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文化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言是在先秦口语的基础上形成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文言与后世的语逐渐拉开了距离。从汉魏到明清,由于官方的推行和科举考试的需要,读书人刻意模仿“四书、五经”的语言写诗撰文,以古雅为尚。而文言文多省去主语、宾语、谓语、介词,再加上历代名家多注重锤炼语言,讲求“微言大义”。文言文中常有佶屈聱牙的句子、生僻古奥的词语,还有许多陌生的名目。文言作为占统治地位的书面语言被国人代代相传、沿用下来,其语言成分基本未变。例如先秦时期的一些基本句式、常用虚词等都在历代的文言文中得到了保存,有些词的古义在口语中早已消失,可在文言文中却照旧使用。

——据王力主编《古代汉语》

材料二  如果从20世纪初期算起,现代汉语的形成已有一百多年的时间。在百年

汉语的发展历程中,“欧化”的思想与实践始终伴随,把欧化概念用于文学及语言,目前学界一般认为最早发端于傅斯年,他提出“欧化文学”“欧化国语”以及“欧化的白话文”等概念。具体说来,欧化的白话文首先是西方的地名、人名、器物名以及制度文化层面的新词语直接用西方字母表达,其次是汉语的词组、句法、句子结构发生了不少变化,主要是句子变长,句子结构分为主语、谓语、宾语等。在此过程中,汉语出现了“欧而不化”的现象,写出不中不西的语句,使汉语不通、不简、不洁。

——据刁晏斌《汉语的欧化与欧化的汉语》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文言文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初期汉语欧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文化发展的认识。
2023-09-08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19·纲要上第19课·学科网-【一题打天下】同步教学新方案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缔造者之一,有着“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的称誉。袁世凯为了复辟帝制,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李大钊通过文章猛烈地攻击了尊孔复辟的谬论,指出:“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李大钊认为,不能一味地模仿西方的政体形式,而是要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发展的民主政治道路。同时还要考虑“民彝”。彝本是古代的彝器,象征着帝王的专制统治,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就表现为法度、权威。而李大钊则用西方进步思想中的“民主”“自由”精神来阐述“民彝”,认为“民彝”就是人民的法则、制度。1917年,李大钊则发表了《调和之美》,首次表明其“调和论”世界思想,来进一步阐释中西文化究竟该如何结合的问题,各方的利害而调和,达到完美。李大钊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重视中国的文化走向,并形成了正确的群众思想,让人民群众认识、了解和理解马克思主义,从思想方面产生阶级觉悟,促进中国革命的发展,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思想的理解,奠定了后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基础。


(1)根据材料,归纳李大钊的思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评价李大钊的思想。
2023-08-16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高考必刷卷·单元提升卷历史2024-专题25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单元综合测训卷)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时代,儒家学说并不是一个很受统治者待见的学说。后来在董仲舒的努力下,儒家学说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但汉亡之后,儒家思想曾出现低迷期。进入宋代,儒家思想进入了鼎盛期。经过宋明时期的辉煌之后,儒学几乎停止了发展,儒生们开始反思儒学本身的局限性,寻求救国之道。到了民国,更是有鲁迅等一众文化界名人认为中国之败,根源在于文化,在于千年来儒学在老百姓心中根深蒂固的落后思想。因此,有必要将这些落后思想连根拔除。

——摘编自冯友兰著《中国哲学简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儒学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前不受“待见”的一例史实,并说明其进入“鼎盛期”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国时期将“落后思想连根拔除”的历史事件及其意义。
2023-02-17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皖豫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初,随着中国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摆脱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束缚,实行民主政治。然而,哀世凯倒行逆施,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如何能够使得那个时代真正走出传统的思维框架,而不仅仅是推翻帝制,成为以陈独秀、鲁迅、胡适、吴虞等人为代表的那一代激进思想家们所思考的重心。他们以西方的“科学”“民主”为旗帜,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了激烈的批判。

材料二   “五四”以前,宣传新文化、新思想的刊物只有《新青年》《每周评论》《新潮》等少数几个,“五四”以后,这类刊物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五四”后一年中,新出版的刊物多达四百多种。191912月,《新青年》在《本志宣言》中提出了自己构制的新的社会蓝图。一些进步青年,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和俄国革命,马克思主义成为强大的社会思潮,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深远影响。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郑师渠《中国近代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五四运动后中国思想界发生的变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李超的“新生"

