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社会主义发展史中重要著作简介(部分)

著作简介
《新基督教》圣西门最后一本著作,他设想,在未来的新社会中,人人都要劳动,没有游手好闲、不劳而获的人。
《共产党宣言》18482月在伦敦第一次出版,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资本论》首版出版于1867914日的德国汉堡,提出剩余价值学说,科学论证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的必然胜利。
《列宁选集》
1-4
选载列宁1894年至1923年即投身革命初期、建党时期、俄国二月革命至十月革命时期、国内战争后期和新经济政策时期的著作及文献,收录了《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无产阶级专政时代的经济和政治》等著作。
《毛泽东选集》
第一卷
收入了毛泽东在大革命时期到解放战争时期的重要著作,收录了《井冈山的斗争》《新民主主义论》《论人民民主专政》等著作。
《邓小平文选》
第三卷
收入了邓小平在19829月到19922月内的重要著作,包括了中共十二大开幕词、南方谈话的要点等。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释。(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22-05-15更新 | 204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18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好题帮】-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特定历史时期脍炙人口的口号,往往有较强的感染力,含有强烈的时代气息。下表为中国近代以来各历史时期的部分口号。

时代口号
19世纪7090年代尽心爱国、开通民智;习兵战不如习商战。
20世纪初期愿作国民之公仆:知识阶级与劳工阶级打成一片。
20世纪3040年代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枪口一致对外: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20世纪5060年代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放开肚皮吃饭、鼓足干劲生产。
20世纪7080年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从“时代与口号”关系的角度,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国近现代某一历史时期,自拟一个能反映其时代特征的口号,并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不能照抄材料中的口号,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2021-03-19更新 | 22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年高考历史五大素养专项训练-专题01唯物史观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受到列强的入侵,西方文化占据绝对优势,乃至我们文化自信渐渐渍散,国人产生文化自卑心理,把中国的落后归结为思想的守旧、文化的过时。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中国在学习西方制度文明的路径中付出了沉痛的代价。新文化运动掀起了反传统的思潮,并被一部分知识分子所接受。文化不自信、文化自卑的论调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全盘西化论,二是历史虚无主义。二者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和民族凝聚力有着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不断寻找植根于中国国情与优秀文化的道路。在革命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改革开放以来,文化自信一点一滴在人民心中树立起来。

——摘编自袁宏禹《从“文化自卑”到“文化自信”——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认同》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0-02-10更新 | 351次组卷 | 4卷引用:备战2021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题型专练(全国通用)-考点06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4 . 历史人物是时代的代表,他们影响或改变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请发掘上述历史人物所承载的历史信息,寻找其内在联系,生成历史结论,并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阐述合理。)
2022-02-26更新 | 93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理论创新问题做过多次重要论述,以下是节选:“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结合新的实践不断作出新的理论创造,这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

“要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不断深化认识,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要使党和人民事业不停顿,首先理论上不能停顿。”“理论创新要紧紧依靠人民,从人民群众中凝聚力量、汲取智慧。”

——据人民网


根据材料与中国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中国共产党与理论创新”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
1950年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953年总路线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
1954年一定要解放台湾
1963年向雷锋同志学习
1978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980年只生一个好
1992年发展才是硬道理
2008年北京欢迎你
2012年中国梦
2018年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2020年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材料介绍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广为流传的口号,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仔细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取一个重要信息并展开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78年底,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以下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发展的部分关键词:真理标准、小岗村、中美建交、伤痕文学、一国两制、三转一响、喇叭裤、第一生产力、经济特区、计划生育、万元户、义务教育、希望工程、农民工、手机、市场经济、呼啦圈、南方谈话、股市、依法治国、互联网、入世、神舟号、莫言、高铁、中国梦、一带一路、共享经济

——据长街《从“关键词”看改革开放40年》等整理


从材料中选取两个或两个以上关键词,确定一个主题,并就该主题展开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选关键词和主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玩偶之家》描写了19世纪中产阶级社会与家庭生活的变动,女主人公娜拉从信任丈夫到与之决裂,最后离家出走。该书是一部被翻译成中文的挪威小说,并多次被搬上话剧舞台。

——《玩偶之家》翻译与改动的部分情况



——据易卜生《玩偶之家》等整理


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中提出一个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马克思主义深刻地改变了中国。1938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讲话中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重要概念,强调“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亟待解决的问题”。正是在这种思路中,中国共产党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最终找到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强大思想武器。


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自拟论题,阐述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中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逻辑清晰。)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78年底,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实现于新中国成立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以下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发展的部分关键词:


                                                                                                                                                                  ——据长街《从“关键词”看改革开放40年》等整理


从材料中选取两个或两个以上关键词,确定一个主题,并就该主题展开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选关键词和主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