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梭伦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4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雅典,女性长期以来被视为财产,一生都处于监护人的监护之下,不能自行择偶订婚,也不能参与法庭辩护;穷人对富人的穷奢极欲和铺张浪费也日益憎恨。梭伦通过立2法废止了父兄把他们的女儿或姐妹卖为奴隶的做法,并规定举行婚礼时,新娘除三件袍子与,某些不太值钱的家具外,被禁止携带任何个人装饰品与附属品。在丧葬方面,禁止进行昂贵的献祭和供奉,严格限制在葬礼宴会上的肉食和饮料。在家庭关系方面,梭伦规定如果父亲没有教会儿子某种技艺,则儿子没有赡养父亲的义务。为防止懒惰,梭伦还要求对公民的个人生活进行监督,惩罚不劳而获。

——据(英)乔治·格罗特《希腊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梭伦社会习俗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梭伦社会习俗改革的价值导向。
2 .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出现了无数杰出人物,他们的活动影响着历史发展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梭伦按财产多少划分公民等级

等级

名称

资格

权利

第一等级500斗级地产收入在500斗以上的公民可担任高级官职,执政官从这一等级挑选
第二等级骑士级地产收入在300—500斗之间的公民可担任高级官职
第三等级双牛级地产收入在200—300斗之间的公民可担任低级官职
第四等级雇工级地产收入在200斗以下的公民只有公民大会的参与权和选举权,以及充任民众法庭审判员的被选举权

(1)梭伦堪称雅典第一位平民领袖,他将国家引上了民主的轨道。依据上表信息,结合所学分析梭伦改革的中庸原则。

从俄国冰冻的平原上开始,拿破仑的事业便一落千丈,并不可避免地在厄尔巴岛上结束了……拿破仑所“冒犯”的人民先是因“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而觉醒并充满热情,然后又在其导师背叛自己的原则时转而反对其导师。

——《全球通史》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说说为什么“拿破仑所‘冒犯’的人民先是充满热情,然后又在其导师背叛自己的原则时转而反对其导师”?

新三民主义是三民主义在20世纪20年代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与发展,是指导新时期国民革命的思想理论体系,具有鲜明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体现了共产主义运动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政治纲领,成为国共两党和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文化发展历程》


(3)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简述孙中山提出新三民主义的历史背景。并指出新三民主义的核心。
2020-05-05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南片)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仔细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在时间的裁判席面前,那奥林匹斯诸神的伟大母亲——黑色的土地,将是最好的证人,因为正是我,为她拔掉了众多的债权标,以前她备受奴役,而今已重获自由。许多被出卖的人们,我已使他们回到这神所建立的雅典,其中有的无辜被售,有的因故卖身,有的为可怕的贫穷所迫,逃亡异地,不复说家乡的亚狄加语言,远方漂泊,也有的惨遭奴隶的卑贱境遇,即使就在家乡,也在主人的怒气之下发抖,我都使他们获得解放!

—一梭伦

材料二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面前,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着优势。

—《梭伦的诗歌·之二》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我们可知梭伦改革的一项主要内容是什么?这一法律条文是在怎样的背景下颁布的?

(2)根据材料二,指出梭伦改革的特点。并简要评价梭伦改革。

2018-02-16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州剑河县第四中学2017年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一第一单元梭伦改革单元检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594年的一个清晨,梭伦在众人的注视和期待下大步登上讲坛,他径直走到一个大木框前,将木框中的木板翻转过来,刻在木板上的新法律条文呈现在人们面前——“由于欠债而卖身为奴的公民,一律释放;所有债务全部废除。”这就是“解负令”。

材料二梭伦完成改革后,毅然辞官远游,坚决拒绝当僭主,并赋诗道:

如果我保全我的故国,

不在僭主政治和无情的暴力中插手,

玷辱我的佳名,我就是无愧的;

我这样做,只会使我的声名,

凌驾一切其他的人们。

(1)材料一中的“新法律”是在怎样的背景下颁布的?

(2)依据材料二,你认为梭伦身上具有哪些令人钦佩的优秀品德?

(3)梭伦出走后,雅典确立了僭主政治,你如何评价这一现象?