李超,广西梧州人、先求学于梧州,广州等地,后就读于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李超的家庭不支持她求学,因而她生活困难,患肺炎后,无钱治疗,19198月病亡。李超死后,其家庭置之不理,指责她“至死不悔,死有余辜"。11月,北京教育界召开追悼大会,有1000多人参加,胡适、陈独秀、梁漱溟等现场作了演说。1920年,杭州女子师范在省女师操场举行了李超追悼会,“各界人士莅会者不下万人,挽歌诗联四五百轴”。

李超的一生,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我们研究他的一生,至少可以引起这些问题:一、家长族长的专制。……二、女子教育问题。……三、女子承袭财产的权利。……四、有女不为有后的问题。……

——胡适《李超传》《晨报》1919121日、3日)

涵养与发挥情感是积极的道路。北京的妇女不来吊一吊李女士,却华装丽服坐汽车去满街跑,许多妇女并不要求妇女解放,这都是麻木。麻木就是处于情感的反面。他自己既不要求,你便怎样指点问题,乃至把解决问题的道路都告诉他,他只是不理会!

——梁漱溟《李超女士追悼会之演说词》(《晨报》19191222日)

对于李超女士底事件,我们可以看出社会制度上两大缺点:一是男系制,一是速产制。……

李女士之死,我们可以说:不是个人问题,是社会问题,是社会底重大问题。

——(陈)独秀《男系制与遗产制》(《新青年)192011日)

作为历史的观察者,概括说明李超之死为何会引发广泛的社会关注,并谈谈“李超们"新生的出路在哪里。
2022-06-22更新 | 5255次组卷 | 26卷引用:三年(2021-2023)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专题10近现代中国的思想、文化、教育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蔡元培出任最高教育行政机关长官,他明确反对祀孔。1928218日,蔡元培发布通令:“孔子生于周代,其人格学问,为后世所推崇,惟因尊王忠君一点,历代专制帝王,资为师表,祀以太牢,用以牢笼士子,实与现代思想自由原则,及本党主义,大相悖谬。为此,令仰该厅、校、校长,转饬所属,著将春秋祀孔旧典,一律废止。”“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日矛盾升级,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国民党经历了“清党”和内部斗争后,党员及军人对指导思想不明确,随着日本侵略者步步紧逼,民众心态日渐颓废。由此,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的孔子被再次凸显,恢复祀孔成了此时政府情理之中的选择。1934827日,上海市党政机关举行孔子诞辰纪念大会。市长吴铁城认为:“我们要实行三民主义,必要发扬中国固有的文化,要发扬中国固有的文化,必要尊崇孔子。今日之尊孔,乃是谋民族之复兴。”

——摘编自周慧梅《国民塑造与社会建设:1896-1949年中国社会教育研究》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蔡元培反对祭孔的理由。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国民政府从反对祀孔到恢复祀孔的原因并简析上海市纪念孔子的时代价值
2022-06-04更新 | 378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2届高三考前调研测试(B)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20年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文阐释了其工业化思想。陈独秀认为:“我以为要想中国产业界资本雄厚可以同外国竞争,非由公共的力量强行把全国底资本都集合到社会的工业上不可。”他将两种经济制度作了一个比较。他说:“果然是社会的工业,他的发达,社会上人人底幸福都跟着平等的发展。”反之,“像现在个人的工业,牺牲了无数的穷苦工人,利益都集中到少数的资本家个人手里”。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欧、美、日本底社会危机,就是这个人的工业主义造出来的。”他希望中国“千万别跟着欧、美、日本人走这条错路”!他从“多数工人”的利益出发,否定了用资本主义发展工业的道路。他认为:资本主义生产,“工业或者可以振兴,若说有利于社会国家,除非是少数资本家独有的社会国家,除非是多数工人除外的社会国家”。陈独秀开始把民族独立的要求和争取“多数工人”幸福的愿望同社会主义联系起来。

——摘编自邓野《试论“五四运动”后期陈独秀世界观的转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陈独秀工业化思想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陈独秀工业化思想产生的背景。
2022-05-01更新 | 101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济源市、平顶山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8 . 近代中国,社会各阶层为挽救民族危亡做出努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金陵机器制造局 摄于1872年)

