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毛泽东思想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摘编自汪健新《毛泽东诗词中的斗争精神与智慧》等


根据材料信息,确立一个研究主题,并说明所选材料对研究该主题的史料价值。(要求:主题明确,说明史料类型及价值)
2021-06-26更新 | 19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绵阳中学2021届高三仿真模拟(一)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并于“五四”之后以异常迅猛之势形成高潮。研究马克思学说的团体相继在各大城市组成,一个个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中心活跃于各地论坛。舆论界表现出来的热情,正是反映出马克思主义适应灾难深重的中国社会改革之急需。马克思主义在先进的中国人的心目中,被作为能够使国家民族解危救难的理论和方法受到热切欢迎。

——摘编自《胡绳论从五四运动到人民共和国成立

材料二 八七会议后,革命应该走什么道路,便成为摆在党面前的根本性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人不可能像俄国十月革命那样,通过首先占领中心城市来取得革命在全国的胜利,而必须首先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积蓄革命力量,在条件成熟时夺取城市,最后夺取全国革命胜利。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等


(1)指出材料一中马克思主义传播在“五四”之后形成“高潮”的表现,分析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角度,概括“中国革命道路”的伟大意义。
2023-02-08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月考(六)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五四运动前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及运动期间工人阶级的作为,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由理论走向实践创造了有利的阶级基础,再加上在此前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及其影响,中国民众因巴黎和会外交失败而对西方列强的普遍失望与拒斥心理,服膺马克思主义的先进知识分子的宣传鼓动,都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走向实践创造了良好的契机。

——摘编自汪朝光《中国近代通史》第六卷(张海鹏主编)

材料二:从1935年遵义会议开始,毛泽东事实上已经成为党的领导人。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这在客观环境上为中共系统学习马列主义和总结经验教训提供了条件。1938年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首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命题。1945年,刘少奇在党七大上作的《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理论上做了进一步的阐述,并且明确指出:毛泽东思想就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摘编自项杰《中共七大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根据材料一,指出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走向实践的有利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毛泽东思想成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原因。
2022-12-28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近代中国自衰败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前仆后继,不断求索民族复兴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要恢复民族的固有地位,就必须大力恢复和弘扬“民族精神”,但在大力恢复和弘扬“民族精神”的同时,还要去学欧美之所长,然后才可以和欧美并驾齐驱。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

材料二   我们的民族将从此列入爱好和平自由的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以勇敢而勤劳的姿态工作着,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同时也促进世界的和平和自由。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我们已经站起来了。

——毛泽东《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材料三   中国的主要目标是发展,是摆脱落后,使国家的力量增强起来,人民生活逐步得到改善。

——《邓小平文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为“振兴中华”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哪些探索?
(2)据材料二,指出毛泽东的贡献。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探索民族复兴之路,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期提出中国革命道路理论是什么?
(3)据材料三,指出“发展”的含义是什么?为实现这一目标我国采取了什么措施?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华民族复兴的认识。
2021-04-23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非高考班)试题
5 . 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传到中国,推动了近现代中国的发展与进步。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启蒙运动不是一个单独的历史事件,从18世纪开始到19世纪,它对欧洲和美洲的知识界有着一系列的影响。“理性”是启蒙运动的精神内核。启蒙思想家认为判断是非的标准是人的理性。他们相信进步,相信在科学和教育的作用下,社会将趋于完美。他们对未来社会提出了一些基本的政治思想,如天赋人权、平等、自由、法制、权力制衡等。尽管启蒙思想家都反对君主专制,但伏尔泰寄希望于“开明”君主进行改革,建立君主立宪制;孟德斯鸠强调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与相互制衡;卢梭主张主权在民和直接民主制。

——摘编自【美】弗兰克·萨克雷、约翰·芬德林主编,史林译《世界大历史:16891799

材料二   鸦片战争结束不久,魏源、徐继畲等人在他们的著作中,就以赞赏的态度介绍过西方的民主制度,说它有中国传说中的“三代政治”之“遗意”。洋务运动期间,介绍西方议会政治、民主政治的著作逐渐增多,同时人们也已认识到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的必要,以王韬、郑观应为代表的一些洋务知识分子或早期维新思想家还主张以西方的“君民共主”制度取代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到戊戌维新时期,维新派不仅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也对科学知识、科学方法进行过介绍。20世纪后,民主与科学得到进一步传播。

——摘编自郑大华《五四新文化运动与近代中国人对民主与科学的追求》

材料三   1934年陈寅恪在《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审查报告》中写道:释迦之教义,无父无君,与吾国传统之学说、存在之制度,无一不相冲突。输入之后,若久不变易,则决难保持。是以佛教学说能于吾国思想史上,发生重大久远之影响者,皆经国人吸收改造之过程。……窃疑中国自今日以后,即使能忠实输入北美或东欧之思想,其结局当亦等于玄奘唯识之学,在吾国思想史上,既不能居最高之地位,且亦终归于歇绝者。其真融于思想上自成系统,有所创获者,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民族之地位。此二种相反而相成之态度,乃道教之真精神,新儒家之旧途径,而二千年吾民族与他民族思想接触史之所昭示者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思想家的基本理念,并分析其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前期先进中国人对民主的态度变化及其原因。
(3)概括材料中陈寅恪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主要观点;请结合中国近现代有关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说明。
2021-04-16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第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随着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革命运动的迅速兴起,以及后来各革命团体分散的起义失败后,孙中山认识到,革命必须要有统一的组织和领导。孙中山说:“我们推翻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的、立宪的政体”“所谓倡民生主义,就是因贫富不均”。