2018-01-04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庇西特拉图(约公元前600 年~前527 年)成了雅典的第一位僭主。僭主是不通过合法程序,通过武力夺取政权的独裁者。在他执政期间,在不扳害个人统治的前提下保留了梭伦改革成果,不企图破坏梭伦所建立的宪政体制。其政策的总倾向是在当时氏族贵族与平民的激烈斗争中支持平民势力的发展,他没收了被放逐和逃亡贵族的土地,将其分给无地和少地的贫困农民。这样不仅削弱了一些世家大族的势力,也满足了其支持者山地派的利益。为了帮助农民发展生产,改善政治地位,他还提倡种植橄榄和葡萄,向农民发放低利息的国家贷款,把土地税定为收获量的10%或20% ;为了排除贵族对政治的干预,庇西特拉图设立了德谟法庭,剥夺的贵族对其土地上的司法权力,也翦除了贵族对政府的干预。他设立乡村巡回法庭,就地解决纠争,方便农民诉讼,使其有机会行使自己的司法权利。
——摘编自胡晓林《世界全史》
(1)根据材料及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庇西特拉图执政的背景。
(2)根据材料及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庇西特拉图执政的影响。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同样是打破血缘贵族政治,梭伦突出的是按财富划分社会等级,商鞅则按照军功划分政治地位;前者承认并鼓励私人创造财富,后者则引导国民埋首农田或扑向战场。商鞅变法后,很多平民开始走向政治道路,张仪、吕不韦、李斯等来自他国的移民跻身卿相,在这一点上,商鞅变法比梭伦改革要更彻底。这种社会层级过度平面化的政治使王权也受到挑战,只有通过不断强化君主权威才能阻遏混乱、维护秩序。而雅典濒临海洋,以工商业立国,居民也多是来自伯罗奔尼撒半岛的移民,人口约20万,这样的小城邦更容易实行民主制。

——摘编自张国刚《商鞅的变法之道》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改革的性质、内容、依据、程度、结果中任选三个各方面,说明商鞅变法与梭伦改革在重构社会等级秩序方面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改革时两国的经济基础、思想氛围两个方面,简析造成两场变法重构的社会等级秩序截然不同的原因。
2022-08-14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武威第七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学科竞赛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8世纪以后,随着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经济得到发展,刺激了土地贵族的金钱贪欲,加深了对平民的剥削,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激化。随着工商业的发展,雅典形成工商业奴隶主阶层,他们和下层平民都反对贵族专权。公元前630年左右,库隆暴动虽然失败但给贵族统治敲响了警钟。公元前594年梭伦被选为首席执行官,并授权为仲裁者和立法者,并被视为“民选调解官”。

——摘编自杜鹃《梭伦改革的原因探析》

材料二   关于梭伦改革评价的各种观点

历史评价主要观点
梭伦改革对雅典社会作用不大
它在雅典文明社会文明转型中只是起了改良作用,是统治阶级自上而下的社会改良
梭伦改革是一场中庸运动
梭伦改革是一场成功的社会革命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梭伦改革的历史背景。
(2)从材料二中选择你赞成的一种观点并说明理由(也可以提出你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说明)。
2022-04-14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自贡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梭伦出任执政官主持雅典政务之前,贵族和大众之间的冲突时有发生。他们的政治体制都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贵族凭借手中的特权占有了雅典的土地,对农民和手工业者用高利贷和重租的形式进行剥削。梭伦出身贵族,但他的财富主要来自贸易而非土地,故对于旧贵族世家相当疏远,而对通过商贸致富的阶层以及平民抱有同情心,他的睿智、温和也声名远扬。公元前570年,雅典的新任执政官梭伦,启动了法治变革,他创立了新的宪法,制定了一批新的法律,并注意提高法律的公信、权威。梭伦还改革了雅典的司法制度,每个阶层的成员都可以担任陪审员,所有的公民对执政官的判决有异议,都可以向新成立的法庭提出上诉,这类法庭只是公民大会的分支机构,甚至是由公民大会全体成员集会,负责审判工作。新的法庭并没有取代执政官在司法方面原有的职能,但在民主的制度中,对执政官的司法权力形成很大程度的制衡。

——摘编自韩伟《梭伦的法治改革》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梭伦进行法治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梭伦的法治改革。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梭伦的诗句:“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据优势。”

材料二 下图是梭伦改革前夕,雅典贵族展开激烈辩论的情景。


改革前的辩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回答,梭伦所说的“两方”指的是什么?这“两方”产生冲突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辩论的有哪些派别?他们辩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综上所述,公元前6世纪初,雅典社会整体政治形势和历史发展趋势是什么?
10 . 人类社会自产生以来,改革就与社会进步相伴而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梭伦改革对雅典公民的财产等级划分和政治权利分配

等级等级名称财产资格分享的政治权利
第一等级500斗级年收入500麦斗以上可以担任一切官职
第二等级骑士级年收入达300麦斗可以担任除司库以外的高级官职
第三等级双牛级年收入达200麦斗可以出任低级官职
第四等级日佣级年收入200麦斗以下有选举权无被选举权

(1)材料一中的改革措施有何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原因与作用

材料二   自明治初年,渐行所谓奖励工业。……(工部省)开拓矿山、制造机械和造船业,不计利息,不计减损……产品不能销售之物,则自行标价,尽藏库中……故而穷于支付工资与购入材料,只能以补贴营业金的名义从大藏省申报领取。即或是矿山、造船等需用几十万元的官营事业也都是如此弊病。     

——高桥龟吉《日本近代经济形成史》

材料三   经济学者田口卯吉……(1880年)发表评论说:“政府之制造,已确实妨碍民间同种产业之兴起,……应该中止劝奖保护之政策,使政府的事务限定在适当的领域之内。”                  

——米庆余《明治维新——日本资本主义的起步与形成》


(2)依据材料二、三,概括明治初年“奖励工业”的弊端。对此明治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3)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2020-08-08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六校2013-2014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