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俄国农奴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5 道试题
1 . 俄国l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是世界近代史上的三次重大改革,都促进了本国近代化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个俄国官员在“二一九法令”颁布后,评价农民的变化时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

材料二   

材料三   惟泰西国数极多,情势各异,文字政俗,与我迥殊。虽欲采法之,译书既难,事势不合,且其富强精巧,皆逾我百倍,骤欲致之,下手实难。惟日本文字、政俗,皆与我同,取泰西五百年新法,以三十年追摹之,始则亦步亦趋,继则出新振奇,一切新法,惟妙惟肖,遂以南灭琉球,北开北海,左抚高丽,右取台湾,治效之速,盖地球诸国所未有一也。吾地大人众,皆十倍日本,若能采鉴变法,三年之内,治具毕张,十年之内,治化大成矣。

——康有为《进呈日本变政考等书乞采鉴变法以御侮图存折》


(1)如果说材料一的叙述是真的,那么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l9世纪后半期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状况,通过材料二你获得了哪些重要的历史信息?
(3)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日本明治维新分别为两国的近代政治制度建设进行了怎样的探索?
(4)俄日两国都通过改革方式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这种方式对两国国内政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5)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方面概括中国戊戌变法和日本明治维新发生的相似原因。
(6)依据材料三指出康有为这次上书中主张效法日本的主要理由。康有为多次上书光绪帝要求变法,你如何看待他的这种行为?
(7)结合所学,分析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的结果如何,并简要分析原因。
2019-02-13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不论是寻求富国强兵,还是挽救统治于危亡,改革都是重要手段。结果是如愿以偿,抑或是事与愿违,改革都是改革者应对时局诉求的回应。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俄国财政大臣塞奇·维特伯爵在写给沙皇的信中说:“国际竞争并不等待我们。如果我们不采取有力的、决定性的措施以便使我们能在以后数十年间满足俄国以及处于我们的影响之下——或者应该在我们的影响之下——的亚洲国家的需要,那么正在迅速发展中的外国工业就会突破我们的关税壁垒,在我们的祖国和以上提到的亚洲国家中立足,并深深地扎根于我们的经济。……我们的经济上的落后也可能会导致政治和文化上的落后。”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俄国、日本近代改革受共同国际环境的影响是什么?分别列举导致俄国和日本进行近代变革的具体外部原因。
材料二 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列宁《关于纪念日》
(2)根据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的认识。
材料三 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 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日本聘请的外国专家——在日本人的监督下——从1875~1876年的五六百人,上升到1890年的3 000人左右。然而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选择就困难了。……于是不到20年便出现一股反对极端西化、极端自由化的势力。……(他们)实际上是想制造一个新的以崇拜天皇为核心的国教,即神道崇拜。
——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3)根据材料三,分析日本向西方学习过程中体现出的特点。
材料四 长时间来,关于戊戌变法是保守的观念,影响广泛而深巨。……近20年来,有学者认为:从中国近代化进程视角来看,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不可或缺的历史环节。……时下又流行一种意见,戊戌变法打断了洋务运动的进程,使中国丧失了一次走向近代化的机会,乃至指责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激进主义”的带头羊。                                                ——李喜所《略谈戊戌变法的“保守”与“激进”》
(4)据材料四,概括史学界对戊戌变法的评价先后有哪几种观点?你同意哪一种观点?用史实说明你的理由。
2019-01-30更新 | 17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2014年四川成都市五校高二下期期中文综历史试卷
3 . 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它具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们有理由推断,农民对解放宣言会无比感激,无比高兴。可实际上,宣言在农民中间引起的与其说是欣喜,不如说是失望理解这一奇特的事实,我们就必须努力置身于农民的立场来看待这个问题。有我们必须注意到,所有那些含含糊糊、激情洋溢的有关自由劳动、人类尊严、民族进步一类的言辞,落到俄国农民耳朵里,犹如雨滴砸在花岗岩上一般。他想要的不过是一座可以住的房子,有食物吃,有钱买衣服穿而已。

——编自华莱士《俄国》

材料二   1861年俄国自上而下的改革,延缓了革命但并不能消除革命。这次改革是按照农奴主利益进行的,因此,农奴制度废除的很不彻底。改革后,沙皇政权基本原封不动,大部分的土地还是掌握在贵族地主手里,保存了贵族地主大土地占有制。俄国引起革命的各种社会矛盾依然存在,并且继续在发展。

