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20世纪的世界文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代以来,法兰西民族创造出独具魅力、光彩照人的文化,深刻影响了欧洲乃至世界文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就思想文化领域而言,18世纪的欧洲堪称法国之欧洲。当时的欧洲人……为法国启蒙思想家那些顺应时代潮流的新思想所折服。一时间,一股前所未有的“法语热”风靡除了英国之外的几乎整个欧洲。

——吕一民《法国通史》

材料二:1850年,雨果在追悼某一位文学家时说:“他的所有作品仅仅形成了一部书……我们在这里看见,我们的整个现代文明的走向,带着我们说不清楚的、同现实打成一片的惊惶与恐怖。一部了不起的书,他题作‘喜剧’,其实就是题作‘历史’也没有什么。”

材料三:20世纪40、50年代,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在法国文化界流行。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给世人描绘了一幅阴暗的世界画面:人生是荒诞的,现实是令人恶心的,人们在生活中充满恐惧感、迷惘感和孤独感。所以存在主义特别强调个体自由创造性、主观能动性,把人的意义、人的价值归结为人的自由选择与创造。

——吕一民《法国通史》

请回答:

(1)法国启蒙思想家的“新思想”有哪些?分析这些思想当时在欧洲广受欢迎的主要原因。

(2)雨果所追悼的文学家属于哪种文学流派?结合历史背景分析该文学家的作品中,令人感到“惊惶与恐怖”的社会现实是什么?

(3)萨特存在主义哲学出现的背景可能与20世纪哪些重大事件相关?有人认为,20世纪中期,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正在走向崩溃,这一观点是否符合史实?请说明理由。

2018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巴黎圣母院》是雨果发表于1831年的一部大型小说。它以离奇和对比的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罗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尔达,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丑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背后,美与丑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关。”这是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表现的艺术追求。

材料二《死魂灵》发表于1842年,是俄国作家果戈理的代表作。作者通过描写“诡计多端”的投机家乞乞科夫遍访各地主庄园的过程,展示了俄罗斯外省地主肖像画廊。《死魂灵》的发表震撼了整个俄国,在作者锋利的笔下,形形色色贪婪愚昧的地主、腐化堕落的官吏以及广大农奴的悲惨处境等可怕的现实,揭露得淋漓尽致,体现出深刻的思想内容、鲜明的批判倾向和巨大的艺术力量,是俄国文学,也是世界文学中讽刺作品的典范。

材料三黑色幽默派是20世纪中后期美国兴起的文学流派。黑色幽默是一种哭笑不得的幽默,悲剧内容和喜剧形式交织的混杂,表现世界的荒诞,社会对人的异化,理性原则破灭后的惶惑,自我挣扎的徒劳,是其中心内容。面对这一切,人们发出玩世不恭的笑声,用幽默的人生态度拉开与现实的距离,以维护饱受摧残的人的尊严,即所谓的“黑色幽默”。

(1)根据材料一思考,《巴黎圣母院》的创作手法是什么?对于雨果在其中表现的思想,你怎样理解?

(2)根据材料二思考,《死魂灵》表现出的创作手法是什么?列举与其相类似的两部俄国文学作品。

(3)根据材料三,评价黑色幽默派,并指出它体现的艺术特色。

(4)从上述材料中,你怎样理解文学与社会的关系?

2018-02-09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二轮复习 专题15 近代以来世界科技的进步和文艺术的辉煌 押题专练

3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毛泽东曾说:“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源泉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都是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

材料二有人问过作者:戈多究竟指什么?作者回答:“我要是知道,早就在戏里说出来了。”戈多虽未出场,但他在剧中是居于首要地位的人物,因此评论家们对他提出各种解释,有的解释为“上帝”,有的解释为“死亡”。

材料三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不能使我完全屈服。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谁能了解我的音乐,谁便能超越常人无以摆脱的苦难。

——贝多芬

材料四1797年,拿破仑率领大军直逼维也纳,贝多芬对拿破仑仰慕不已,把他当成建立伟大共和国的英雄人物,并为他谱写了一首交响曲,乐曲总谱上写着“题献给拿破仑·波拿巴”。可是当拿破仑称帝的消息传来后,贝多芬勃然大怒,抓住乐谱封面撕个粉碎,扔在地上。当这首交响乐出版时,贝多芬把标题改为“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位伟人而作”。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哪一基本原理。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流派?其创作的主题是什么?

