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0 道试题
2021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农民革命是民主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一生高度重视农民革命问题。

材料一:(贫农)乃是农民协会的中坚,打倒封建势力的先锋,成就那多年未曾成就的革命大业的元勋。没有贫农阶级(照绅士的话说,没有“痞子”),决不能造成现时乡村的革命状态,决不能打到土豪劣绅,完成民主革命。农民问题只是一个贫农问题……

——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材料二: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的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三:在土地改革过程中,毛泽东非常强调“普遍发动群众”、“整顿基层组织”作为土改的第一个阶段和“一个最基本的环节”,反对恩赐……实现“土地还家”。这种改革,不同于中国历史上的“改朝换代”……而是通过推翻旧政权,代之于人民政权,彻底砸碎旧秩序,重构了中国几千年的农村社会结构……我们已经在北方约有一亿六千万人口的地区完成了土地改革,要肯定这个伟大的成绩。我们的解放战争,主要就是靠这一亿六千万人民打胜的。有了土地改革这个胜利,才有了打倒蒋介石的胜利。

——龚云《毛泽东与中国农民问题》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毛泽东对农民革命问题的主要认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认识产生的主要依据。
(2)材料三中毛泽东认为应如何引导农民革命?
2021-09-25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高考历史通史复习限时限量标准模拟卷-第11章国共十年对峙
2 . 实事求是,勇于探索既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品格,也是历史研究、政策调整、理论创新等具体工作的指导思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968日,蒋介石在日记中详尽地列举了中国共产党的优点:”一、组织严密。二、纪律严厉。三、精神紧张。四、手段彻底。五、军政公开。六、办事方法:调查、立案、报告、审查、批准、执行、工作检讨。七、组织内容:干部领导、由下而上、纵横联系、互相节制、纠察彻底、审判迅速、执行纪律、主义第一。”有趣的是,1949年,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也特地讲了工作方法的问题。他把掌握良好的工作方法看作革命取得胜利的关键一招,并视为能否进京不当李自成和能否建设一个新中国的根本问题。毛泽东后来还说,“我们跟蒋介石和日本一共打了二十二年,主要一条经验是,要同群众结合起来。”

——摘编自张太原《从蒋介石日记看中国共产党的优胜之处》

材料二   19389月召开的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民族斗争与阶级斗争一致性”命题,毛泽东和中共中央自觉进行了理论探索,高屋建质地解决了民族斗争与阶级斗争的辩证关系。“如何在民族解放战争中体现阶级斗争的内容?"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实施的许多政策,就是将民族斗争与阶级斗争统一起来的集中体现。

——摘编自左玉河《全面抗战爆发前后中国共产党政策调整中的理论思考》


(1)根据材料一,对于中国共产党“优点”的看法双方都认同的是什么?谈谈该日记中关于中国共产党“优点”的记载有何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毛泽东和中共中央进行理论探索的意义。
3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改革中国的主义,是三民主义。三民主义的精神就是要建设一个极和平,极自由,极平等的国家,不但在政治上要谋民权的平等,而且在社会上要谋经济的平等。这样做法,方才可以免除种种阶级冲突,阶级竞争的苦恼……。

     ——1919年间孙中山和戴季陶一次谈话

材料二   我们主张的新民主主义的经济,也是符合于孙先生的原则的。在土地问题上,孙先生主张“耕者有其田”。……按照孙先生的原则和中国革命的经验,在现阶段上,中国的经济,必须是由国家经营、私人经营和合作社经营三者组成的。而这个国家经营的所谓国家,一定要不是“少数人所得而私”的国家,一定要是无产阶级领导下而“为一般平民所共有”的新民主主义的国家。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材料三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材料四     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部署、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

——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十五大上的报告


(1)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的主要观点,指出他对中国革命的设想有何特点。
(2)概括材料二提出的经济主张,材料二表明《论联合政府》与新三民主义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3)与材料一、二相比,材料三在发展经济的思路上有了新的变化,但始终不变的是发展经济的宗旨。请指出其变化之处和不变的宗旨分别是什么?
(4)材料四江泽民话中的“它”是指什么思想理论?江泽民强调这一思想理论具有什么历史地位?
2021-09-11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1930年的《反对本本主义》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初步标志;1937年的《实践论》和《矛盾论》深刻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奠定了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基础,表明毛泽东思想已经形成。毛泽东的这些文章
A.促进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形成B.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C.加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步伐.D.奠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理论基础
2021-09-04更新 | 26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抚吉名校2022届高三8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征是各革命阶级的联合发动的革命和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人民大众的革命以及这一革命是中国革命的必经阶段”。毛泽东的分析意在
A.联合民众进行中国革命B.说明中国革命依靠的对象
C.阐释中国革命的阶段性质D.联合国内外势力共同抗日
2021-09-04更新 | 208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六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6 . 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实际运动的深刻了解,要取得革命胜利是不可能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朝乾隆皇帝致英王信:“咨尔国王(指英王),远在重洋,倾心向化……天朝抚有四海……德威远被,万国来王,种种贵重之物,梯航毕集,无所不有。”

