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从“天朝上国”的梦幻里惊醒,开始探索新知,寻求强国御侮之道的新思想。阅读下列材料,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   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而我们不能只是仇恨和愤怒,我们不能狭隘地站在爱新觉罗家族政权的立场上,而是应该站在文明中国的立场上。“清代中国”需要改变,封闭和孤立的,腐朽和没落的,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还是辛亥革命;无论是李鸿章、康有为,还是孙中山,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中国。

——【裴钰《改变中国》】相关内容

材料二   图文材料:


……中国不可能只从我们这里引进知识、科学和工业资源模式而不引进那些带有病毒性质的政治上的改革。否则,她将什么也得不到。

——1881年7月23日《纽约时报》社论

材料三   中国人从林则徐“开眼看世界”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在这个过程中,每一步都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之争。

——陈旭麓(历史学家)《中国近代史》


(1)据材料一,说明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促使中国“内部改变”的指导思想分别有哪些。概括指出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在“改变中国”中的作用。
(2)透过材料二中的图文材料,从中可以获取哪些有效的历史信息?
(3)举一例能佐证材料三观点的史实。
(4)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近代学习西方的认识。
2020-03-05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嵩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摘编自胡适年谱

材料二与新文化运动诸同仁一样,胡适的动机和目的是要从他们认为是最根本的文化上制造中国不亡的原因,即为中国“再造文明”,以达到中国在世界上各方面不落后于人。实际是要复兴中国文明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这就是胡适将他所参与并认同的运动命名为“中国的文艺复兴”的深意。

——罗志田《再造文明之梦——胡适传》

材料三他们或以革命救国,或以改良图存,或以“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科学救国”,或以“再造文明”救国,林林总总,其共同点都在不同程度上按西方资本主义模式改造中国。

——罗志田《再造文明之梦——胡适传》

(1)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谈谈“中国的文艺复兴”与西方近代的“文艺复兴”的异同点。

(2)依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三观点。

2018-11-15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