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1 . 据同盟会会员居正回忆:“迨孙公解职,袁氏继任,中央政府须得解组,约法问题因之而起。孙公命胡汉民召集同志、参议院及我等讨论大体……至中央则宜改总统制为内阁制。”这说明当时资产阶级革命派(       
A.反对袁世凯担任民国大总统B.在制度建设方面存在分歧
C.力图通过立法维护民主共和D.借政党政治巩固革命成果
2022-05-04更新 | 385次组卷 | 7卷引用:第18课辛亥革命-高中历史统编版纲要上同步测试题
2 . 鲁迅在《南腔北调集·(自选集)自序》中曾深有感触地说过:“见过辛亥革命,见过二次革命,见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看来看去,就看得怀疑起来,于是失望、颓唐得很了。”材料反映了辛亥革命后的中国
A.政局不稳,社会动荡B.革命形势发展迅速
C.对资产阶级革命感到失望D.对中国前途命运的忧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13年,宋教仁在国民党宴会上说,就吾党与民国政治之关系而言,不过昔日在海外呼号,今日能在国内活动,昔日专用激烈手段谋破坏,今日则用平和手段谋建设。”两天后,宋教仁在上海被暗杀身亡。这折射出当时的国民党
A.从革命斗争向政治建设转型艰辛B.倾向改组为四大阶级的革命联盟
C.仍属于进行“破坏”的革命政党D.尝试用和平手段逼迫袁世凯退位
4 . “一人称帝,天下骚然......滇黔独立,文意豁然。”材料中的“滇黔独立”反映的是
A.辛亥革命B.二次革命C.护国战争D.护法运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12年8月,《民权报》副刊《民权画报》刊发同盟会会员赓留的漫画《环游地球》(下图)。作者意在传递的信息是
A.提醒警惕袁世凯的专制企图B.揭示中国宪政之路的艰难
C.表达对封建王朝复辟的担忧D.认识到思想革新更加紧迫
6 . 二次革命失败后,为反对袁世凯,孙中山建立了中华革命党。该党入党誓词为“立誓人某某,为救中国危亡,拯生民痛苦,愿牺牲一己之生命、自由、权力,附从孙先生……永守此约,至死不渝。如有二心,甘受极刑。”该材料反映出
A.孙中山更加重视革命的组织性和纪律性B.中华革命党成为孙中山的私人组织
C.中华革命党专制色彩浓厚D.孙中山放弃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
7 . 武昌起义爆发后,立宪派张謇力促朝廷大员派政府军援助湖北前线。但随着局势的发展,他转而致电袁世凯,说:“环顾世界,默察人心,舍共和无可为和平之结果,趋势然也。”“纳民族于共和主义之中”。据此可知
A.辛亥革命使民权观念深入人心B.民主共和思潮影响扩大
C.辛亥革命引发了社会动荡不安D.立宪派放弃了政治理想
2020-04-30更新 | 280次组卷 | 6卷引用:第18课辛亥革命-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纲要上同步及单元
8 . 孙中山晚年指出“顾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虽号称护法之省,亦莫肯俯首法律及民意之下……内既不能谋各省之统一,外何以得友邦之承认。”据此他认为
A.外国势力的干涉导致护法失败B.军阀割据阻碍了政治民主的进程
C.经济发展不平衡阻碍民主进程D.不平等条约体系影响国家的发展
2020-01-17更新 | 362次组卷 | 18卷引用:第17讲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纲要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作业
9 . 如表是辛亥革命时期中国主要党派简况。这表明
党派时间创建人概况
中华民国联合会1912.1章炳麟、程德全等扶助共和政府,最先瓦解同盟会
民社1912.1孙武、黎元洪等反对南京临时政府,拥护袁世凯政权,“反孙倒黄”“捧黎拥袁”
统一共和党1912.4陈其美、张謇等谋求“江浙集团”领导南京临时政府

A.党派政治立场完全一致
B.革命党放弃了反满情绪
C.革命阵营内部陷于分裂
D.民国时期政治环境宽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革命党人陈天华说:“国家譬如一只船,皇帝是一个舵工,官府是船上的水手,百姓是出资本的东家……倘若舵工水手不能办事,东家一定要把这些舵工水手换了,另用一班人,才是道理。”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
A.天赋人权B.主权在民C.君民共主D.民贵君轻
2019-01-30更新 | 332次组卷 | 56卷引用: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 第15课 辛亥革命 (练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