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航天事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2020年6月,“嫦娥四号”团队4位成员荣获国际宇航联合会年度最高奖——“世界航天奖”。阅读下表,结合所学,思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空间技术领域不断取得重大进展的原因(     
年份成就
1984年成功发射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
1992年“长征2号E”捆绑式大推力火箭发射成功
1999年第一艘“神舟号”飞船发射与回收试验成功
2003年成功发射“神舟5号”载人宇宙飞船
2007年“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发射成功
2011年“天宫一号”发射成功
①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艰辛努力
②“向科学进军”热潮的掀起
③中共中央作出《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
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科教兴国”战略奠定理论基础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0-07-11更新 | 2814次组卷 | 28卷引用:浙江省2020年7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2020 年 7 月 31 日,中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北斗迈进全球服务新时代。下列对中国空间技术的发展表述正确的是
A.1970 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长征一号”发射成功
B.1980 年,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
C.1990 年开始,中国进入了国际卫星发射市场
D.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掌握了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
3 .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人类战争形态正发生着重大变化。在苏联领导人眼中,以人力、兵力为主要战斗力的中国军事力量已不值一提。赫鲁晓夫说:“民兵,对于有现代化武器的我们来说,这不是军队,这是一堆肉。”为此我国
A.发展“两弹一星”计划,应对大国挑战
B.研制高性能计算机,增强军事实力
C.开展科教兴国战略,提升综合国力
D.实施载人航天工程,打赢现代战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民族百年航天愿,沧桑历尽神舟圆;广寒未见嫦娥面,银河探索现飞船”。 该诗描写的科技成就(  )
A.增强了中国的综合国力B.标志着中国进入了航天时代
C.打破了美苏两国的垄断D.有利于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10年9月12日,我国火星试验志愿者在模拟舱度过百日,这次试验的目的是模拟载人飞船飞向火星。在此之前,中国完成了从人造地球卫星上天到实现载人航天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
A.“东方红一号”和“长征1号”发射成功
B.“东方红一号”和“神舟五号”发射成功
C.“神舟五号”和“长征2号”发射成功
D.“神舟五号”和“长征1号”发射成功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在1958年夏天,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研究所提出把蛋白质人工合成作为重点研究项目,在上海和北京的几次科技展览会上,党中央和上海市委希望他们加速实现该项目,在研究所内部,青年同志也要求项目提前并确定具体合成对象(1965年最终合成)。据此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冒进的风气助推了科技发展B.科学大跃进在全国掀起高潮
C.新中国的科研力量主要是青年D.大跃进时政府加大了科研投入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在内蒙古着陆,标志着中国航天向前又迈出了一大步。下列关于中国航空航天成就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上海成为沿海开放城市的当年,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
②新中国重返联合国后不久,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也进入预定轨道
③2003年10月,杨利伟成为中国航天史上进入太空第一人
④从1991年开始,中国进入国际卫星发射市场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③
2021-01-03更新 | 19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学军中学2021届高三12月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8 . 1999年12月20日零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从此澳门回到祖国的怀抱。下面发生在同年的大事有
①欧元正式问世
②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③“神舟一号”试验飞船成功发射与回收
④九届二次会议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
A.①③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9 . 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五个时期的科技发展成果曲线图,下列各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A.“向科学进军”热潮下取得了①时期的科技发展
B.“两弹一星”科技成果都是在③时期取得的
C.“文革”使④时期内未取得任何科技方面的成就
D.航天技术和运载火箭技术在⑤时期取得重大突破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2020年6月,“嫦娥四号”团队4位成员荣获国际宇航联合会年度最高奖——“世界航天奖”。阅读下表,结合所学,思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空间技术领域不断取得重大进展的原因

①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艰辛努力
②“向科学进军”热潮的掀起
③中共中央作出《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
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科教兴国”战略奠定理论基础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