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文化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新文化运动是一次“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运动。下列与新文化运动相关的文献是
A.《四洲志》B.《海国图志》C.《新青年》D.《资政新篇》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1919年12月,蔡元培表示北京大学开始招收女学生,随后,录取了邓春兰、王兰在内的九名女生入学。其他学校也纷纷效仿,两年后,已经有七个院校解除了大学女禁,收取女学生读书。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新文化运动推动了思想解放B.男尊女卑格局得到改变
C.杰出人物能决定社会的发展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场很有影响的思想解放运动。运动中民主与科学旗帜的树立,使中国社会许多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还造成了新思想、新理论广泛传播的大好机遇。马克思主义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乘着俄国革命胜利之风,在中国广泛传播,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由此开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

——《论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传播之间的关系》

材料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前后期宣传的思想有何变化?简要分析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
(2)材料二中的图片是20世纪20年代前后影响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重要事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其中一幅图片撰写解说词。
2022-06-28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吴忠市吴忠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学业水平测试模拟历史试题(二)
4 . 1918 年李大钊说:“时至近日,吾人所当努力者,惟在如何吸取西洋文明之长, 以济 吾东洋文明之穷。断不许以义和团的思想,欲以吾陈死寂灭之气象腐化世界。”   这里 的“西洋文明之长”主要指的是(       
A.机器生产B.民主共和C.民主科学D.社会主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在对辛亥革命失败原因的痛苦反思中,人们认识到共和制度之所以不能真正得到巩固,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彻底批判,“欲图根本之变革”,必需改变国民性,必须发动一场思想运动。这场思想运动
A.以三民主义为指导B.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C.也是一场文学革命D.开辟了中国革命新道路
6 . 陈独秀提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其中,“德先生”和“赛先生”指的是(       
A.自强与求富B.民主与科学C.独立与进步D.道德与科学
7 . 近代以来,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为挽救民族危亡而进行的探索和尝试包括
①辛亥革命   ②洋务运动   ③义和团运动   ④新文化运动
A.②③B.①④C.①③D.③④
2022-06-06更新 | 18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模拟试卷(二)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北宋中期起,一批学者掀起了儒学复兴运动,他们力图挖掘儒家经书的思想内涵,强调学术为现实服务……到了明朝后期,一些思想家又提倡个性自由,蔑视权威和教条,甚至否定传统伦理道德标准,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震动。

——摘编自人教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二   在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下,自然科学取得了巨大进展,教会的很多说教不攻自破,人们有了更多的自信。而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的愿望日益强烈,由此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思想解放运动

——启蒙运动。

材料三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新文化运动猛烈地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人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中国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受到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材料二三均摘编自人教版《普通高中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③》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北宋掀起“儒学复兴”和明朝“提倡个性自由”的代表人物。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启蒙运动兴起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2022-06-05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模拟试卷(二)
9 . 向西方学习,寻求变革是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主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倡导维新的人物,无一不受到西方的影响。真正了解西方文化,又能洞悉中国病源所在的为严复。……复就物竞天择、弱肉强食、优胜劣败、适者生存的原理,阐发救亡的论证。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孟子便主张民权……孟子实为我等民主主义之鼻祖。……组织联邦共和政体……将取欧美之民主以为模范。

——《孙中山全集》

材料二 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悄忧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日,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陈独秀

材料三 俄国的革命,不过是使天下惊秋的一片桐叶罢了。Bolshevism这个字,虽为俄人所创造:但是他的精神,是二十世纪全世界人类人人心中共同觉悟的精神。所以Bolshevism的胜利,就是二十世纪世界人类人人心中共同觉悟的新精神的胜利!

——李大钊《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先指出严复宣传维新思想的理论来源,再指出孙中山民权主义思想的来源。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严复和孙中山在政体主张上的不同。
(2)据材料二,概括国人对西洋文明觉悟的过程。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最后的觉悟”的核心内容。
(3)据材料三,指出李大钊的政治主张。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目的。
10 . 有学者对近代中国的一场运动做了如此描述:“它以打倒偶像和启蒙为目的。”这场运动是
A.洋务运动B.太平天国运动C.戊戌变法D.新文化运动
2022-05-27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市富林中学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