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弹一星”、核能的利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材料   1946年夏毛泽东与美国记者斯特朗谈话时说:“原子弹是美国反动派用来吓人的一只纸老虎,看样子可怕,实际上并不可怕。当然,原子弹是一种大规模屠杀的武器,但是决定战争胜败的是人民,而不是一两件新式武器。”

19569月,中共八大确定了把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社会主义工业国”的经济建设方针,要求在三个五年计划或者再多一点的时间内,建成一个基本上完整的能够制造包括像原子弹、导弹、远程飞机在内新式的保卫自己的武器的工业体系。由此,发展原子弹、导弹成为国策。

核试验成功后,叶剑英强调:“我们手里有了核武器,首先作为一种政治武器,用来打破敌人的核垄断、核讹诈,用来长人民的志气,灭敌人的威风。作为一种军事武器来说,我国政府已向全世界宣布,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不管有多少原子弹,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

——摘编自张静《核武器与新中国60年发展历程》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领导人对核武器态度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领导人不同时期核武器战略思想相同点。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55年聂荣臻抱病到重庆等地的军工厂调查,深切感受到了中国国防科技的落后。1956年,聂荣臻提出了《关于建立中国导弹研究工作的初步意见》,疾呼发展尖端国防科技,这一意见得到中央领导支持。同年,他亲自参与领导制定了国防科技建设的十二年规划纲要草案。不久,聂荣臻受命领导研制“两弹一星”,他积极组建研究机构、试验基地和国防科技高等院校。60年代初,苏联单方面停止援助,国防尖端项目陷入“下马”危机,聂荣臻顶住压力坚决反对“两弹”下马。他提出“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实行行政和技术“两个系统、两条指挥线”,强调科学家的事交给科学家去办。他还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多次组织钱学森等老专家为大学生和技术骨干上课。经过几年艰苦努力,我国在国防科技建设方面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摘编自周萌《聂荣臻与新中国国防科技建设》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聂荣臻为新中国国防科技建设所作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聂荣臻在领导我国国防科技建设中所体现的精神。

3 . 材料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经济凋敝,科技和教育水平十分落后,科技人员非常缺乏,远远不能满足随之而来的工业化建设和经济发展。科技人才是经济建设和科学发展的重要因素,党和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科技人才激励政策,以期调动科技人才的工作积极性,推动科技创新,促进我国的科学技术快速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科技人才激励政策,一是重视科技人才的待遇,在政治、科研保障方面很有建树,政策实施比较得力,提高了科技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取得了重要的科研成果;二是建立规范的科研奖励制度,规范科学发明与专利制度,以及科研奖金制度,保护科技人员的权利,激发他们的创造发明热情,促进科技创新与发展。1949-1956,这一阶段我国的科技奖励主要以自然科学奖和技术发明奖为主,由科技奖励制度可以看出国家对科技进步尤其是技术发明创造的重视,这些奖励措施对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极大地鼓舞了科技人才发明和技术创新的热情。

——摘编自洪冰冰、张晓丽《建国初期我国科技人才的激励政策及启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科技人才激励政策实施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科技人才激励政策的主要特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