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这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辉煌时代。这个时代中国形成了自具特色的思想体系。这种思想体系出现的原因有几点:首先,秩序的变化使得过去天经地义、不言而喻的“知识”和“思想”不再拥有不言自明的权威性,重新建立思想与知识对于世界的有效解释,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其次,王室的衰微使过去独占的文化、思想与知识流入诸侯的领地,而诸侯国的长期稳定和富庶则逐渐生养了一批新的文化人,这些文化人在王朝格局中地位的上下移动,使他们的思想和知识处在变化之中;再次,“知识一一思想”体系在不同职业的文化人中,有不同的侧重点,王官失守之后,文化人的分化则使“知识一一思想”也在分化之中,并形成了不同的思想流派。

——摘编自葛兆光《中国思想史》

材料二   1840年以来,中国文化迈入从传统走向近现代的转型。原有中华文化体系无法提供现成的救国治国方案,使我们不得不从外来文化中去寻找,从康有为到孙中山,仁人志士从西方文化体系中寻找救国良方,虽多方努力,但均未成功;20世纪初,中国共产党人运用同样是来自西方的马克思主义后,才使中国最终摆脱百年困境,走向独立富强,中国人之所以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是因为历史的实践已经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与此同时,实践也证明了中国文化出路一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与中国固有文化体系二者结合,并不断吸纳全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和文化精华,以使中华文化体系能与时俱进,永存活力。这在另一方面,也恰恰说明了中华文化体系有吸收、融合并消化异质文化中合理成分的机制,是中华文化强大生命力的体现,也是我们树立文化自信的根本。

——摘编自曾加荣《中国传统文化概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形成自具特色思想体系的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文化在近代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022-07-01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测评月考(六)(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海国图志·序》

材料二:它的狂飙猛烈地冲击了以儒家为轴的文化传统,因此从一开始便具有反传统主义的品格。……“五四运动”前后,各种各样的“主义”蜂拥而入中国。……但在短短几年之后(大多)就风平浪静,了无痕迹了。只有马克思主义在风雨之中扎根于中国社会。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评价“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2)“它”指的是什么事件?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短短几年之后马克思主义“扎根于中国社会”的原因。结合所学,简要概括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变化趋势。
3 . 对美好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推动着人类文明不断发展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近代志士仁人对“救国之路”进行了不懈探索
新文化初期,李大钊说:“夫代议政治,虽起于阶级斗争,而以经久之历验,遂葆有绝美之精神。”“吾人于此,其当鼓勇奋力,以趋从此时代之精神,而求此适宜之政治也。”……
1919年春天巴黎和会召开之后,对西方的失望促使人们将目光投向另外的方向。李大钊宣布“在别的资本主义盛行的国家,他们可以用社会主义作工具去打倒资本家阶级;在我们这不事生产的官僚强盗横行的国家,我们也可以用他作工具,去驱除这一班不劳而生的官僚强盗。”
——陈先初《五四时期国人理想社会模式的转型》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对“民族复兴”的艰苦求索
20世纪40年代末
“苏联共产党就是我们的最好先生,我们必须向他们学习。”“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20世纪60年代初
“工业国的提法不完全,苏联就是光提工业化,把农业丢了。”“我们的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
20世纪80年代初
“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团结全国各族人民,……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摘编自唐洲雁《新中国现代化战略目标的提出及其发展演变》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李大钊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思想变化的原因。
(2)据材料概括中国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变化趋势,从中你得出了怎样的历史经验?
4 . 对美好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推动着人类文明不断发展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对“善良政体”的追求在东西方异曲同工
“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是故养士为学校之一事,而学校不仅为养士而设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学校》(1663)
“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走向滥用权力,这是一条千古不变的经验。”“从对事物的支配来看,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1748)
材料二       近代志士仁人对“救国之路”进行了不懈探索
新文化初期,李大钊说:“夫代议政治,虽起于阶级斗争,而以经久之历验,遂葆有绝美之精神。”“吾人于此,其当鼓勇奋力,以趋从此时代之精神,而求此适宜之政治也。”……1919年春天巴黎和会召开之后,对西方的失望促使人们将目光投向另外的方向。李大钊宣布“在别的资本主义盛行的国家,他们可以用社会主义作工具去打倒资本家阶级;在我们这不事生产的官僚强盗横行的国家,我们也可以用他作工具,去驱除这一班不劳而生的官僚强盗。”
——陈先初《五四时期国人理想社会模式的转型》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对“民族复兴”的艰苦求索
20世纪40年代末
“苏联共产党就是我们的最好先生,我们必须向他们学习。”“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20世纪60年代初
“工业国的提法不完全,苏联就是光提工业化,把农业丢了。”“我们的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
20世纪80年代初
“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团结全国各族人民,……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摘编自唐洲雁《新中国现代化战略目标的提出及其发展演变》
(1)根据材料一,指出黄宗羲对学校作用的认识,并概括他与孟德斯鸠相似的思想倾向。
(2)根据材料二,指出李大钊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思想变化的原因。
(3)据材料概括中国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变化趋势,从中你得出了怎样的历史经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近代以来留学生情况统计表

