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英国的资产阶级代议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710年,英国通过的法案规定:议员只能由拥有每年至少收入600镑的地产的人,或者纳税后的年收入在300镑以上的城市居民担任。在18世纪英国议会党争中,代表新贵族和资产阶级利益的辉格党人不仅占尽上风,而且以法律的形式保障其未来在议会中的势力。这一现象
A.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B.体现其民主政治的保守性
C.使议会成为权力中心D.直接推动了英国议会改革
2022-05-07更新 | 251次组卷 | 8卷引用:2022届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685年,英格兰只有不到15家股份制公司,他们的股票掌握在大约1000个人手中,许多人是伦敦金融城的社会上层。1695年,这种情况完全改变了,大约100家新的英格兰股份公司成立了,投资者还包括许多普通民众。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英国
A.工业革命影响的扩大B.政治体制变革的推动
C.自由主义政策的实行D.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
3 . 17世纪末,在英国出现了辉格党和托利党后,一位牧师就指出“无论反对党成就如何,民众都从反政府行为中受益匪浅,因为它使大臣们恪守其职,并时常制止他们实行冒进政策”,材料说明,英国两党制
A.威胁了议会权力B.完善了分权机制
C.有利于政治稳定D.促进了工业革命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96年英国开征窗户税,法律规定:除了豁免缴纳教堂税和济贫税的人家,英格兰和威尔士其他一切有窗户的房屋每年每栋统一缴纳2先令的固定税赋。

1774年修订法律,规定每户除缴纳固定算赋外,另按房屋的窗户数交税,拥有10—14扇窗户的房屋每扇窗户缴纳6便士,15—19扇的每扇9便士,20扇及以上者每扇1先令。

1776年征税窗户的数目下调到7个。

1797年将征税额提高三倍。

1845年马修·享伯顿向首相呈交备忘录,指出:“窗户税是对光、通风和健康要钱。”1845—1850年以邓肯子爵为主导的一批英国人发起废除窗户税的呼吁。

1851年窗户税最终被废除。

材料二   1884年12月13日,《伦敦新闻画报》刊登了一条推销“新世界专利”的广告,其大意是:佩戴沃尔夫清新空气呼吸器,人们甚至在冬季室内窗户紧闭时,也可以不间断地呼吸到新鲜空气。

——以上材料均据严玉芳梅雪芹《19世纪英国城市的新鲜空气诉求》


(1)采用一个新的时间尺度,对英国窗户税的发展历程进行阶段性划分,并说明划分的依据。
(2)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二中的广告所反映的社会现实。
2020-05-12更新 | 185次组卷 | 4卷引用:2020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5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877年清朝使节张德彝在其日记中记载某国议会由两院构成,分别由王公贵族和绅士组成,“凡事绅主(决定之意)之,官成(完成之意)之,国君统之而已。”材料中某国当指
A.美国
B.日本
C.英国
D.法国
2019-11-01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青浦区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调研测试(一模)历史试题
6 . 古今中外政治制度在不断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代设监州,与知州平列,其职责为:“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所部官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刺举以闻。”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监州的设置针对什么问题,反映北宋什么政治趋向
材料二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制定反腐法律的国家。……1889年,英国颁布了第一部反腐败法,即《公共机构腐败行为法》。但同时,英国又有着一套比较完整、灵活的监察制度。……议会监察,是“民意代表机关”对政府施政、财政、人事等其他法定事项的监督检查,包括同意、纠正、纠举、弹劾、审计以及为完成这些任务所必需的质询、视察和调查、投不信任票等事前防止,事中纠正和中止,事后惩戒和救济等监控规程。……时至196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议会监察专员法例》,并正式成立了英国议会监察专员署。

——《英国监察制度:在漫长曲折的道路上逐步形成》

根据材料二,分析英国近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分析其积极意义


材料三1945年,毛泽东在延安回答黄炎培如何跳出“人亡政息”的历史周期率时,肯定地说:“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个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3)据材料三概括毛泽东的核心思想,用建国初中共与民主党派关系的史实加以印证。这些史实反映了新中国政治的什么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权力运行的认识。
2017-04-03更新 | 3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天津市十二重点中学高三毕业班联考(一)历史试卷
7 . 宪政有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91年生效的美国宪法修正案(通称《权利法案》)的部分内容(如下表)
第一条修正案
国会不得制定有关下列事项的法律:确立一种宗教或禁止信教自由;剥夺言论自由或出版自由;或剥夺人民和平集会及向政府要求伸冤的权利。
第二条修正案
纪律良好的民兵队伍,对于一个自由国家的安全实属必须;故人民持有和携带武器的权利,不得予以侵犯。
第三条修正案
任何兵士,在和平时期,未得屋主的许可,不得居住民房。
第四条修正案
人人具有保障人身、住所、文件及财物的安全,不受无理之搜索和拘捕的权利……
第五条修正案
不经正当法律程序,不得剥夺任何人的生命、自由或财产。不给予公平赔偿,私有财产不得充作公用。

