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之后《人民日报》迅速予以转载,带动各地党报纷纷转载,从而形成了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人民日报》的这一行为(     
A.结束了“左”倾错误在党内的影响B.营造了利于改革的舆论环境
C.标志着党的工作重心发生重大转移D.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共产党二十大报告的重要内容和突出亮点,就是提出“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重大命题。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强调,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和新鲜经验做出科学概括,为新时代新征程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指明前进方向。

马克思主义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但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中国化时代化才能落地生根、深入人心。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早就指出,马克思主义“提供的只是总的指导原理,而这些原理的应用具体地说,在英国不同于法国,在法国不同于德国,在德国又不同于俄国”,对一般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我们党在早年吃过教条主义的大亏后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要“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可以说,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

——摘录自《求是》2022/22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院务会理论学习中心组


(1)根据所学,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2)根据材料和所学,请你完成下列表格。
事项内容或意义
A________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中共一大B________,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中共C________制定了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
D________会议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重要思想
秋收起义南昌起义后建立了E________等革命根据地,确立了“F________”的道路
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建党建军原则
G________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中共H________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3)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后创立的科学理论指导思想有哪些?
2023-02-07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第三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毛泽东开创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邓小平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道路的选择与开创上,两者的共同特点是(     
A.独立自主,走自己的道路B.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C.实事求是,解放思想D.重视文化的先导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77年9月,邓小平在会见英籍华人作家韩素音时说:“中国人是聪明的,再加上不搞关门主义,不搞闭关自守,把世界上最先进的科研成果作为我们的起点,洋为中用,吸收外国好的东西,先学会它们,再在这个基础上创新,那么,我们就是有希望的。”邓小平的这段话(     
A.要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B.正式确立对外开放的政策
C.体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D.开始抛弃意识形态外交
2022-12-15更新 | 133次组卷 | 45卷引用:辽宁省本溪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寒假验收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1977年4月,邓小平在给中共中央的信中写道:“我们必须世世代代地高举和捍卫这面光辉伟大的旗帜,我们必须世世代代地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这封信 (     
A.强调了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的传统B.维护了“两个凡是”的主张
C.奠定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思想基础D.统一了全国各界的思想认识
2022-12-13更新 | 252次组卷 | 3卷引用:历史-高一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广东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83年,一些人视特区为异端,怀疑“特区姓‘资’不姓‘社’了”。1984年,邓小平第一次视察深圳等特区,并题字“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20世纪90年代初,针对国内外局势的变化,邓小平又到深圳等南方城市视察。这两次南方视察的共同点是
A.促成经济特区的设立B.实践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C.推动了改革开放的深入D.促成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8 .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着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利益,是团结中国人民的核心力量。近代以后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之所以屡遭挫折和失败,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先进的坚强的政党作为凝聚力量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根本上改变了这种局面。从此,中国的命运发生了根本改变。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材料二   1953年,中国共产党根据国内经济、政治条件及国际形势的变化,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即:“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条路线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搭。”

——摘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卷》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

时间会议
197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转移了党和国家工作中心,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决策
1982中共十二大提出了“①        ”重大命题
1987中共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992邓小平发表②        ;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③        的改革目标
2000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

——据《中外历史纲要(上)》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党的奋斗目标并说明中共的诞生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过渡时期新中国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设方面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其历史意义。
(3)填出材料三表格中①②③所代表的内容。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理论结晶。
2022-02-20更新 | 211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提出了“不争论”“杀出一条血路来”“摸着石头过河”“三个有利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著名论断。这些论断均
A.打破了对计划经济的崇拜B.着眼于解决“改革开放”的难题
C.允许多种所有制齐头并进D.推动了安徽和四川的农村改革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77年,有一考生在高考作文《心中有话向党说》的文字片段中写了其父亲在“四害”横行的日子里,含冤入狱。他通过这种笔触表达对以往的国家政策的不满,这引起评卷人员的极大争议。在记零分后又改为满分,这引起评卷给满分还是给零分的问题上“官司”一直打到是教育部那里。这说明
A.解放思想成为当时紧迫的任务B.改革初期人们的评判存在差异
C.过度的拨乱反正引起思想混乱D.教育和考试必须坚持政治原则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