——据周棉著《近代中国留学生群体的形成、发展、影响之分析与今后趋势之展望》
材料二:“……拟选聪颖幼童送赴泰西各国书院学习军政、船政、步算、制造诸书,约计十余年,业成而归,使西人擅长之计,中国皆能谙悉,然后可渐图自强。……将来出洋后,肄习西学仍兼讲中学,课以孝经、小学、五经及国朝律例等书,随资高下,循序渐进,每遇房、虚、昴、星等日,正副二委员传集各童,宣讲《圣谕广训》,示以尊君亲上之义,庶不至囿于异学”。
——曾国藩《拟选聪颖子弟赴泰西各国肄业折》
材料三:美国伊里诺大学校长詹姆士在1906年给罗斯福的一份备忘录中声称:“哪一个国家能够做到教育这一代中国青年人,哪一个国家就能由于这方面所支付的努力,而在精神和商业上的影响取回最大的收获。”
1907年12月3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国会正式宣布:“我国宜实力援助中国厉行教育,使此繁众之国能渐渐融洽于近世之文化。援助之法,宜将庚子赔款退赠一半,俾中国政府得遣学生来美留学。”1908年10月28日,中美两国政府草拟了派遣留美学生规程:……(学生中)应有80%学农业、机械工程、矿业、物理、化学、铁路工程、银行等,其余20%学法律、政治、财经、师范等。1909年清政府正式设立“游美学务处”,专司选考留美学生,并筹建游美肄业馆,……1911年2月,游美学务处和筹建中的游美肄业馆迁入清华园,正式将肄业馆定名为“清华学堂”。
由“退款办学”建立的清华学堂,曾被称作“赔款学校”。早年,清华学生也称清华为“国耻纪念碑”,“清华不幸而产生于国耻之下,更不幸而生长于国耻之中。……不幸之中,清华独幸而获受国耻之赐。既享特别权利,自当负特别义务。”
——《清华生于国耻:清华大学建校与美国庚子退款》
材料四: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领导的苏联共产党积极支持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革命运动的发展,其重要的方法就是为各国培养革命干部以推动世界革命运动的开展。为此,1921年苏联政府在莫斯科成立了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这一时期,大力培养革命干部也是中国共产党国内革命斗争的需要。……从1923年3月至1924年9月,在共产国际和苏联政府协助下,在巴黎的中共旅欧支部成员先后有三批赴东方大学学习,包括邓小平、傅钟等。
——《20世纪前半期中国共产党人留学生群体研究》
请回答:
⑴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述中国近代留学热潮形成发展的历史背景
⑵ 根据材料二、三、四,说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20年代中国留学教育在内容上有何变化?
⑶ 有学者认为近代留学教育是中西方在近代激烈碰撞的产物,反映了中国人对自己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巨大差距的逐步认识。请以清华学堂创建为例谈谈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2011-10-24更新 | 7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届辽宁省实验中学高三9月月考历史卷
6 . 近代以来,一些有识之士,勇立潮头,审时度势,引领时代,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人物生活年代言论
魏源1794-1857

