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拿破仑远征埃及,除了军队外还以“法兰西科学院院士”的名义带上了庞大的科学考察团。成员包括著名数学家蒙日、化学家贝托莱、矿物学家多洛米厄、美术家德农等21名学者,还有3名天文学家、17名民用工程师、13名博物学家和矿业工程师、13名地理学家、3名火药工程师、3名建筑师、8名计划师和绘图师、10名机械师、1名雕刻家等人员。......他们到埃及后,有的向盐碱地夺宝,炼制泡碱,有的建立了制造厂、制硝厂等,还有的挖掘相关当地文物资源。学者系统的调查搜寻工作,为《埃及志》的编纂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此志对埃及工业、农业、商业的发展提出了系统建议,也为当时埃及的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提供了极其有益的帮助。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据材料,概括拿破仑随军科学考察团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随军科学考察团组建的时代背景。
(2)据材料,试从文明和近代化的视角,简析拿破仑科学考察团在埃及工作的意义。
2022-05-07更新 | 150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改变了埃及是历史,给后人留下诸多启示。对此,有的史学家认为改革“奠定现代埃及国家的基础”,有的却认为改革“并未设法把埃及建成为一个国家”,相反,“为外国资本家的剥削铺平了道路”。你赞成哪种看法?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3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王安石)不忍贫民而深疾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民无贫富,两税之外,皆重出息十二,吏缘为奸,至倍息,公私皆病矣。

——苏辙《栾城三集》

材料二   (司马光)请更张新法,曰:“……王安石不达政体,专用私见,变乱旧章,误先帝任使,遂至民多失业,闾里怨嗟。……敛免役钱,宽富而困贫,以养浮浪之人,使农民失业,穷愁无告。”

——《续资治通鉴长编》


(1)依据材料一,材料二,指出王安石“新法”遭到废除的原因。
(2)有关王安石变法的评价,目前史学界主要有两种意见。一是肯定说,认为王安石变法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一是否定说,认为王安石变法是一场脱离实际的变法运动。请选择其中一种意见,发表评述。

材料三   下列是一组与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相关的文字和图片。阅读并回答问题。


①如图描绘了被地主宣布“解放”的农民伏在地上亲吻主人脚面的情景。

②一个目击者回忆农民听取“解放”法令的反应时说,“农民们愁容满面并且低下了头……农民中怨声和叫喊越来越高……”。

③1876年,一位地主说:“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受奴役的所有迹象都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


(3)关于农民获得“解放”,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描述?你认为上述哪一描述较为客观并说明理由。

材料四   (穆罕默德·阿里)取得的成就很多,都是革命的。他开始兴修近代的灌溉系统;引进棉花的栽培,棉花迅速地成为国家最大的资源;重新开辟亚历山大港;鼓励对外贸易;派学生到国外去学习;开办各种学校……;建立一所翻译学校,在1835至1848年间将大约2000本欧洲的著作译成阿拉伯语。穆罕默德·阿里还聘请外国专家帮助他建立中东第一支新式的陆海军。他甚至勇敢地试图在埃及建立一个近代化的工业结构,而且他的确在开罗和亚历山大兴建了大量的工厂。不过,这些企业最后由于国内的不足之处和欧洲诸强国的反对而失败。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4)据材料四说明穆罕默德·阿里为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所采取的措施。
2019-12-03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4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阿里虽然率埃及人民抵御了英、法殖民主义侵略,但是也经受了西方工业文明的洗礼。他审时度势,认识到“应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钥匙”,“真正的独立需要有一支能够抵抗西方入侵的现代化军队,而现代化军队需要建立起现代化工业,以提供必要的军事装备”。

材料二阿里发展工业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一个庞大的军事帝国,因此工厂的产品大多用于对外战争,没有带来任何利润,从而使工厂得不到扩大再生产的资金。而厂长大多是一些现役或退役军官,对组织生产一窍不通,对贪污和剥削工人却颇为在行。此外,外国商人利用埃及人不懂技术,将一些老式的、使用过的,或完全报废的机器高价卖给埃及政府。这一切造成工厂产量下降,亏损巨大,难以维持下去。

材料三为了逃避服兵役,许多埃及妇女在生下孩子不久,便含着泪水悄悄地把孩子的眼睛弄瞎或截断他的四肢,使之终生残废;一些成年男子则被迫伤害自己的躯体。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阿里怎样的改革思想?他又是怎样实践的?
(2)据材料二、三分析阿里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阿里改革是在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做出的回应,试图通过各方面的改革,使埃及跨入现代化国家的行列。改革没有获得成功的原因是,现代化结构的变革具有明显的互动性,一个国家全面性的结构变革,会产生一种威力巨大的整体效应。……他不懂得没有进行根本性的全面结构变革,任何局部的变革从长远看对国家强兵都无济于事,传统结构的留存,相应的整体功能保持不变,国家的现代化无法取得实质性进展。阿里改革的悲剧之一即在于此。

——《挑战与应战——对埃及早期现代化探索的思考》

(1)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19世纪上半期埃及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在哪些方面促进了本国的现代化?