(3)结合材料三分析贝多芬取得成功的原因。

(4)依据材料四分析贝多芬对拿破仑态度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4 . 文学艺术是人类文明的精神瑰宝,是人们的精神家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这是艺术品最后的解释,也是决定一切的基本原因,这一点已经由经验证实,只要翻一下艺术史上各个重要的时代,就可看到某种艺术是和某些时代精神、风俗概况同时出现、同时消灭的。

——法国丹纳《艺术哲学》

材料二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

——毛泽东

材料三(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为对启蒙运动的一种反抗……启蒙运动推崇理性主义……不喜欢强烈的激情、主观性和混乱无序……人的精神是镜与灯,它照亮通往真理之路,而不仅仅是反映真理,人的精神天生具有想象力与创造性,实际上能够塑造外部世界。

——罗兰·斯特龙伯格《西方现代思想史》

材料四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不顺心时暂且克制自己,相信吧,快乐之日就会来到。我们的心儿憧憬着未来,现今总是令人悲哀。一切都是暂时的,转瞬即逝,而那逝去的,将变为可爱。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材料五有人问过作者:戈多究竟指什么?作者回答:“我要是知道,早在戏里说出来了。”戈多虽然未出场,但他在剧中是居于首要地位的人物,因此评论家们对他提出各种解释,有的解释为“上帝”,有的解释为“死亡”。

(1)据材料一、二,指出丹纳和毛泽东观点的相同之处,并指出材料一中丹纳观点的谬误,并用史实加以说明。

(2)材料三中的“它”指哪个文学流派?请根据材料归纳这一文学流派的特点。

(3)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四所体现文学流派的特点,请另举一例具有这一特点的法国绘画作品。

(4)材料五中作者是谁?结合时代背景谈谈他为何会回答“我要是知道,早在戏里说出来了”?

(5)据毛泽东的观点,材料三、四、五体现的文学流派从本质上反映了怎样共同的“社会生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让预言的喇机通过我的嘴唇,把昏睡的大地唤醒吧!西风啊!如果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

——《西风颂》

材料二老头儿终于在八十二岁高龄,患了瘫痪,而且病情很快恶化。……临终的日子终于到了,当神父来给他做临终圣事的时候,他那双显然已经死去几个小时的眼睛,一见银制的十字架、烛台和圣水壶,忽然复活,目不转睛地盯住这些圣器。当教士把镀金的受难十字架送到他的唇边,让他吻上面的基督时,他做了一个吓人的动作,想把它抓过来,而这最后的努力耗尽了他的生命。

——《欧也妮·葛朗台》

材料三现代主义是资本主义垄新时代的产物,一方面,商品化社会高度发展,人们感受到畤形发达的物质文明的压迫。另一方面,两次世界大战,经济恐慌,冷战及核恐怖,给人们造成严重的精神创伤,……悲观主义思潮席卷欧洲,非理性主义思潮有广阔市场。

——摘编自王怀兴主编《世界文化简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风颂》《欧也妮·葛朗台》所代表的文学流派及其各自特点。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现代主义文学出现的时代背景。

(3)有人说文艺作品是反映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这种观点。

6 . 某校高二同学学习历史必修[Ⅲ]后制作如下大事年表,开展研究性学习。

………………
公元前500年西学东渐、孟子、百家争鸣古希腊智者学派、苏格拉底
………………
1500年明后期中国传统科技的总结与突破、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东学西渐、欧洲文艺复兴、牛顿经典力学形成
1700年《红楼梦》、京剧形成宗教改革运动、启蒙运动
1800年西学东渐、鸦片战争前后经世思潮兴起
魏源出版《海国图志》
浪漫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兴起
社会主义从思潮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1850年维新变法思潮空前高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进化论发表、印象主义画派出现、电影产生
1900年“中体西用”文化思潮、三民主义提出、新文化运动、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现代主义兴起、量子论提出、相对论形成、电视发明、计算机诞生
………………

问题:

(1)此大事年代有四处错误,请找出来。

(2)据大事年代及所学知识,比较20世纪初中国启蒙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在人文主义方面的共同点,并从思想方面分析其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现代主义兴起的历史背景。如何认识文学艺术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2017-12-17更新 | 62次组卷 | 2卷引用:黄金30题系列 高二年级历史 大题易丢分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恩格斯说,巴尔扎克“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我从这里,甚至在经济细节方面所学到的知识,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

材料二   (欧洲)资产阶级的“浪子”的现实主义,是批判的现实主义;批判的现实主义揭发了社会的恶习,描写了人在家庭传统、宗教教条和法规压制下的“生活和冒险”,却不能够给人们指出一条出路。批判一切现存的事物倒是容易,但除了肯定社会生活以及一般“存在”显然毫无意义以外,却没有什么可以肯定的

——高尔基

材料三   爱尔兰戏剧家小说家贝克特的代表作《等待戈多》试图以人生和世界的荒诞为主题,表现现代资本主义文明中人们的失望、苦闷和迷茫。自1952年诞生以来,一直在世界各地巡回演出,经久不衰。


(1)材料一反映了巴尔扎克的文学风格是什么?举一例说明。
(2)材料二高尔基的观点是什么?他的代表作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二战后西方国家兴起的文学流派的主要特征是什么?以此为特征的文学流派被统称为什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