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1 . 18—19世纪之交,是欧洲古典主义音乐向浪漫主义音乐过渡的时期,为两大乐派架起桥梁的是
A.德彪西
B.贝多芬
C.莫奈
D.梵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贝多芬的代表作之一《田园交响曲》是贝多芬交响乐中唯一的标题音乐,并在总谱的扉页上特别注明,“主要是感情的表现,而不是音画”。他表达了
A.乡间乐趣在人心里的感受而非绘画
B.对封建地主破坏田园生活的痛恨
C.工业文明下对环境污染问题的无奈
D.对资产阶级革命斗争精神的颂扬
3 . 由詹姆斯·库兰主编的《大众媒介与社会》中说:“某种由技术驱动的唱片工业的发展,并没有改变以前那种纯粹的‘民族’音乐。相反,正是音乐的种种特殊品质——一种不受国家边界束缚的文化形式、可以在时间和空间中任意流动、社会身份与个体身份的最为强烈的情感经验的来源——使得唱片工业在起步的时候,就不必按照国家的界限进行组织和管理。”对这段文字的含义表述最合适的是
A.音乐具有超越国界的特质
B.全球化中的音乐保持了民族特色
C.国家边界在文化交流中不再存在
D.唱片工业是音乐全球化的本质
2019-06-12更新 | 157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5-2016学年黑龙江实验中学高二上期末历史试卷1
4 . 他的第五(命运)交响曲完成于1807年末至1808年初,此曲声望之高,演出次数之多,可谓“交响曲之冠”。恩格斯对其评价道:“要是没有听过这部壮丽的作品的话,那么你这一生可以说是什么作品也没听过。”该音乐作品的作者是
A.舒伯特
B.舒曼
C.贝多芬
D.柴可夫斯基
5 . 肖邦的祖国波兰在近代曾被外国瓜分,他在巴黎完成的作品中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舒曼曾称赞肖邦的音乐是“隐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这体现出
A.波兰音乐在肖邦生活的时期走向巅峰
B.波兰的资本主义发展十分缓慢
C.肖邦的音乐作品具有明显的民族色彩
D.民族乐派的音乐充满感伤情绪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法国作曲家克劳德·德彪西(1862—1918年)的钢琴曲多以景物或诗画为题材,通过富有色彩效果的和声而非严谨的曲式结构,渲染出变化多端的气氛和色调。其作品
A.反映了理性主义的时代追求
B.开创了浪漫主义音乐潮流
C.具有向现代音乐过渡的特点
D.具有强烈的批判现实精神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彼得·李伯庚在《欧洲文化史》中说“莫扎特(1756—1791)的乐曲听众往往只是挤满在一个客厅,而贝多芬(1770—1827)的交响乐则是为音乐厅的上千听众而创作的。”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资本主义制度在各国的确立
B.文艺复兴思潮的影响
C.民主平等思想在欧洲的传播
D.工人生活水平的提高
2019-02-13更新 | 361次组卷 | 19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年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彼得·李伯庚在《欧洲文化史》中说:“莫扎特(1756~1791)的乐曲听众往往只是挤满一个客厅,而贝多芬的交响乐则是为音乐厅的上千听众而创作的。”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
A.共和制度的确立B.封建等级观念被削弱
C.普通工人生活水平的提高D.民主平等思想开始传播
2019-01-30更新 | 1804次组卷 | 24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9 . 下表反映的是贝多芬奏鸣曲的创作情况。这可用于说明贝多芬的音乐创作
时期特色
第一期(1792〜1800年)受法国启蒙运动的影响,作品充满了时代精神
第二期(1801〜1814年)这一时期作品最显著的特征是表达了人世间的热情和心声
第三期(1815〜1827年)该时期作品都有绝对自主的形式

A.对古典乐派技巧加以继承
B.完成了从古典到浪漫的转变
C.避开传统音乐的旋律因素
D.结构不明确,力度极端变化
10 . 下列选项中属于印象派艺术家的是()
A.拜伦和雪莱B.巴尔扎克和托尔斯泰C.莫奈与德彪西D.贝多芬与莫扎特
2018-11-12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