材料二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法院由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任命的法官组成,行使司法权。

——摘编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三   我在乡间第一次听到陈独秀的名字,也第一次接触到胡适的白话诗。最先是白话代文言而成为雅俗共享的文字媒介,这是胡适首倡而得到陈独秀的有力响应所造成的,即所谓“文学革命”。其次则是陈、胡及其他同辈学人通过《新青年》《新潮》等刊物和北京大的讲堂不断地攻击旧礼教、传播新思想,终于激起了青年学生求新求变的热情。

——摘编自《余英时回忆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图片中企业的性质和创办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法律文献体现的理念。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各阶层探索国家出路的特点。
9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世界上率先进入近代化过程的国家非英国莫属。1516世纪伴随着西欧的文艺复兴运动和新航路的开辟,海洋成为通向世界的海洋,东西半球开始互相连接,漫长的全球一体化肇始于斯。16世纪亨利八世宗教改革,切断了英国与罗马教廷的从属关系,60年代传入的清教适应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追求财富、谋利的愿望,促进了经济发展与资本的积累,为社会的定势发展提供了一个有力的砝码。17世纪中期,政治领域的大变动凸显,矗立数百年的封建制度轰然倒塌。新生产力的代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登上政治前台,分享政治权力,参与国家管理。18世纪六七十年代,场看不见硝烟的经济革命在英国开端。到19世纪三四十年代初步建立了以纺织、冶金、煤炭、机器制造和交通运输业为支柱的全新的国民经济体系,工业压倒农业,农业国成为工业国。这一根本变化奠定了英国成为世界霸主的物质基础,近代化初步实现。

摘编自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近代卷》

材料二   中国人对近代化的追求,到19世纪60年代的洋务运动迈出了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这次运动开始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科学文化,并模仿资本主义的生产模式开办新式企业。继洋务运动之后而兴起的近代化运动是戊戌维新运动。这次运动提出了“兴民权”、“开制度局”、“君民共主”的政治主张。1912年中华民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化历程进入了新阶段,虽然辛亥革命并未真正实现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目的,但是它使中国在资本主义化的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1915年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使中国的近代化运动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此后,随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更使中国的近代化产生了新的模式,开始了社会主义模式与资本主义模式交替,并逐渐取代资本主义模式的过程。

-----摘编自虞和平《试论中国近代化的概念涵义》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近代化的基本历程并分析英国率先步入近代化的条件。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与英国近代化历程相比中国近代化的不同之处及不同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对“近代化”这一重要历史概念做出科学解释。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一些对小说感兴趣的文人士大夫,将几部原来仅靠传抄而又有较大影响的小说付梓刻印如明人张尚德将《三国志通俗演义“请寿诸梓,公之四方”。从此以后,各种版本的《三国志演义》不断出现。嘉请年间之后许多书坊主人不仅及时地将小说作品付梓刻印,有时还鼓动一些作者和文人参与创作和点评。尤其是那些评点名家,他们的评点本往往成为最流行的本子。如全圣叹评点的《水浒传》、毛宗岗评点的《三国演义》等等。书坊主人还千方百计地降低小说的成本,小说传播的时间与空间随之扩大,举凡文人士大夫、市民商乃至贩夫走卒,都成为小说的重要接受者和传播者,《三国演义水游传属聊斋志异红楼梦》等著名小说几乎是家喻户晓。

——摘自王平《论明清时期小说传播的基本特征》

材料二   新文化运动把“废文言崇白话”的革命推向高潮,而白话小说在近代中国的白话文革命运动中又受到众多文化精英的推崇。梁启超就曾高度评价白话小说的价值,认为其“为文学之最上乘”,具有改良群治、新国新民的巨大作用。陶曾佑也说,白话小说“其感人也易,其入人也深,其化人也神,其及人也广”,因此,欲改良社会、民族自强非小说莫能为。王无生在《论小说与改良社会之关系》中也说:“吾以为吾侪今日,不欲救国也则已;今日诚欲救国,不可不自小说始,不可不自改良小说始。”

——摘编自于兴汉《中国近代白话文运动的历史透视》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小说传播的基本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中国近代小说白话革命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