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1976—1978年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时期,这一时期邓小平的主要贡献是
A.粉碎“四人帮”,结束文革动乱B.恢复高考制度,完成拨乱反正
C.全面改革开放,开创新的时期D.推动思想解放,实现路线转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邓小平在全国科技工作者会议上讲:“经济体制,科技体制,这两个方面的改革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对邓小平这一讲话属于主观臆断理解的是
A.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要为社会发展服务
B.并没有否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C.政治体制已经达到为社会发展服务的目的,不用改革
D.为科技体制的改革绘制了蓝图
3 . 从邓小平的20世纪60年代的“猫论”开始,到70年代批判“两个凡是”,再到90年代明确提出“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其中一以贯之的是(     
A.增进认识B.重视实践C.改革不断深入D.思想逐步开放
2021-06-10更新 | 101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州楚雄天人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毛泽东相信中国“人民群众”有不可思议的力量,纯粹凭借意志力和意识形态能克服一切障碍,推进经济发展;邓小平对中国的贫穷及其与发达世界在生活水平方面的巨大鸿沟直言不讳,他宣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中国需要获得外国技术、专长和资本来补救缺失。

——(美)亨利•基辛格《论中国》

材料二   1992117日,88岁高龄的邓小平启程南下,开始他历史性的南方之行。他先后来到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前后35天时间,一路走,一路讲。这就是著名的“南方谈话”。

     ——谢春涛主编《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材料三   他引导中国完成了从落后、封闭、僵化的社会主义制度走向一个有国际影响的现代化经济强国的艰难过渡。假如中国人要感谢某一个领导人改善了他们的日常生活,这个人就是邓小平。

     ——(美)傅高义著《邓小平时代》


(1)据材料一,基辛格认为毛泽东和邓小平在治国方略上有何不同?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国内外背景及意义。
(3)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三的观点。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科学发展观
(1)中共______以来,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新的发展要求,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______、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2)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______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2021-09-02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新教材】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中外历史纲要同步优质课件和导学案(统编版)-第28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导学案)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下列哪一个是属于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问题(      
A.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B.三个有利于
C.一国两制D.四项基本原则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我们应当按照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尊重科学技术发展规律,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对科学技术体制进行坚决的有步骤的改革。……促进技术成果的商品化,开拓技术市场,以适应社会主义商品化经济的发展。……对外开放,走向世界,是我国发展科学技术的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

——《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1985年)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图1使用的印刷技术和图2毕昇的发明分别是什么?与图1印刷技术相比,图2印刷术的进步有何重大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对科技发展的方向做了怎样的调整?对此,邓小平提出了什么著名论断?概述这一论断提出的重大理论意义。
2021-11-06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历来提倡艰苦奋斗,反对把个人物质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同时我们也历来提倡关心群众生活,反对不关心群众痛痒的官僚主义。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1956425日)

材料二   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对干部和共产党员来说,廉政建设要作为大事来抓。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9页

材料三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统,艰苦朴素的教育今后要抓紧,一直要抓6070年。我们的国家越发展,越要抓艰苦创业。提倡艰苦创业精神,也有助于克服腐败现象。

——邓小平《目前的形势和任务》(1980116日)


请回答:
(1)材料一、二阐述的核心思想分别是什么?从材料三可以看出,两者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2)材料一发表的背景与材料三有何不同?
(3)在革命、改革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紧要关头,毛泽东提出“实事求是”,邓小平强调“解放思想”,江泽民号召“与时俱进”,这折射出中国社会三次深刻的历史变革。第二次变革指什么
2021-09-28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怀安县柴沟堡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