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戊戌变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屈辱和抗争中不断走向觉醒和团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吾国之大患,由国家视其民为奴隶,积之既久,民之自视,亦如奴隶焉。……吾国之人视国事若于己无与焉,虽经国耻历国难,而漠然不以动其心者,非其性然也,势使然也。且其地太辽阔,而道路不通,彼此隔绝,异省之民,罕有交通之,事其相视若异国焉。……故非受巨创负深痛,固不足以震动之。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1898年)

材料二   《义勇军进行曲》问世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悲愤歌声,便很快就传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甚至在世界上每一个角落,只要有中国的地方,无论他是哪一个民族的中国人,都会有人唱它。……(1937年)9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布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该《宣言》强调国共合作对伟大的中华民族的前途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

——摘编自郑大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与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国人对国事“漠然”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民族团结在抗战时期呈现的新特点。有学者认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枢纽”。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学者陈旭麓指出:“戊戌政变之后,百日维新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但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以下各项符合上述说法的是
A.晚清政府拒绝通过改革挽救其统治B.维新运动宣传新思想促进国人觉醒
C.百日维新首次实践了君主立宪制度D.戊戌政变导致变法措施完全被废除
2021-12-27更新 | 1187次组卷 | 78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衡水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3 . 认识历史只能通过现存的史料。通过下列史料能够认识到的历史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B.“百日维新”C.义和团运动D.新文化运动
4 . 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共计发布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是
A.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B.改革缺乏必要社会基础
C.帝国主义掀起瓜分狂潮D.维新人士缺乏政治经验
2020-12-02更新 | 1392次组卷 | 37卷引用: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民族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维新变法时期,以倭仁为代表的保守派,顽固坚持传统,反对变法。以张之洞为代表的洋务派,也不赞成国家制度转变为西洋模式。各省督抚大多采取消极观望态度。这反映
A.缙绅士大夫观念都很保守
B.维新缺乏有力的政治支持
C.民族资产阶级政治上软弱
D.制度变革不符合各方利益
2018-05-20更新 | 975次组卷 | 35卷引用:云南省玉溪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著名史学家戴逸根据戊戌变法的历史影响指出:“人们久处在封建闭塞的发霉气氛中,忽然从那里吹过来一股新鲜的气息,麻木不仁的头脑开始清醒过来了,僵硬的四肢逐渐动弹起来了。”这里强调了戊戌变法的意义是
A.挽救民族危亡
B.实现富国强兵
C.引领思想启蒙
D.建立民主政治
2016-11-27更新 | 734次组卷 | 70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