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72年,在历经五年艰辛努力,提取研究了几千种中草药后,屠呦呦团队从东晋葛洪所咨的《时后备急方》书记载的“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溃,绞取汁,尽服之”的内容中得到启发,经过反复试验验证后,终于发现了青蒿素,其疗效远超当时美国治疗疟疾的药物。青蒿素的发现
A.说明中国的生物医学领先世界
B.是传统中医与现代科学结合的成果
C.得益于全球科学家的共同努力
D.为中美关系正常化作出了巨大贡献
2 . 2021年10月10日,我国自主研发的无人深海探测器“海斗一号”成功在10000米深的海底下连续进行了10个小时以上的探测,在世界范围内首次实现了对“挑战者深渊”两部凹陷区的大范围全覆盖声学巡航探测。这说明我国
A.科学技术取得全面突破B.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升
C.深海探测技术世界领先D.探测技术助推经济发展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新中国重大科技成就简表

时间科技成就说明
196410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中国成为第五个拥有原子弹的国家。
19659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世界上最早人工合成蛋白质。
19676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中国核武器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19704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中国成为第五个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200310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中国成为第三个实现载人航天的国家。
20166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问世在全球超算500强中位列第一。
20168“墨子号”量子卫星发射成功这是世界首颗量子卫星。
20175大飞机C919试飞成功提升了航空工业的工艺水平和制造能力,但发动机核心部件依赖进口。
20176“复兴号”列车中国高铁技术世界领先。至2019年底,高铁通车里程世界第一。
20196工信部向四大运营商正式发放5G商用牌照中国5G技术已经走到世界前列,截至目前,我国5G基站数量全球第一,但高端芯片依赖进口。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科技发展的特征及其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发展科技的措施。
2021-02-24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0-2021学年高二2月收心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重大成就作用和意义
1973杂交水稻“南优2号”培育成功世界上首次育成杂交水稻
1983“银河一I”型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我国首次研制出每秒运算一亿次的计算机
1997“银河—III”型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每秒运算130亿次的计算机,标志我国高性能巨型机研制技术取得新的突破
1999第一艘“神舟”号宇宙试验飞船安全返回为我国载入宇宙飞船奠定基础
2003“神舟”五号宇宙飞船发射成功中国成为第三个掌握载入航天技术的国家

——根据《第三次、第四次科技革命浪潮》编制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两条信息并予以阐述。(要求:充分利用题目信息,史论结合,逻辑严谨)
2021-02-04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83年12月22日,我国第一台巨型计算机“银河1号”研制成功,提前两年实现了全国科学大会提出的到1985年“我国超高速巨型计算机将投入使用”的目标。这表明我国
A.计算机技术已领先世界B.已打破西方的技术封锁
C.科学研究能力得到提升D.国防力量得到极大增强
2021-02-01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六县市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新中国科技经历了阶段性发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关于新中国科技发展状况的说明,正确的是
A.“一五”计划期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增强了国防能力
B.“文革”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没有取得任何重大科技成就
C.改革开放后,“南优二号”推动了世界性饥饿问题的解决
D.20世纪末,中国依靠基因工程治疗重大疾病达到国际水平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18世纪中外科学家徐光启(1562—1633),毕生致力于数学、天文、历法、水利等方面的研究,编纂《农政全书》。对传统经验作了总结性的概括,并且使它们系统化、条理化,全书分为12目,共60卷,50余万字。12目中包括:农本3卷,田制2卷,农事6卷,水利9卷,农器4卷,树艺6卷,蚕桑4卷,蚕桑广类2卷,种植4卷,牧养1卷,制造1卷,荒政18卷。集中代表了当时我国在农业科学上所达到的成就。

波义耳(1627—1691),英国化学家,主张化学研究的目的在于认识物体的本性,因而需要进行专门的实验收集观察到的事实。在1662年根据实验结果提出:“在密闭容器中的定量气体,在恒温下,气体的压强和体积成反比关系。”称之为波义耳定律。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被发现的“定律”。

材料二   两届世界博览会中美展品对比表

时间国家代表性展品
1876年中国丝绸、茶叶、银器、雕花瓷器、景泰蓝等
美国大功率发电机、电动机、电话、留声机等
2010年中国载人航天技术、可食用环保包装
材料、多媒体信息技术等
美国将日光转化为电力、屋顶花园、再生竹制成的地板等


(1)据材料一中西方两位科学家的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当时中西科技发展不同的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两届世界博览会中国展品特点的变化,指出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并分析2010年中国展品变化的原因。
8 . 1958年8月1日,中国第一台计算机——由张梓昌领衔研制的103型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运行速度每秒1500次;1959年,由张效祥教授领衔研制的中国第一台大型数字电子计算机,运算速度达到每秒1万次。这反映出
A.当时中国科技人才大量涌现
B.当时中国科研出现“左”倾冒进现象
C.新中国计算机技术落后于欧美等国家
D.新中国在部分科技领域取得突破
2019-08-20更新 | 608次组卷 | 23卷引用:湖北鄂州市2018—2019学年度高中质量监测高二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古代近现代
先秦:传说伏羲制九针,神农尝百草;扁鹊运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诊病。
秦汉:《黄帝内经》是重要的中医基础理论著作;《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基础。
魏晋南北朝:葛洪记载了青蒿治疗疟疾的功用。
隋唐:日本多次派药师来中国学习医学;鉴真赴日本传授医学;唐代的《新修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政府颁布的药典;孙思邈的《千金方》集唐以前医方学之大成。
宋元:政府派医官到高丽教授医学;王唯一撰《铜人俞穴针灸图经》。
明清: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药学巨典”,后由朝廷颁行;传教士卜弥格翻译《中国医药概说》《中国诊脉秘法》等书。
1914年,各省中医组织请愿团向政府请求保存中医,政府申明“非有废弃中医之意”。
1950年,新中国第一届全国卫生会议确定“团结中西医”的方针。
1955年,中医研究院成立。
1956年,苏联派专家来华学习针灸。
1986年,国家中医管理局成立,后更名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2010年,针灸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5年,屠呦呦凭青蒿素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颁布。

——摘编自陈邦贤《中国医学史》等


表为中医药学发展史大事简表。请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主题,从表中提取相关的信息,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

10 . “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科技事业严重受挫,与发达国家在科技领域的差距越拉越大。但这一时期,中国在科技领域也取得了一些成就,属于该时期的科技成就有
①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②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
③袁隆平成功培育籼型杂交水稻
④“东方红一号”成功进入预定轨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