——编自张兴仪《浅谈一八六一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农民”对“解放宣言”不满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什么说1861年改革“延缓了革命但并不能消除革命”?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它具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们有理由推断,农民对解放宣言会无比感激,无比高兴。可实际上,宣言在农民中间引起的与其说是欣喜,不如说是失望。要理解这一奇特的事实,我们就必须努力置身于农民的立场来看待这个问题。有一点我们必须注意到,所有那些含含糊糊、激情洋溢的有关自由劳动、人类尊严、民族进步一类的言辞,落到俄国农民耳朵里,犹如雨滴砸在花岗岩上一般。他想要的不过是一座可以住的房子,有食物吃,有钱买衣服穿而已。
——摘编自华莱士《俄国》
材料二 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逼迫沙皇政府展望未来并加快现代化的步伐,因为如若不然,俄国就会永远不再是一个强国。但是,沙皇政府则怀旧地回顾过去,希望改革能巩固俄国而无须削弱独裁统治。政府对待贵族的态度反映了它最重要的艰难选择:一方面,想要实施现代化的欲望促使它有时候采取与其需要相反的行动,例如,解放农奴。另一方面,想要保持独裁专制制度和社会稳定性的愿望,又促使沙皇把贵族作为传统的基础来依靠。
——摘编自莫斯《俄国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农民”对“解放宣言”不满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俄国农奴制改革具有保守倾向的原因。
(3)据上述材料,总结俄国农奴制改革“怀旧”保守致使改革不彻底的教训。
2019-01-30更新 | 1436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江苏卷精编版)
5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王安石小丈夫也,不忍贫民而深嫉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不知其不可也。……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以夺富民之利……
——苏辙
宋太傅荆国王文公安石,适应于时代。其良法美意往往传诸今日莫之能废……
——梁启超《王安石评传》
材料二 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的一步。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列宁《关于纪念日》
材料三 自彼得一世起,俄罗斯把学习西方作为富国强民的唯一出路。但西方的路俄罗斯能否走得通?这个问题始终困扰着俄罗斯人。许多人感到俄罗斯的优越之处正在于东正教与农民村社,正是在这些东西中,隐含着俄罗斯现代化的真实途径。1860年代,由废除农奴制而引发的改革使斗争空前激烈,俄罗斯站在一个十字路口:它是把西方模式作为“现代化的普世道路”而遵循前进,还是找一条“俄罗斯特殊性”之路?这就是此后半个世纪展现在俄罗斯大地上的基本事态,它涉及思想与文化斗争、政治与经济斗争。
——摘自钱乘旦为《现代化的特殊性道路》所作序言
(1)据材料一,概括苏辙、梁启超对王安石变法的不同认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不同认识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材料三,指出列宁与钱乘旦关于1861年改革在观点上有何共同点?
2019-01-30更新 | 28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山东省桓台二中高三4月检测文综历史试卷
6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过:“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暴动。我认为,我们把农民同土地割裂就会点燃俄国。”“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把手指砍掉。”
——《苏俄史》
材料二 对自己全部土地仍保持所有权的地主,在农民向他履行规定的义务的条件下,让农民长期使用他们所居住的房屋、法令中所规定的义务,在这种过渡下的农民称为暂时义务农。
——《俄国1861年改革法令》
材料三 农民这样获得一定数量的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完全自由的农民。
——《俄国1861年改革法令》
材料四 农民未能正确理解陛下所赋予他们的权利,它们还有希望获得绝对的自由,并完全占有贵族的土地。……只有采取强制及严厉手段,才能使农民相信地主的要求是合法的。
——《1862年沙皇政府第三厅报告》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亚历山大二世心理上有何矛盾之处?
(2)依据材料二、三分析“暂时义务农”与“完全自由的农民”权利有何区别?材料三中对农奴法律地位变化的结论是否符合实际?为什么?
(3)依据材料四推断农奴与地主之间矛盾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反映出1861年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2019-01-30更新 | 99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黑龙江省牡丹江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尽管遭到美国和欧洲的强烈反对,但俄罗斯武装力量仍果断进驻克里米亚多处战略要地。2014年2月28日以来,驻扎在塞瓦斯托波尔的俄黑海舰队率先行动,随后俄军从海空同时大举增援。正如路透社所言,与160年前同英法冲突时色厉内荏的俄国相比,经过精心准备的俄军面对西方压力时,已表现得底气十足,毫不示弱。

