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公元284年,宫廷亲卫队首领戴克里先由军队拥立为帝。戴克里先继位后……“君主”代替了“元首”而成为皇帝的正式称号,罗马帝国也正式进入“君主制”统治的时代。为了挽救罗马帝国的危机,挽救腐朽没落的奴隶制,维护和加强奴隶主阶级的统治,戴克里先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他让马克西米安主管帝国西部……他本人则主管帝国东部……两位共治者各任命一位助手,称为凯撒,分别治理部分地区。这样就形成了四帝共治制……戴克里先将人头税和土地税合一,作为财政主要收入。为保证税源,禁止农业劳动者离开土地以及手工业者脱离同业行会。公元301年,为稳定币值,戴克里先确定了新的铸币含金、银标准。同年,颁布物价敕令,对主要商品价格和劳动工资做了规定。他对基督教采取弹压政策……清除军队和官员中的教徒,没收教会财产,拆毁教堂,焚烧经书,逮捕神职人员,处死一些教徒。戴克里先的改革使面临严重危机的帝国获得暂时的稳定。

(1)根据材料,概括戴克里先改革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归纳戴克里先改革的目的和影响。

2018-02-11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乐陵一中高三2018年2月文综试题历史
2 . 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是一个著名的文明古国。
林则徐的《四洲志》和魏源的《海国图志》中,对埃及穆罕默德∙阿里给予了关注,称阿里“甚聪明,尤灭弄权之骁骑”“军伍昔强、未娴纪律,近得欧罗巴训练之法,队伍雄甲东方”“近复设武备馆,延欧罗巴教师以训年少”“并设铸炮局、器械局、火药局”,对其收到“国势复振”的效果,大加赞赏。
依据材料归纳阿里改革的措施,分析林则徐和魏源赞赏阿里改革的原因。
2016-06-14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年北京市东城区高三二模历史试卷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阿里)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具体包括:效仿欧洲建立一批世俗小学和技术学校;减少宗教课程,增加现代科学内容;聘请外国教师任教;派遣留学生到欧洲(主要是法国)学习;等等。通过改革,现代世俗教育制度出现雏形。……由于阿里对埃及现代教育的突出贡献,其被后人称之为埃及“现代教育之父”。

       ——季诚钧、徐少君《埃及教育世俗化的历史考察》

材料二 (日本明治维新以后,统治集团)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他们又特别重视初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同时出于自身统治利益的目的,大力提倡“爱国”“忠君”的德育教育观。

       ——杨世武《明治统治集团教育改革刍议》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阿里教育改革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
(2)有学者认为明治政府的教育改革是其改革成功的关键所在,而也有学者持相反意见,认为正是其教育改革才最终导致明治维新走向歧途。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选择其中一种观点,说明理由。
4 .
阅读下列材料:

有学者认为,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是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做出的回应,试图通过各方面的改革,使埃及跨入现代化国家的行列。改革没有获得成功的原因是:现代化的结构变革,具有明显的互动性,一个国家全面性的结构变革,会产生一种威力巨大的整体效应。由于阿里的注意力集中在建立海军和兴办军事工厂,他认为拥有和西方一样的军舰、大炮和机器设备,就可以与欧洲列强并驾齐驱;他不懂得没有进行根本性的全面结构变革,任何局部的改革从长远看对富国强兵都无济于事,传统结构的留存,相应的整体功能保持不变,国家的现代化无法取得实质性的进展。阿里改革的悲剧之一即在于此。

——《挑战与应战——对埃及早期现代化探索的思考》


请回答:
(1)据材料概括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外在因素是什么?
(2)据材料概括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没有获得成功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面对内忧外患,穆罕默德·阿里进行了军事等方面的改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拿破仑和他的军队踏上了埃及这块富饶的土地后,眼前的景象令他们诧异:城市中熙熙攘攘的各色人种拥挤在狭窄的街道上,清真寺中巨大的礼拜堂金色圆顶在夕阳下闪闪发光,城外荒漠旷野中矗立着高大、孤寂而冰冷的巨石建筑,阻拦他们前进的马木路克军队,挥舞着长长的穆斯林弯刀,绿色头巾上的蓝宝石放射出幽幽的亮光。拿破仑站在吉萨金字塔前已经卧了几千年的巨大的狮身人面像前,对他的远征军说:“士兵们!4000年的历史在蔑视你们!”此时的狮身人面像,已被数千年的沙尘埋没了半个身躯,头上的鬃毛已经磨平,眼睛和鼻子也变成了黑洞——那是埃及马木路克人用它的头作炮靶练习射击的结果。

——据《拿破仑在埃及》整理

材料二1834年,法国元帅马尔蒙参观了亚历山大造船厂,他在访问记中写道:“这个厂建立不到六年,就造了十艘主力舰。每艘备有百门大炮,其中七艘已在海上游弋,另外三艘即将下水……埃及是一个没有木材、铁矿和铜矿的国家,是一个缺乏训练有素的工人和水手的国家。正是在这个国家里。建成了造船厂,并在短期内把海军扩展到如此惊人的地步。”

——《埃及近代史》

(1)据材料一,概括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前埃及的社会状况。据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拿破仑指挥士兵摧毁埃及“4000年的历史”的客观积极作用。

