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戊戌变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戊戌变法期间,维新人士张元济在信函中写道:“今上有心变法,但力似未足,询词约数十语,旧党之阻挠、八股试帖之无用、部议之因循扦格、大臣之不明新学,上皆言之,可见其胸有成竹矣。近来举动,毫无步骤,绝非善象。”该信函透露出光绪帝(     
A.对实施变法充满了信心B.变法的内容和目标明确
C.急于摆脱守旧派的控制D.已感受到变法阻力强大
2023-02-14更新 | 224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下列变法或改革的史实与结果符合逻辑关系的是
变法措施或主张结果
A五家立邻长,五邻立里长,五里立党长,取乡人强谨者为之促进北魏重新统一北方
B清丈土地,改革税制,推行募役法彻底缓解了封建统治危机
C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D改革教育、派遣留学生使清政府摆脱了内外困境
A.AB.BC.CD.D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戊戌新政提出后,山西省成立了商务局,承办山西的矿务、铁路,还集股白银45万两办轻工业。如在盛产棉花的地区,开设纺纱、织布厂,引入进口机器生产。以上材料反映出的信息正确的是(  )
A.戊戌变法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工业发展
B.戊戌变法法令得到广泛落实
C.戊戌变法取得了成功
D.维新变法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2020-03-18更新 | 155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0—2011学年云南省玉溪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4 . 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都反映了世界近代历史的发展趋势。这一趋势是(       )
①逐步实现社会各方面的近代化
②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
③被压迫民族争取实现民族独立
④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A.①②④B.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维新变法时期,以倭仁为代表的保守派,顽固坚持传统,反对变法。以张之洞为代表的洋务派,也不赞成国家制度转变为西洋模式。各省督抚大多采取消极观望态度。这反映
A.缙绅士大夫观念都很保守
B.维新缺乏有力的政治支持
C.民族资产阶级政治上软弱
D.制度变革不符合各方利益
2018-05-20更新 | 975次组卷 | 35卷引用:云南省玉溪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下列法令中,与戊戌变法无关的是
A.京师设立铁路矿务局和农工商总局B.实行铁路国有政策
C.改革财政,编制预算和决算D.保护农工商业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7 . 维新变法运动时期,康有为主张“我朝变法,但采鉴日本”,是指要在政治上实行
A.君主专制
B.联邦制
C.共和制
D.君主立宪制
2017-07-06更新 | 256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1-2012学年云南省玉溪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梁启超在《康有为传》中写道:“戊戌维新……看其形式,则殊多缺点……看其精神,则纯以国民公利公益为主,务在养一国之才,更一国之政,采一国之意,办一国之事,盖立国之大原,于是乎在。精神既立,则形成随之而进,虽有不备,不忧其后之不改良也,此戊戌维新之真相。”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梁启超认为戊戌变法的缺点是仅学西方一国B.梁启超放弃君主立宪主张,主张民主共和制
C.梁启超准备掀起新文化运动,推动国民觉悟D.梁启超肯定了戊戌变法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对戊戌变法的失败,有历史学家认为:“光绪的悲剧,是在他的周围没有形成一个足以制服慈禧一伙的力量。”对这一观点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保守派力量强于改革派
B.光绪帝对变法优柔寡断
C.力量对比对改革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D.慈禧太后反对戊戌变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著名史学家戴逸根据戊戌变法的历史影响指出:“人们久处在封建闭塞的发霉气氛中,忽然从那里吹过来一股新鲜的气息,麻木不仁的头脑开始清醒过来了,僵硬的四肢逐渐动弹起来了。”这里强调了戊戌变法的意义是
A.挽救民族危亡
B.实现富国强兵
C.引领思想启蒙
D.建立民主政治
2016-11-27更新 | 736次组卷 | 70卷引用:云南省玉溪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