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学的主要成就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8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西西弗神话》是20世纪法国著名作家阿尔贝·加缪的重要著作之一。故事的主角是希腊神话中的西西弗,他因为得罪了神而被判处在地狱的边缘永不休止地把一块大石头推上山顶,到了山顶石头又滚落下去,西西弗就这样被困在了永恒的、无止境的与无意义的劳作之中。该作品意在(     
A.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B.呈现人们对战后世界的悲观反应
C.反映现代西方社会的精神危机D.唤起民众对当时社会的理性思考
2024-02-02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2 . 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历史小说《双城记》(1859年首版)描写了法国大革命前后,发生于巴黎和伦敦的故事。在小说中他讲到“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阳光普照的季节,那是黑暗笼罩的季节;那是充满希望的春天,那是让人绝望的冬天”。对此合理的解读是(       
①表达对无产阶级革命的呼唤                 ②作品之中运用了辩证的视角
③体现了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④表明资本主义已走向没落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
2023-12-07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3 . 19世纪初期,一位西方诗人这样写道:“我愿做无忧无虑的小孩,仍然居住在高原的洞穴,或是在微曛旷野里徘徊,或是在暗蓝海波上腾跃,撒克逊浮华的繁文缛礼,不合我生来自由的意志……”这反映出作者(     
A.具有浓厚的怀旧思想B.深刻批判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
C.强调自我和精神解脱D.反对封建约束,追求个性自由
2023-09-30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部分名校2024届高三9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4 . 苏联小说《一个人的遭遇》的主人公索科洛夫的儿子在 1945 年5月9日早晨被一个德国狙击手打死,索科洛夫“在远离故乡的德国土地上,埋葬了自己最后的欢乐和希望”,最终剩下他孤零零的一个人。这部小说反映出作者对(       )
A.苏联战争失利的失望B.人类战争的深沉思考
C.人民爱国热情的歌颂D.德国人的控诉与批判
2023-08-08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湘豫名校联考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西方某一文学思潮挑战和反叛了强调“主观”“创造”“情感”“想象”的文学成规,主张科学理性精神,刻意追求“客观”“写实”。据此可知,该文学思潮属于(     
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
2023-06-10更新 | 4697次组卷 | 14卷引用:2023年高考全国甲卷历史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世纪后期,美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形成垄断资本,控制国家政权,且已实行两党制,总统和各州州长选举均为两党竞选产生,民主党与共和党各自拉拢选票,不惜重金收买以实现胜选,两党互相攻击、造谣中伤。当时的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作品揭示这一全过程。这一类型的文学作品(     
A.突出工业化带来的危害B.叙述内容均为客观事实
C.注重细节描写的真实性D.带有强烈的反传统色彩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美国作家尤金·奥尼尔的戏剧《琼斯皇》讲述了美国黑人琼斯犯罪后逃到一个小岛,通过在白人那里学习的社会规则成为小岛皇帝。他自己制定法令,同时又在无时无刻违反这些法令。因为他相信在这个岛上没有人可以击败他,可以征服他。只有“银弹”才能结束他的生命,唯一一颗银弹在他自己的手中。据此可知该剧(     
A.抨击黑人政治地位低下B.体现现代主义的特征
C.回归现实主义文学传统D.突出控诉了种族主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梁实秋与闻一多在美国求学期间,曾读过英国诗人丁尼生的一首诗:“泪,无用的泪,我不知它们何意,深埋在某些神圣的绝望里,从心中涌起,在眼睛汇集,望着欢乐的秋之田野,回忆一去不返的往昔。”下列艺术作品与该诗风格相同的是(     
A.B.
C.D.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下列关于世界文学艺术的史实与结论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结论
A维克多·雨果创作了《巴黎圣母院》,将美与丑融为一体,生动刻画了美丽纯洁的吉卜赛女郎埃斯梅拉达、面目丑陋但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以及卑劣的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弗罗洛等几个主要的人物形象。维克多·雨果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
B贝多芬创作《第六(田园)交响曲》,透露乡村淳朴的田园气息,表达对乡村的热爱。《第九(合唱)交响曲》加入了以《欢乐颂》为歌词的合唱,表达了在欢乐战胜痛苦后获得的喜悦。贝多芬是德国的现实主义音乐大师。
C莫奈(1840—1929年)的《日出·印象》,大量使用了“光”与“色”的结合,使画面上的旭日、河水、晨雾、小舟、远方的景物,随光色的变化而交相辉映,给人以整体感。莫奈这种对“光”和“色”效果的追求,是写实的手法。
D《青铜时代》是法国雕塑家罗丹创作的青铜雕塑作品。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整个体态和面部表情十分和谐自然,全身的轮廓结构不仅均匀、完美,并体现了精确的解剖知识。罗丹使用翻制真人的技法完成了这尊伟大的艺术作品,促进了世界艺术的发展。

A.AB.BC.CD.D
2023-04-01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狄更斯把哥特式小说(18世纪英国小说流派,擅长描写神秘和惊奇的故事)中的恐怖描述转移到了工业化的现实社会中来,对资本主义社会丑陋现象的批判和对未来社会发展前景的展望构成了其全部文学创作的主题。这说明他在创作过程中(     
A.注重内心的自我感受B.具有反思理性的倾向
C.延续荒诞的文学风格D.直面现实社会的矛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