材料二   政府寻求平衡地主和农奴的利益,但是解放条款上的种种平衡措施令大多数农民不满意。……农奴获得可了自由,并有机会成为土地所有者。但是农民没有获得什么政治权利,还不得不为所获得的土地缴纳赎金。很多失望的农民认为,统治者是在强迫他们为本来就是他们的土地付款。……解放农奴几乎没有带来农业产量的增加。

——摘自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材料三   农奴解放使得俄国向资本主义经济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一些贵族和具有进取心的农民开始尝试现代化农业,种植新的作物,还有更多农民发现离开村社来到迅速发展的工业化城市,谋生会更为容易。……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俄国的农产品产量有了极大提升,……在1880年至1914年间的大部分时候,俄国都是最大的食品出口国。

——弗兰克·萨克雷、约翰·芬德林主编《世界大历史:1799—1900》


请回答:
(1)在克里米亚问题上,相对于今天的“底气十足”,为什么160年前俄国却是“色厉内荏”?
(2)据材料二,概括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说明农民对改革措施失望的原因。
(3)据材料三,指出农奴制改革对俄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8 . 【历史一一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1806年,普鲁士在拿破仑战争中遭到毁灭性失败,1807年的《提尔西特和约》使普鲁士丧失近一半领土,并承担大量赔款,残存的领土上也驻有法军。亡国的危机、财政的崩溃,迫使普鲁士封建王朝实行改革。

1807年,施泰因到职后,即着手进行改革。1807年10月9日的《十月敕令》,宣布取消全普鲁士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废除等级限制,农民可以自由获得地产、离开土地自由选择职业和结婚等。1808年l1月19日的《城市法规》规定城市自治,建立市参议会和市政府,从而使城市获得完全的财政管理权。1808年11月24日的敕令宣布建立近代王家政府一一国务院,下设内政、外交、财政、军事和司法5个部,统一领导国家事务。军事改革方面设想实行义务兵役制,组织地方武装,革新军官团和废除贵族特权。1810年出任普鲁士首相的哈整堡继续施泰因的改革事业,但尽量使改革有利于容克贵族。哈登堡于1811年9月14日发布《调整敕令》,规定农民在把世袭耕地变成自由地产时,必须割让土地的1/3给领主,农民只有缴纳赎金才能免除摇役和租税。改革的其他内容有:宣布工商业自由,取消行会特权,承认犹太人的平等权利等。

施泰因-哈登堡改革使普鲁士开始从封建庄园制过渡到资本主义容克地产制,从封建等级制的专制国家开始转向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国家,是普鲁士发展史上的转折点。

——摘编自丁建弘《德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施泰因-哈登堡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施泰因-哈登堡改革的内容及影响。

2018-03-23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2018届普通高中毕业生第二次市级统测--文综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到了19世纪60年代,俄国的弱点暴露无遗,内部很不稳定,对外则比想象中虚弱许多。其关键弱点既是政治的,又是经济的。亚历山大二世所推行的改革与其说是振衰起敝的灵丹妙药,不如说是暴露疾病的症状。

——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材料二1861年2月19日颁布的解放法令是充分保证地主利益的前提下实施的,地主因土地被分配给农民可以得到政府付给的长期国债券,而农民则必须交纳49年的赎地费给政府。农民在改革中得到的土地,按1861年的土地市价计算仅值5亿多卢布,但到1905年为止,农民共付出20亿卢布赎金。

——《农业资本主义与民族国家的现代化道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俄国农奴制改革发生的原因。

(2)有学者指出,1861年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是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的”。根据材料二,指出这种说法的合理性,并分析这种做法对俄国发展的消极影响。

10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世纪上半期的俄国报纸上曾经有出售家奴与阉马的广告。有饲养吹笛唱歌等专长的农奴竟与马匹同列。

——选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二   亚历山大二世在1856年3月的一次讲话中说:“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材料三   1861年《解放农奴宣言》载:“农民这样地获得一定数量的土地为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

材料四   1863年沙皇政府报告书:“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特别是在原来利用的附属地面积超过了现有份地的那些地方;他们不肯缴代役金;他们拒绝服役或希望保留原来三天的劳役的办法。”

材料五   据统计,1860-1890年,俄国的生铁产量增加了2倍,钢产量和棉纺织业都增加了3倍,而煤炭产量增加超过了19倍,石油产量增加了200多倍。在此期间,俄国整个工业产量增加了6倍,铁路线增长了35倍多

——选自《俄国社会经济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说说农奴的处境。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分析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三表明农奴解放后获得了哪些权益?
(4)材料四中“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的原因是什么?
(5)依据上述材料简要评价俄国1861年改革。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