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材料一

庚子事变后,为挽救统治权的危机,避免迫在眉睫的主权危机,朝廷谕令施行“新政”立宪,开启政治体系内的调试性变迁,走君主立宪路径来建构现代国家。日俄战争的结局带给朝野立宪战胜专制的共识,新政立宪,遂成时代潮流…………作为变革反对者的朝廷守旧派遭受重创,恪守祖制拒绝变法已无市场,慈禧太后等戊戌政变的刽子手很吊诡地成为戊戌变法六君子的遗嘱执行人

——摘编自曹振华《清末帝国体系现代转型背景下的直隶政治变革》

材料二

在慈禧一干人眼里,中国的宪政模式,不是效仿英国的虚位君主制……而是追寻日本的立宪君主制。随后,清廷又派大臣达寿于1908年考察日本宪政,确定以日本明治宪法为蓝本……终于1908年8月,清廷公布了《钦定宪法大纲》和《9年筹备清单》,其中十四条皇室大权与九年的漫长预备立宪期确使得朝野真心立宪的积极分子被浇了一盆冷水。而嗣后的皇族内阁的出台,更昭示了清廷单方面主导的立宪运动简直就是进一步,退两步的行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廷谕令施行“新政”立宪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立宪运动简直就是进一步,退两步的行为”的理由。

2 . 《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滨蜀不靖,犹如诸侯相侵伐也。”当时的中国(   
A.顾维钧在巴黎慷慨陈词
B.孙中山在欧洲进行活动阻止外国干涉中国内战
C.西征胜利后太平天国与清廷南北对峙
D.蒋介石与阎锡山等展开中原大战
2015-09-07更新 | 19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山西吕梁学院附属高中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