精神的传播
C.大学成为近代报刊萌芽的母体
D.技术进步催生文化新模式的出现
2017-11-08更新 | 2437次组卷 | 39卷引用:高中新教材同步备课-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9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1)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总统后发布的《通令尊崇孔圣文》中指出:“天生孔子为万世师表……所谓反之人心而安,放之四海而皆准者。”这表明其根本目的是
A.压制民主科学思想
B.恢复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C.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D.为复辟帝制做舆论准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李大钊指出:“西方文明之特质,全为动的,西洋文明是建立在工商经济上的构造,具有一种动的精神,常求以人为克制自然,时时进步,时时创造。”这说明李大钊
A.全盘否定了中国文化
B.希望中国改革政治制度
C.主张加快工业近代化
D.肯定了西方文化的长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15年,曾做过袁世凯总统府顾问的美国人古德诺说中国是“民智低下之国”率行共和断无善果”“如用君主制,较共和制为宜”。据此可知
A.君主立宪制符合中国国情
B.政府为君主制制造舆论
C.君主制有广泛的民意基础
D.共和制度不适应于中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