广东互市二百年,始则奇技淫巧受之,继则邪教毒烟受之,独于行军利器则不一师其长技,是但肯受害不肯受益也。

——《海国图志》

严复1854-1921

体用者,即一物而言之也。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两立,合之则两亡。今之称西人者,其命脉云何?则自由与不自由异耳。中国人最重三纲,而西人首明平等。

——《与(外交报)主人论教育书》

李大钊1889-1927

这回战胜的,不是联合国的武力,是世界人类的新精神。不是那一国的军阀或资本家的政府,是全世界的庶民。这新纪元的世界改造,就是这样开始。资本主义就是这样失败,劳工主义就是这样战胜。

——《庶民的胜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三位代表人物言论反映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问题及其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趋势并简析有识之士的共同之处。
2023-01-20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艺术班)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23年开始的科玄论战是一场关于人生观与科学的大论战。玄学派主张要反对科学主义,即科学万能论。科学派坚持科学是人生观的基础与核心,认为科学是万能的,而陈独秀主张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人生观问题。下列关于这场论争的说法,错误的是
A.表明新文化运动效果并不理想B.反映出部分国人思想的近代化趋势
C.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D.反映出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复杂性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李大钊在自己领导农运的实践基础上,并“花了很大的工夫,调查、统计研究土地问题”,依据马克思主义观点,考察了中国农民破产日益严重的趋势,于192512月至19262月写出《土地与农民》,它是李大钊关于农民问题思想最为集中、最为深刻的反映。李大钊认为,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动力,在革命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中国农业和农民的出路是切实解决土地问题,提出了“耕地农有”的口号;领导农民革命,必须依靠贫雇农组织农民协会;农民土地问题的真正解决,必须通过革命的手段才能完成。本文是关于中国农民问题最全面、最富前瞻性的论述,深受中共党人的推崇,被毛泽东选为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学习材料。

——据张存梅、孙庆新《试析李大钊对农民问题的认识》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李大钊能够写出《土地与农民》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李大钊《土地与农民》的意义。
2022-03-16更新 | 53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盟大联考2021-2022学年高三3月阶段性测试(五)文综历史试题
9 . 近代以来,一些有识之士,勇立潮头,审时度势,引领时代,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物生活年代言论
魏源17941857广东互市二百年,始则奇技淫巧受之,继则邪教毒烟受之,独于行军利器则不一师其长技,是但肯受害不肯受益也。

——《海国图志》

严复18541921体用者,即一物而言之也。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两立,合之则两亡。今之称西人者,其命脉云何?则自由与不自由异耳。中国人最重三纲,而西人首明平等。

——《与(外交报)主人论教育书》

李大钊18891927这回战胜的,不是联合国的武力,是世界人类的新精神。不是那一国的军阀或资本家的政府,是全世界的庶民。这新纪元的世界改造,就是这样开始。资本主义就是这样失败,劳工主义就是这样战胜

——《庶民的胜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三位代表人物言论分别反映的社会问题及其主张。
(2)根据材料,联系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趋势,说明有识之士引领时代的原因。
10 . 检索《新青年》杂志,我们发现在1919年之前的各卷中,“社会主义”一词出现得很少,总共有34次,从使用语境看,它往往只是偶尔被提及。1919年后仅一年的时间内,“社会主义”一词的使用次数就猛增至104次,甚至连军阀政客都以谈“社会主义”为时尚。这一局面
A.为无产阶级政党建立创造了条件B.表明中国各政治派别的主张趋同
C.使新文化运动主流思想发生转变D.反映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趋势
2022-02-17更新 | 281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