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44年, 毛泽东认为“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础是工厂 (社会生产,公营的与私营的)与合作社,不是分散的个体经济”;“现在的农村是暂时的根据地,不是也不能是整个中国民主社会的主要基础。由农业基础到工业基础,正是我们革命的任务、这一论断
A.推动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B.丰富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涵
C.有利于国家工业化迅速开展D.体现建设规划抗日根据地的方针政策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据统计,在民国时期较有影响的重要报刊《申报》《大公报》里,1927年以前“现代化(近代化)”一词只是零星出现;1927—1932年间,该词在两家报刊分别出现108次、100次;19331934年间攀升至322次、170次。这一时期,南京国民府高调鼓吹“现代建国论”,国人围绕“国家现代化”及其包含的“军事现代化”“政治现代化”“经济现代化”“国民现代化”等论题的讨论逐渐热烈。三四十年代,“现代化”一词不断流播,倡导以暴力革命破坏旧制度的共产党人亦积极参与其中,毛泽东在1938年发表的《论持久战》中提出“革新军制离不了现代化”,周恩来指出中国东部“代表了中国走向近代化的最有力的地区”。伴随着“现代化”概念的讨论,“国粹论”“中体西用论”“全盘西化论”“中国本位文化论”“中国化运动”等各种文化思潮此起彼伏。

——据黄兴涛、陈鹏《民国时期“现代化”概念的流播、认知与运用》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的民国史知识,围绕“近代国人对现代化的理解”自拟论题并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2020-04-29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福建省厦门市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查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3 . 1930年,毛泽东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1938年,他又指出:没有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当前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是“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这些论述体现了毛泽东
A.对中国革命前途充满忧虑B.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
C.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D.主张调查中国的国情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全面抗战爆发后,毛泽东指出:“共产主义者在现阶段并不梦想实行共产主义,而是要实行历史规定的民族革命主义和民主革命主义。在现阶段,共产主义与三民主义是基本上没有冲突的。”毛泽东的该主张
A.回归了三民主义的革命纲领
B.利于团结国民党共同抗日
C.消除了国共两党的思想分歧
D.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2019-05-02更新 | 1185次组卷 | 3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19届高三6月考前热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毛泽东主席为中国的独立和人民的幸福奋斗了一生。在他光辉的一生中,著作颇丰,其中有一部著作堪称是打败日本侵略者、建设新中国的纲领性文件。这部著作应该是
A.《论持久战》
B.《论联合政府》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新民主主义论》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唯物史观认为,历史是由世世代代无数个人的活动造就的。任何历史人物总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活动,历史条件对于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同样起着制约作用,历史人物都是特定的历史条件的产物。历史人物,特别是伟大人物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作用:他们是历史规律的发现者和历史任务的提出者。人民群众则是历史规律的最终实现者,是历史的创造者。因此,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是一致的。

——摘编自李秀林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自行拟定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定的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史论结合)。

2018-02-10更新 | 107次组卷 | 5卷引用:2017-2018学年福建省厦门市厦门第一中学文综一模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却改变为属于新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而在革命的阵线上说来,则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了。”中国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的主要理由是
A.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由无产阶级领导独立完成
B.中国民主革命具有反帝反封建的双重特色
C.中国民主革命的成功具有世界性影响力
D.中国民主革命的目标是建立共产主义政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