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文化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资中筠先生认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很深的旧文化底蕴,绝非盲目的批判和扬弃。他们对外来文化有判断力,知道如何取其精华。另外,他们是一批手无寸铁的读书人,而他们的对立面是强大的,因此需要大声疾呼,有一些语言比较激烈也不足怪。”这种观点
A.全面系统地评价了新文化运动B.体现作者的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观
C.不利于正确地认识新文化运动D.对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有偏见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1920年,北京政府教育部颁布条例:规定从当年秋季起,国民小学的国文教科书不再使用文言文,改用白话文。促成这一变化的历史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B.维新变法运动C.新文化运动D.辛亥革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杜威《中国的新文化》一文中,大力宣扬“新文化运动为中国未来的希望打下了最为坚实的基础,也试图让中国人相信,只要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那么政治、经济、军事、技术等的改革也将随之水到渠成。”这里最为坚实的基础指的是
A.新文化运动弘扬了民主和科学思想
B.新文化运动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D.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了马克思主义
4 . 瞿秋白在《饿乡纪程》中写道:“中国民族几十年受剥削,到今日才感受殖民地化的况味。帝国主义压迫的切骨的痛苦,触醒了空泛的民主主义的噩梦……工业先进国的现代问题是资本主义,在殖民地上就是帝国主义,所以学生运动倏然一变而倾向于社会主义。”由此可见,瞿秋白认为
A.西方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反对殖民侵略B.五四运动是以学生为主体的社会主义运动
C.五四运动时期中国开始沦为殖民地D.新文化运动所提倡的民主思想不切实际
2020-07-08更新 | 229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延庆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许多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向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请回答:
(1)图一的作者是谁?它的思想核心是什么?
(2)图二所示的这本著作的作者是谁?属于哪一派别?这一派别的代表人物还有哪些?他们政治主张是什么?
(3)图三刊物反映当时中国思想界兴起什么运动?它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有何影响?
(4)材料二中的德、赛两先生实际上指什么?是谁首先提出的?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民国初年,蔡元培在教育总长任期内,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中,系统地阐述了其教育新思想,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要求五育并举。“五育并举”的宗旨不能体现
A.适应共和体制的需要B.冲击封建专制主义教育
C.符合民主和科学精神D.主张受教育者全面发展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尽管新文化运动的自我意识并非政治而是文化,它的目的是对国民性的改造,是对旧传统的摧毁,它把社会进步的基础放在意识形态的思想改造上,放在民主启蒙工作上。但从一开始,其中便明确包含着或暗中潜埋着政治的因素和要素,如陈独秀通过“最后觉悟之觉悟”所要达到的目标,仍然是指向国家、社会和群体的改造和进步,即是说,启蒙的目标、文化的改造、传统的扔弃,仍是为了国家、民族,为了改变中国的政局和社会面貌,它仍然没有脱离中国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的固有传统,也没有脱离中国近代的反抗外侮、追求富强的主线……所有这一切并不是争个人的“天赋权利”——纯然个体主义的自由、独立、平等。所以,当把这种本来建立在个体主义基础上的西方文化介绍输入,以抨击传统打倒孔子时,却不自觉遇上自己本来就有的上述集体主义的意识和无意识,遇上了这种仍然异常关怀国事民疾的社会政治的意识和无意识传统。

——摘编自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


从材料中提取有关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8 . 有学者曾说:“中国近代的白话文运动,不能孤立地和单纯地从语言内部来理解,它是和国家的现代化运动相联系在一起的。在清末,白话文运动明显地和‘新学’或‘西学’有关;在‘五四’,则与‘欧化’或‘西化’结合在一起。”据此可知,白话文运动(             
A.顺应革命潮流,推动社会的变革B.揭开了“西学东渐”的序幕
C.具有开启民智和救亡图存的作用D.否定了满清王朝的合法统治
2020-06-14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新建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9 . 1918年严复慨叹:“亲见七年之民国与欧罗巴四年亘古未有之血战,觉彼族三百年之进化,只做到‘利己杀人,寡廉鲜耻’八个字。回观孔孟之道,真量天地,泽被寰区。”这说明严复主张
A.学习西方进化论变革制度B.利用本土文化救亡图存
C.融合中西方文化维新变法D.与时俱进适应主流文化
10 . 近代某时期,曾集中出现许多以“新”字开头的刊物。如《新国民》《新青年》《新社会》《新生活》《新村》《新生命》《新教育》《新新小说》《新妇女》《新人》《新学生》《新共和》《新湖南》等,有数十种之多。由此可推知,当时
A.民主革命的呼声高涨B.民众期盼民主和平建国
C.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D.学界重视改造国民精神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