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文化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19年,胡适在《新青年》杂志发表独幕剧《终身大事》,讲述一个五四新女性反抗父母包办婚姻的故事,指出人有权利来决定自己的婚姻生活。这反映了
A.新文化运动主流思想的变化
B.新式婚俗成为社会主流
C.新思想宣传方式日趋大众化
D.妇女政治地位得以提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15年《科学》杂志创刊号载文:“世界强国,其民权国力之发展,必与其学术思想之进步为平行线,而学术荒芜之国无幸焉。”材料认为,近代中国
A.唯有学习西方才能强国
B.必须坚持民主与科学有机统一
C.应该开展学术思想革命
D.发展民权必须依赖学术的进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药》描写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更直接地说,革命者为愚昧的群众奋斗而牺牲了,愚昧的群众并不知道这牺牲为的是谁。”这说明该作品的真正主题是
A.抨击封建统治的愚民政策
B.呼唤广泛深刻的思想解放
C.号召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
D.揭露中国社会的愚昧落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据不完全统计,1871年至1905年我国共出版了178部科学著作,而到1915年至1919年的早期新文化运动时期,宣传科学新思潮的杂志则多达400多种。这一变化说明
A.科学精神得到了宣扬
B.科学知识实现了普及
C.主流意识实现了转型
D.科技进步已成为共识

5 . 材料   有学者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从来都不是被动地吸收外来文化,而是把外来文化加以‘中国化’,纳入中国固有的思维模式之中,以保持中国的固有发展格局与方向”。


根据材料提取观点,并结合史实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6 . 阅读下表,从“近代东西方思想解放”的某个侧面,选出3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再补充一个符合该主题的关键词。

但丁《社会契约论》康有为《新青年》伏尔泰《十日谈》
《变法通议》彼特拉克《狂人日记》孟德斯鸠《新学伪经考》胡适

示例:主题:意大利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的复苏关键词:但丁、彼特拉克、《十日谈》

添加:达·芬奇

2019-08-21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8月北京市海淀重点中学 高二(历史)开学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从辛亥革命的教训中认识到,必须从文化思想上冲击封建意识,才能实现真正的共和政体。”此观点说明新文化运动
A.侧重意识方面的民主启蒙
B.为广大民众普及了共和知识
C.探寻了中国式共和的途径
D.深刻地揭示了假共和的根源
8 . 19世纪末以来,在中国民主发展的进程中,既出现了民主与专制、民主共和与君主立宪的斗争,又出现了英国式立宪与日本式立宪、无政府主义与民主主义的对立。对于究竟在中国采用怎样的政治体制,一直存在着争议。这些争论的主要作用是
A.逐步深化了中国人对于民主观念的理解
B.使中国人民逐步明确了近代民主革命任务
C.弥补了民主政治体制的缺陷
D.有助于根除君主专制思想的残余
2019-08-11更新 | 531次组卷 | 23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四川省棠湖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20年,《新青年》从第八卷起成为中共的机关刊物。下图第一期的封面设计很好地体现了全新的编辑意图:封面正中是一个地球,从东西两半球伸出两只有力的手,紧紧相握。这反映出
A.民主革命完成了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
B.新文化运动由启蒙向劳工和社会实践转向
C.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
D.中国思想解放运动得到了苏俄的大力支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新文化运动期间,针对旧有的学术思想,胡适既反对盲从,也反对调和,主张整理国故,找到可以有机地联系现代化欧美思想体系的合适的基础,再造文明。这体现了他
A.全盘肯定西方文化
B.坚持中体西用的思想
C.坚守中国传统文明
D.力图整合东西方文化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