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航天事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如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部分航天科技成果。据此可知(     
年份成果
1956钱学森受命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与导弹研究机构
1970中央政治局支持国防科委研制的“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1975中国发射第一颗返回式人造卫星
1981用一枚火箭发射三颗卫星,独立掌握“一箭多星”发射技术
1992我国政府实施载人航天工程
2005“神舟五号”载人航天成功
2012“神舟九号”和“天宫一号”成功对接
2017全球首颗量子通信卫星顺利发射
2020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嫦娥五号”发射成功,成功采样月球土壤样本
A.中国航天科技发展领先世界B.政府大力支持推动科技的创新
C.中国科技普及工作成效显著D.航天技术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
2 .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现代科技事业得到全面发展。梳理新中国科技发展之路,以下新闻报道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②①④③D.③②①④
2022-06-26更新 | 230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三模适应性练习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古代烽火传军情;驿站送信;“飞鸽传书”;“击鼓通信”
近代早期大量灯塔建造,保障海上行船安全
1850年前后随着电报、电话的发明,电磁波的发现,人类通信领域产生了根本性的巨大变革,实现了利用金属导线来传递信息,甚至通过电磁波来进行无线通信
20世纪初环球海底通信电缆建成,创造了一个世界更加密切联系的新时代
20世纪中叶以来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数字通信、移动通信迅速发展,取代电缆,成为长距离、大容量传输的主要手段
21世纪初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即时通信普及,改变了人们的沟通方式和交友方式。20178月,中国的“墨子号”量子卫星成功实现“千公里级”星地双向量子通信

——摘编自刘以林《通信技术》等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4 .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启航,新“太空出差三人组”(其中一名为女航天员)搭乘神舟十三号飞船,开始了为期183天的太空之旅。中国的太空探索事业运用了新科技革命中的
①电磁学原理②航天技术③力学定律④信息技术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62年,国家批准十年科学技术规划,“一头是农业和有关吃穿用问题的科学技术,一头是配合国防尖端的科学技术”;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通过八年科学技术规划,把农业、能源、电子计算机、激光、空间高能物理、遗传工程八大领域和学科放在突出地位。影响新中国科技规划的主导因素是
A.新技术革命B.国家安全需要C.国际国内形势D.国家发展战略
6 . 新中国成立时,科技人员不足五万人,除地质学、生物学等学科开展了一些研究工作外,其他学科的科研几乎一片空白。20世纪五十到七十年代,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这得益于
①自力更生的发展方针确立②中央与地方各种专业性研究机构设立
③“863计划”“火炬计划”等重大科技规划实施④一批身居海外的知识分子冲破重重阻挠回到祖国
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021-01-09更新 | 3561次组卷 | 31卷引用:专题09 新中国的成立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题源解密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处境十分艰难,撮开经济形势,单说政治生态就恶劣异常,首先是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的敌视,再是后来与苏联的化友为敌,战争阴云常年笼平着中国大地。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为抵制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讹诈,党中央果断决定我国自行研制“两弹一星”。1964年,中国的原子弹爆炸成功,空中升腾的巨大蘑菇云,震撼了整个世界;1970年,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时,空中传来清晰的“东方红”乐曲,它是如此悦耳动听,整个中国都在聆听,整个世界也一定在静听。

——摘编自潘志华《中国科技走向辉煌》

材料二 新时期中国的科技有了长足进步,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各方面因素共同推动所致。冷战结束后,世界各发达国家都在发展战略上将增强综合国力作为首要目标,其核心就是高科技的发展。中国的载人航天技术发展是中国科技进步的典型代表。一个国家如果能将自己的宇航员送入太空,不仅仅是国力的体现,而且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增加民众的自豪感,提高民族精神,增强凝聚力。“神舟飞船”计划的成功,就如同20世纪60年代的“两弹一星”工程一样,引起全世界的注视,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而且它的经济效应将不断放大。

——摘编自冯留建《中国科技软实力的发展战略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自行研制“两弹一星”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20世纪70年代与新时期我国发展航天技术的不同影响。
8 .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是中国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卫星发射中心。2018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入选“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下列事件能为它的入选提供支持的是
①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③1980年中国远程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④2003年中国“神舟五号”宇宙飞船发射成功
A.①②B.②③
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时代精神凝结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建国后,从大庆精神到“两弹一星”精神到特区精神再到载人航天精神,其说明了
A.我国工业化建设成就
B.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
C.科技进步推动生产关系实现变革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与成就
10 . 《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文章中提到:“中国的经验第一条就是自力更生为主。我们很多东西是靠自己搞出来的……这样,就可以振奋起整个国家奋发图强的精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中,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首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B.掌握载人航天技术
C.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D.成功培育杂交水稻
2018-06-10更新 | 4941次组卷 | 80卷引用:冲刺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重组卷05(北京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