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历史上,西方音乐的分期是清晰而可界定的,每个时期各有自己的统风格,但20世纪以后,随着传播技术的革命,音乐很难再像以往那样划分时期,标定风格。这种变化主要反映
A.民族音乐在世界广泛传播B.当代音乐发展日益趋同
C.全球化趋势淡化音乐分期D.音乐风格走向多元交融、
2 . 当今世界音乐发展呈现出的显著特征是(  )
A.古典主义音乐占据主流地位
B.浪漫主义音乐兴起
C.流行音乐独占乐坛
D.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2017-11-22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案导学设计高中历史(必修三,岳麓版新)配套课时作业:第18课 音乐与美术
3 . 新民周刊记载,中国的(20世纪)80年代,最早堂而皇之播放的迈克尔?杰克逊的歌曲,就是那首著名的《四海一家》。它在中国的传播不仅没有遭遇到任何阻力,反而催生出它的衍生产品,罗大佑的《明天会更好》和郭峰的《让世界充满爱》,连演唱的方式也如出一辙。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体现多元世界的共同追求B.说明世界文化的多元化趋势
C.“良知复兴”运动席卷全球D.中国对外开放进入全新阶段
2023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法国大革命前,音乐家们受雇于宫廷、教会、城市和剧院,按雇主的要求为特定的目的和场合写音乐。法国大革命后,音乐家们则紧随贝多芬走上“自由”音乐家的道路,音乐家的地位从奴仆一跃为时代的先导。这一变化说明,法国音乐(     
A.具有民族主义的风格特征B.蕴含挣脱束缚的时代精神
C.朝着技艺高超的方向发展D.逐步向更广泛的群体普及
2023-04-03更新 | 224次组卷 | 3卷引用:考前必会历史题模块一高考历史热点专题四世界史热点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过去,贵族看待音乐家如同家里的仆役一样,音乐家常被贵族雇到家里进行消遣性的演奏。18、19世纪之交,大型音乐厅开始兴建,人们将音乐视为一种艺术,甚至是一种信仰,而不仅仅是茶余饭后的消遣。这一变化
A.展现了特定时期的音乐生态B.反映了启蒙思想的价值理念
C.体现了封建贵族的音乐追求D.违背了音乐发展的历史潮流
6 . 爵士乐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起源于美国黑人的一种流行音乐。后来在黑人文化和白人文化的碰撞下,从一种被人歧视的低级音乐,走向大众音乐,逐渐成为今天被全世界瞩目并获得全球化发展的音乐形式。这一变化反映了
A.黑人艰苦潦倒的生活B.黑人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C.世界文化的多样化性D.反种族歧视是时代主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彼得·李伯庚在《欧洲文化史》中说“莫扎特(1756—1791)的乐曲听众往往只是挤满在一个客厅,而贝多芬(1770—1827)的交响乐则是为音乐厅的上千听众而创作的。”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资本主义制度在各国的确立
B.文艺复兴思潮的影响
C.民主平等思想在欧洲的传播
D.工人生活水平的提高
2019-02-13更新 | 361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7届陕西省延安市黄陵中学普通部高三10月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有学者指出,近代某一时期西方音乐与社会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音乐服务的对象由宫廷转向社会,由贵族转向资产阶级;音乐家也由受雇于宫廷的奴仆变成了为争取个人成功而创作和演奏的艺术家。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艺术家倡导的音乐应是
A.浪漫主义音乐
B.古典主义音乐
C.爵士乐
D.摇滚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彼得·李伯庚在《欧洲文化史》中说:“莫扎特(1756~1791)的乐曲听众往往只是挤满一个客厅,而贝多芬的交响乐则是为音乐厅的上千听众而创作的。”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
A.共和制度的确立B.封建等级观念被削弱
C.普通工人生活水平的提高D.民主平等思想开始传播
2019-01-30更新 | 1804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0—2011学年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10 . 有一位研究音乐史的老师发现,法国作曲家拉威尔擅长从管弦乐队里抽取音色的深浅明暗度,其作品《波莱罗舞曲》的节奏和旋律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借助他对力度的纯熟使用(从轻到响或从响到轻的变化)和对音色的巧妙结合,听起来变幻莫测,趣味无穷。这部作品属于
A.浪漫主义
B.表现主义
C.印象主义
D.新古典主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