(2)材料认为阿里改革没有使埃及的现代化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请简要说明你对材料观点的看法。

6 .
阅读下列材料:

有学者认为,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是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做出的回应,试图通过各方面的改革,使埃及跨入现代化国家的行列。改革没有获得成功的原因是:现代化的结构变革,具有明显的互动性,一个国家全面性的结构变革,会产生一种威力巨大的整体效应。由于阿里的注意力集中在建立海军和兴办军事工厂,他认为拥有和西方一样的军舰、大炮和机器设备,就可以与欧洲列强并驾齐驱;他不懂得没有进行根本性的全面结构变革,任何局部的改革从长远看对富国强兵都无济于事,传统结构的留存,相应的整体功能保持不变,国家的现代化无法取得实质性的进展。阿里改革的悲剧之一即在于此。

——《挑战与应战——对埃及早期现代化探索的思考》


请回答:
(1)据材料概括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外在因素是什么?
(2)据材料概括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没有获得成功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

7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穆罕默德•阿里虽然率埃及人民抵御了英、法殖民主义侵略,但是也经受了西方工业文明的洗礼。他审时度势,认识到“应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钥匙”,“真正的独立需要有一支能够抵抗西方入侵的现代化军队,而现代化军队需要建立起现代化工业,以提供必要的军事装备”。

材料二以林则徐为代表的中国地主阶级抵抗派,对穆罕默德•阿里改革评价很高。林则徐的《四洲志》、魏源的《海国图志》,对埃及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做了全面介绍,对穆罕默德•阿里内政和对外扩张做了评述。魏源说,穆罕默德•阿里“甚聪明,尤灭弄权之骁骑”;招士通商,训练阵法与列国无异。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性质的认识。

(2)材料二中魏源对穆罕默德•阿里的评价中所说的“‘尤灭弄权之骁骑’;招士通商,训练阵法与列国无异”分别指的是什么?

(3)举例说明材料二中的“招士通商,训练阵法与列国无异”。

8 . 【历史选修1:历史重大改革回眸】
19世纪中叶以后,蒸汽机的轰鸣渐次改变着世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穆罕默德•阿里统治之前,埃及的教育十分落后,全都是宗教性的,缺乏世俗教育。各地有一些私塾,只教儿童背诵《古兰经》。高等学府只开设宗教、语言、伊斯兰教法律等课程。穆罕默德•阿里执政以后,在各地新建许多专科学校,如工程学校、炮兵学校、步兵学校、医学院、兽医学院、农学院等,用来培养各种专门人才。他还创办世俗学校,普及中小学教育;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

材料二日本江户时代幕府的教育方针以武士为主要教育对象,教育内容以经史、诗文、律令为主,不能适应近代化的需要。明治政府提出了“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的目标,推行四年制义务教育,使自然科学占教学内容的一半左右。在国家财力紧张的情况下,短短数年内兴办了26000所小学校,成立了综合性大学。还派了许多学生到欧美国家留学。


(1)依据材料,概括两国教育改革的共同点。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教育改革对两国发展的共同影响。

9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所给予人民的适可而止,他们的荣誉不减损,也不加多;即使是那些有势有财之人,也一样,我不使他们遭受不当的损失;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据优势。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所引梭伦诗句

材料二史学家对穆罕默德·阿里的评价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认为他是“现代埃及的奠基者”“当之无愧的现代埃及之父”,也有人认为他是一个“十足的暴君”。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梭伦的什么改革思想?有哪些政策体现了这一思想?

(2)据材料二你是怎样评价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请说明理由。

(3)梭伦、穆罕默德·阿里的身上体现了怎样的精神?

10 . 在埃及人民中间广泛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穆罕默德·阿里建造了一座宫殿,但破坏了整个埃及。”你如何认识这句话?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