——摘编自王丽英《浅析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材料二   1927年春夏之交,中国革命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轰轰烈烈的大革命陷入失败。1927年下半年至1928年,一方面,中国革命的性质没有改变,全国革命形势处于低潮-城市起义屡遭失败,农村斗争此起彼伏;另一方面,有些地区在党的领导下建立了工农革命和农村根据地。然而,由于建立红色政权所必须的条件尚不完备,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相继失败。经过八七会议及中共六大的召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井冈山斗争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并在实践中得到发展和完善。

——摘编自魏翠华《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形成及历史意义》

材料三   19841月,国务院颁发了《城市规划条例》,同年6月,邓小平指出,虽然城市改革比农村复杂,但是有了农村改革的成功经验,我们对城市改革很有信心。随后,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开创了我国以城市改革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时期。农民不往城市跑,而是建设大批小型新型乡镇,在这种背景下,政府提出了积极发展小城镇的基本战略,小城镇逐步得到恢复,新兴小城市和集镇也发展起来。

——摘编自王苹《邓小平城市化改革思想发展与实践探析》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思想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提出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简析邓小平城市化改革思想的积极意义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那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承前启后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

——歌曲《走进新时代》

材料二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采、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材料三   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

——邓小平“南方谈话”(1992年)

材料四   有学者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具有强烈的实践性和时代性的理论体系。因此,必须进行严肃、严谨的分析,才能把握邓小平理论的核心精神实质。

材料五   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要“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具体来说,就是要建立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住房保障这样一个比较完整的初级民生保障体系。2009年下半年以来,中央高频率出台了《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办法》《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等民生建设的政策;决定3年内投资8500亿元改善医疗卫生,投资9000亿元改善住房条件;强调解决对困难毕业生和农民工的就业问题,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

——摘编自《瞭望》


(1)简要概述歌曲中提到的领导我们“站起来”“富起来”的两位领导人的主要思想理论成果及开创的道路。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能够迎来“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邓小平引导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过程,并指出材料四所说的邓小平理论的核心精神实质。
(4)材料五反映了什么现象?这表明我国政府对民生的关注发展到什么样的阶段?
2021-04-02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实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社会主义学说中国化的历程)一方面,以外国语言文本为载体的社会主义学说要想实现在中文语境下的传播,必须首先通过翻译实现向中国语言及中文文本的转化,才能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开始其“中国化”的旅程。另一方面,译介者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把社会主义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联系以中国传统文化中固有的思想观念,成语典故等去阐释或附会西方社会主义学说。这样的译介阐释过程,体现了译介者的一种文化自觉。

——摘编自孙建昌《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的早期译介与传播(1900—1908)》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评析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的早期译介。

材料二八七会议后,怎样夺取武装斗争的胜利,革命应该走什么道路,便成为摆在党面前的根本性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人不可能像俄国十月革命那样,通过首先占领中心城市来取得革命在全国的胜利,而必须首先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积蓄革命力量,在条件成熟时夺取城市,最后夺取全国革命胜利。这一条适合中国实际的正确革命道路,是在党领导人民的集体奋斗中开辟出来的。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等


(2)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角度,分析“适合中国实际的正确革命道路”开辟的意义。
2022-11-05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随着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革命运动的迅速兴起,以及后来各革命团体分散的起义失败后,孙中山认识到,革命必须要有统一的组织和领导。孙中山说:“我们推翻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的、立宪的政体”,所谓倡民生主义,就是因贫富不均。

——摘编自王丽英《浅析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材料二   1927年春夏之交,中国革命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轰轰烈烈的大革命陷入失败。1927年下半年至1928年,一方面,中国革命的性质没有改变,全国革命形势处于低潮———城市起义屡遭失败,农村斗争此起彼伏;另一方面,有些地区在党的领导下建立了工农革命和农村根据地。然而,由于建立红色政权所必须的条件尚不完备,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相继失败。经过八七会议及中共六大的召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井冈山斗争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并在实践中得到发展和完善。

——摘编自魏翠华《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形成及历史意义》

材料三   19841月,国务院颁发了《城市规划条例》,同年6月,邓小平指出,虽然城市改革比农村复杂,但是有了农村改革的成功经验,我们对城市改革很有信心。随后,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开创了我国以城市改革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时期。农民不往城市跑,而是建设大批小型新型乡镇,在这种背景下,政府提出了积极发展小城镇的基本战略,小城镇逐步得到恢复,新兴小城市和集镇也发展起来。

——摘编 自王苹《邓小平城市化改革思想发展与实践探析》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思想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提出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简析邓小平城市化改革思想的积极意义。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中国三大思想的共同作用。
2021-02-01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六县市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中国的问题完全用西方的方法来办,必然要遭到传统的巨大阻抗;而完全用传统的方法来办,那已落后于时代。毛泽东的厉害之处,就在于他用西方文化(主要是马克思主义)来改造传统,用改造了的传统来反对传统以及新的敌人。他率领一批旧时代的人——农民,取得了新时代的胜利。

——摘编自茅海建《也谈近代湖湘文化》


说明材料中“用改造了的传统来反对传统以及新的敌人”所代表的革命道路?该革命道路的意义?
2020-12-24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