(2)据材料二,埃及发展军事工业有哪些不利因素?在较短的时间内,埃及军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6 . 【历史选修1:历史重大改革回眸】
19世纪中叶以后,蒸汽机的轰鸣渐次改变着世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穆罕默德•阿里统治之前,埃及的教育十分落后,全都是宗教性的,缺乏世俗教育。各地有一些私塾,只教儿童背诵《古兰经》。高等学府只开设宗教、语言、伊斯兰教法律等课程。穆罕默德•阿里执政以后,在各地新建许多专科学校,如工程学校、炮兵学校、步兵学校、医学院、兽医学院、农学院等,用来培养各种专门人才。他还创办世俗学校,普及中小学教育;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

材料二日本江户时代幕府的教育方针以武士为主要教育对象,教育内容以经史、诗文、律令为主,不能适应近代化的需要。明治政府提出了“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的目标,推行四年制义务教育,使自然科学占教学内容的一半左右。在国家财力紧张的情况下,短短数年内兴办了26000所小学校,成立了综合性大学。还派了许多学生到欧美国家留学。


(1)依据材料,概括两国教育改革的共同点。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教育改革对两国发展的共同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应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钥匙。”
一一穆罕默德•阿里
材料二 100多年来,国内外史学家对穆罕默德•阿里的评价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的认为他是“现代埃及的奠基者”,有的认为他是“异族统治的代表”,是一个“十足的暴君”。……综观穆罕默德·阿里的一生,应该说他是埃及近代史上一位杰出人物,他比其前辈确乎提供了不少新的东西,建立了许多功勋。
一一杨灏城《埃及近代史》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材料一中阿里是如何“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钥匙”的。
(2)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应该如何较为全面的评价阿里。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腓特烈二世(1712~1786年),1740年登上普鲁士国王宝座。他信奉“强权即公理”,在伏尔泰等人的见证下,通过不断的对外战争,使普鲁士迅速崛起,历史上又称其为腓特烈大帝。

在他统治期间,实行了一系列的内政改革。他设立新的政府部门,建立了廉洁高效的公务员制度,但事实上只对他一人负责,大臣无任何实权,“国王是国家的第一公仆”。他奉行“人人平等”的原则,对移民和小宗教信徒(胡格诺教徒,天主教徒)宽容开放,为国家注入开明、公正的新精神。普鲁士是欧洲第一个享有有限出版自由的君主国。他不拘泥于传统的农奴制剥削方式,倡导大力发展工商业,采取奖励出口、限制进口,实行保护性关税等政策,竭力增加税收以扩充军力。军事方面,主要从严训、精械、创新战术、改革军制和加强补给等方面强化军队建设,把“军纪”上升到了“军魂”的高度,使普军成为欧洲效率最高的军队。此外,他还兴建数以百计的学校,奖励科技和扶助艺术发展等。

——摘编自陈潇《制度改革、军力建设与国策权变:腓特烈大王的大战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腓特烈二世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腓特烈二世改革的影响。

9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28年,斯大林开始实行由国家计划委员会制定的一系列五年计划中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至1938年,苏联的两个五年计划顺利完成。苏联在全球工业总产量中所占份额从1921年的1.5%增长到了1939年的10%;识字率从1897年的28.4%提高到1926年的56.6%、1939年的87.4%;预期寿命从32岁上升到69岁;婴儿死亡率从273‰下降到32‰;政府还为公民提供了免费医疗、养老金、疾病和残疾津贴、产假、带薪休假和儿童补助等。五年计划成为伟大卫国战争胜利的基础。但五年计划也结束了布尔什维克与农民之间的联盟。农民们不再与政府合作,从而形成了他们在自己小块土地上的高生产率与在集体农庄土地上的低生产率的鲜明对照。农业上的低生产率反过来又损害了苏联工业的情况。当苏联政府每年拿出国民收入的三分之一用于再投资时,这便意味着低工资与消费品的短缺。一位工人的反应很典型:“他们假装他们在付给我们工资,于是我们也假装我们在工作。”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实行五年计划经济建设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实行五年计划经济建设的积极作用。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撕掉伪装面孔于1840年7月直接出兵干涉,结果穆罕默德·阿里被迫屈服……这就使得主要建立在军事供应基础之上的以军事工业为主体的埃及工业几乎全部破产……,由于现代化内在条件不成熟,它根本未能触及埃及传统深厚的社会基础,使得现代化看来成为一场更为纯粹的移花接木式的西方化运动……从农村里征调大量农民作工厂工人以及召集农民进行公共工程建设和服兵役……采用政府垄断专卖制度进一步损害了农民和农业的利益……工厂的那些管理人员大多数是领薪俸的政府官吏,对于所干的工作既无知又缺乏热情。除了外国专家外,只有极少数技术人员掌握了新的机器生产和修理技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些进口机器是新奇而珍贵的,机器一旦损坏,就形同废铁。

——摘编自王泰《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与埃及早期现代化》

材料二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

——列宁《评经济浪漫主义》(《列宁全集》第二卷第105页)

(1)依据材料一,概括阿里改革失败的原因。

(2)依据材料一,谈谈你对材料二的理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