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有学者指出,之所以说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新历史条件下对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继承,首先在于这两大科学理论的立论前提是一致的。这里的“立论前提”主要是指
A.历史伟人的特殊经历
B.基于国情的科学分析
C.改革开放的成功探索
D.坚持马克思主义原理
2019-04-09更新 | 648次组卷 | 34卷引用: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练习卷: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与理论成果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77年9月,邓小平在会见英籍华人作家韩素音时说:“中国人是聪明的,再加上不搞关门主义,不搞闭关自守,把世界上最先进的科研成果作为我们的起点,洋为中用,吸收外国好的东西,先学会它们,再在这个基础上创新,那么,我们就是有希望的。”邓小平的这段话(     
A.要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B.正式确立对外开放的政策
C.体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D.开始抛弃意识形态外交
2022-12-15更新 | 133次组卷 | 45卷引用:2016届高三高考联考模拟试题分项版专题12历史试卷
3 . 下图是某同学的课堂笔记。据此判断,他学习的主题应是

A.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C.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
D.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2019-09-20更新 | 584次组卷 | 20卷引用:2021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地区专用)-热点08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
4 .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9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的进程中,在这块曾被称为“停滞的帝国”的土地上,奔驰的时间划出一道人类发展的炫目曲线……在60年的岁月、不断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表”,与中国国情和社会实践“对表”,与时代要求和世界潮流“对表”,最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世界提供了一个新型社会制度的发展模式。在短短60年里,新中国将一个几百年来被世界漠视的时区,标注为举世瞩目的“北京时间”。今日世界,“北京时间”已经不可或缺,“中国因素”日益举足轻重。

——任仲平《改变历史的“北京时间”》

材料二   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


——摘编自《世界当代史》与党的十六大、十九大决议


(1)新中国成立后“北京时间”由“几百年来被世界漠视的时区”变得“举世瞩目”甚至“不可或缺”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比较改革开放前后两条工业化道路的不同之处;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当前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应该注意的问题。

2021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2009年,一位基层干部质问记者“你是为党说话,还是为人民说话”,引起了一阵热议,也彰显了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性。当初,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宣传活动的直接目的在于
A.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B.为了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
C.提高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D.彻底铲除腐败
2021-08-28更新 | 23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小题多维练(新高考版)-课时20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
6 . 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这篇政治报告中,邓小平同志将解放思想提升到政治高度,使其成为改革开放一以贯之的思想路线。关于这份政治报告说法正确的是
①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   ②允许一部人生活先好起来
③推进了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 ④提出保障人民民主和加强法制
A.①②③B.①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021-08-29更新 | 23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历史模拟好题精选(第2期)-专题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7 . 1992年初,邓小平先后途经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几千公里,历时一个多月的行程中,这位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一边调研视察,一边发表了一系列振聋发聩的新观点,后来被统称为“南方谈话”。这一谈话
A.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B.为中共十四大的召开作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准备
C.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
D.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2021-02-05更新 | 24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地区专用)-热点08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
8 .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下列论述,按照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③“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④①②③D.④②①③
2021-02-10更新 | 329次组卷 | 5卷引用:【对点变式题】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期末必考题精准练(统编版)-必考点11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9 .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成为撬动改革开放的哲学杠杆;邓小平“南方讲话"破除了对计划经济的崇拜,将徘徊中的中国改革之舟又推向了一个新航程。由此可知
A.思想是人们政治经济活动的反映B.思想解放推动社会发展
C.邓小平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发展D.邓小平推动了改革进程
2021-02-09更新 | 266次组卷 | 8卷引用:【对点变式题】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期末必考题精准练(统编版)-必考点11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2021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党政军领导干部和广大理论工作者积极参与讨论,自然科学界的许多学者也通过座谈会或撰写文章,用自然科学史上的大量事例和自身经验说明科学原理是通过实践不断检验才最后确立起来的。据此可知,这次讨论
A.导致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B.肯定科学及科学家的地位和作用
C.正常学术争论转向文化革命D.形成广泛而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2021-09-15更新 | 222次组卷 | 5卷引用:2022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尖子生培优题典(课标全国专用)-考点10中国现代思想文化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