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双百”方针的提出与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 道试题
1 . 1962年,《人民日报》发表社论:“人民已经成为国家的主人,正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战线上紧张地劳动着,他们除了需要从文艺中继续得到革命的教育和战斗的鼓励之外,同时又需要多种多样的文艺作品和艺术活动来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该社论
A.推动了新中国文艺创作的再度繁荣B.凸显了革命战争对文艺创作的重要影响
C.促进了新中国文艺政策的拨乱反正D.重申了文艺创作为人民服务的时代诉求
2 . 1956年下半年开始,我国文艺界出现了建国后第一次思想大解放的活跃局面,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新气象。这一状况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社会主义制度已基本建立B.文艺工作者高昂的创作激情
C.党和政府调整了文艺方针D.受到苏联文艺作品传入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57年3月,毛泽东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强调:“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是一个基本性的同时也是长期性的方针,不是一个暂时性的方针。”“要人家服,只能说服,不能压服。压服的结果总是压而不服。”这一讲话有利于
A.纠正思想领域的“左”倾错误
B.正确处理经济结构的矛盾和纠纷
C.逐步建立新型的教育管理制度
D.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
4 .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文艺创作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见下表)。该盛况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类别代表作
电影《英雄儿女》《五朵金花》《青春之歌》《早春二月》《李双双》
音乐《歌唱祖国》《当祖国需要的时候》《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戏剧《茶馆》《关汉卿》《文成公主》《东方红》《红色娘子军》
文学《红岩》《创业史》《林海雪原》《谁是最可爱的人》《雷锋之歌》

A.国民经济的恢复B.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C.“双百”方针的实施D.“二为”创作方向的确立
2021-03-02更新 | 133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徽省江淮名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61年,周恩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说:“文化部一位副部长到四川说:川剧落后。得罪了四川人。当时另一位同志回答,落后不落后要由四川七千万人去回答、去决定。我看这位同志很勇敢,回答很好!人民喜闻乐见,你不喜欢,你算老几?”这表明(     
A.中国共产党重视保护传统艺术B.现代中国文艺反映了现实生活
C.文艺应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方针D.文学创作受到“大跃进”干扰
6 . 学习历史需要正确认识史实与结论之间的关系。下图表格中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对应正确的是
史实结论
A1949年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提出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B电影界“难忘的1959年”“双百方针”得到贯彻
C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拨乱反正全面展开
D1988年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的战略的实施

A.AB.BC.CD.D
2021-02-03更新 | 49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黄山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下列表格中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对应正确的是
A.AB.BC.CD.D
2021-01-15更新 | 86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1956年5月陆定一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中说:“以戏剧为例——那时党决定在戏剧方面,实行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政策,现在收到了巨大的效果。由于有了各个剧种之间的自由竞争和相互观摩,戏剧的进步就很快。这表明“双百”方针
A.激发了中国人民文艺创作的热情B.开创了文艺创作的新方式
C.促进了我国文艺事业的持续发展D.是新中国文艺的唯一方向
9 . 新中国成立后,小说家和诗人们决心把“小我”融入“大我”之中,写出歌颂英雄、歌颂时代、具有史诗意义的革命颂歌。如刘白羽的《火光在前》(1950)、孙犁的《风云初记》(1951)、柳青的《铜墙铁壁》(1951)等。这些作品
A.逐渐突破了“左”的思想束缚B.重新构建了国家集体性的记忆
C.得益于“双百”方针逐渐落实D.强化了普通民众对国家的认同
10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从争论内容上讲,最主要的不同点是
A.前者侧重于文学艺术,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B.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文学艺术
C.前者侧重于政治运动,后者侧重于思想文化
D.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2020-12-11更新 | 439次组卷 | 105卷引用:【校级联考】安徽宿州市十三所重点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