——《清实录》

随着西学东渐,近代中国人逐渐认识到与外国交往的重要。在一系列战败之后,中国读书人逐渐被战胜者改变了思想方式……对西方的认知,也从“夷务”到“洋务”再到“时务”,由贬义的“夷”到平等的“西”再到尊崇的“泰西”。说是天翻地覆的转变,也不为过。

——罗志田《走向世界的近代中国》

材料二   孙中山走过了近四十年漫长而曲折的革命斗争历程,他对中国国情的认识也有一个不断加深的过程,这个过程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一、1894~1913年,初步认识中国国情;二、1913~1917年,全面认识中国国情;三、1918~1925年,重新认识中国国情。孙中山苦苦探索和认真研究中国国情,才使他得出了与所有前辈迥然不同的深刻认识,在思想和行动上能够“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站在时代潮流前面,和历史共同前进,成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试论孙中山对中国国情的认识》

材料三   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深感历史知识的重要性。他曾说:“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的帮助的。”

——《也谈读点历史》


(1)概括材料一中乾隆皇帝的“世界观”。试分析材料一中所说的中国人从“洋务”再到“时务”转变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所述第一、三两个阶段孙中山对中国国情的认识及其相应革命探索的表现。
(3)根据材料三分析,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看来,了解历史知识有何重要性?据此,联系所学知识,完成下表中“探索”部分内容的填写。
问题历史探索
1922年至1923年,中共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在北洋军阀和帝国主义的残酷镇压下遭受严重挫折五四运动的实践和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
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城市暴动一再受挫,革命何去何从历史上有些农民起义军表现出的流寇主义倾向,其特点是斗争没有依托之地,不能巩固革命成果,因而造成革命斗争的最终失败
1949年春,蒋介石提出“划江而治”的方案鸿门宴上,项羽妇人之仁,放走刘邦。后项羽与刘邦约定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并守约退兵。刘邦却背信弃义地围攻并杀项羽于垓下

2021-08-21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2015届高三12月阶段性统一考试历史试题
7 . 中国共产党人对于中国道路的探索,一直没有停止过,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为两步,其第一步是民主主义的革命,其第二步是社会主义的革命,这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革命过程。而所谓民主主义,现在已不是旧范畴的民主主义,已不是旧民主主义,而是新范畴的民主主义,……在共产党人,正因三民主义的政治原则有和自己的最低纲领基本上相同之点,所以才有可能承认“三民主义为抗日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

——毛泽东(194019日)


(1)该材料的出处是毛泽东的那篇文章?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意义。

材料   历史学家沈志华在其著作《处在十字路口的选择:1956—1957年的中国》一书中说,“在中国,1956年春光洒满大地”,“中共……提出的宏伟理想和奋斗目标,国人充满了希望和期待”。


(2)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论述1956年中国共产党人在哪些方面进行的探索使得“国人充满了希望和期待”?
2021-06-07更新 | 104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高考热身练(二) 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有人认为,某篇文章输出的“正能量"及时消弭了当时党内军内的悲观情绪,同时精辟阐述了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其中最精妙的地方,就是毛泽东对游击战的论述。这篇文章是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B.《新民主主义论》
C.《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D.《论人民民主专政》
2021-06-07更新 | 541次组卷 | 7卷引用: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最后一次热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实事求是"一词,最早出自《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修学好古,实事求是。"1941年5月,毛泽东从哲学高度对"实事求是"作了科学阐释∶"*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这一阐释
A.促进了毛泽东思想的形成B.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C.促使我党从幼稚走向成熟D.为抗战胜利指明了方向
2021-06-01更新 | 501次组卷 | 7卷引用:辽宁省2021届高三高考临门一卷(一)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把国家统一和民族复兴作为自己的使命。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一面始终不渝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同时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创造性提出一系列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党的理论.实现不断创新,对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的意义。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知识,自选主题,论述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发展历程。(要求:主题明确、突出发展历程,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