(据《美国历史文献选集》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权利法案》的核心内容和制定该法案的主要原因。与美国《权利法案》相比,英国《权利法案》的内容侧重点有何不同?
材料二 我们现在要集合中外的精华,防止一切的流弊,便要采用外国的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加入中国的考试权和监察权,连成一个很好的完璧,造成……世界上最完全、最良善的政府。(《孙中山全集》第九卷)
(2)材料二反映了孙中山的什么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主张集合了中外哪些精华?
2016-11-27更新 | 3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四川成都市高三毕业班摸底历史试卷
8 . 材料一 18l1年3月初,诺丁汉地区的一些工厂主削减工人工资,愤怒的工人起采反抗,几个工厂的六十多台织机被毁。到11月,诺丁汉的工厂主们收到有“奈德卢德”将军或“卢德王”签名的书信,信中解释了捣毁机器的理由。捣毁机器活动在诺丁汉爆发时,主要采用焚烧工厂、制造机器故障、夜晚突袭、匿名信恐吓等方式,临近的约克郡、兰开郡……纷纷效仿
——陈红兵等《新老卢德运动比较研究》
材料二 贵院并不是由全国人民选举出来的 目前大不列颠及爱尔兰的人口约有2600
万,而其中只有90余万人有权投票选举代表,以制定法律,统治全民。现行产生代表的办法不但是极有限制的和不公平的,而且分配不均一威胁利谤、作伪舞弊甚至扰乱治安在历届大选中层出不穷,个中情况最为贵族议员所熟知。…请愿人深知,集会自由是无可置疑的。
——《宪章派的第二次请愿书》(1842年)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英国工人运动提出的具体要求及斗争方式发生的变化。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工人运动斗争方式发生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2016-05-27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安徽淮南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卷
9 .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商人、服装商和所有对这个国家主要制造商心存希望的人:
……羊毛粗疏机的使用扩大到利兹西南部约17英里的范围内,数量不小于170台。……4个工人在每台机器上工作12小时,夜以继日,即可取代8名工人工作一整天;因此,保守估计,每使用1台羊毛粗疏机,就有12名工人下岗;可以假设的是,其他厂区的所有机器数量,几乎等于西南部机器的数量,整整4000名工人因此而不得不另谋生计,如果未得到及时救助,则必须前往教区求助。只要每一个失业家庭有1个男孩做学徒,那么8000名工人将无法维持生计。
因此我们希望,人情可以促使那些有权的人去阻止使用这些机器,并尽己所能劝阻对人类非常不利的趋势。
但是这并非事情的全部,布匹所遭受的损害如此巨大,本应正面起绒,却没有起绒,而是羊毛脱落,最终布匹变得很薄。
此类弊端不胜枚举,但是我们希望明智的人类,即那些不因利益而报以偏见的人们,一定得看到这一糟糕透顶的趋势,其结果必是人口减少,届时贸易低迷,而地产利益不会让你满足,取而代之的是最后消失殆尽。…… 由约瑟夫·合浦华斯,托马斯·罗布雷等代表成千上万的工人共同签署。
——《工人请愿书(1786)》,摘编自《西方文明史》
(1)根据材料,概括18世纪晚期英国的主要社会问题。
(2)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工人请愿书》。
2015-06-30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甘肃天水一中高三第五次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10 .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方今中华诚非雄强,然百姓尚能自安其业者,由朝廷之法维系之也。使民权之说一倡,愚民必喜,乱民必作,纲纪不行,大乱四起。倡此议者,岂得独安独活?且必将劫掠市镇,焚毁教堂,吾恐外洋各国必借保护为名,兵船陆军深入占踞,全局拱手而属之他人。
……民权不可僭,公议不可无,凡遇有大政事,诏旨交廷臣会议,外吏令绅局公议,中国旧章所有也。即或咨询不及,一省有大事,绅民得以公呈于都察院;国家有大事,京朝官可陈奏,可呈请代奏。方今朝政清明,果有忠爱之心,治安之策,何患其不能上达?如其事可见施行,固朝廷所乐闻者。但建议在下,裁择在上,庶乎收群策之益,而无沸羹之弊,何必袭议院之名哉?此时纵欲开议院,其如无议员何?此必俟学堂大兴,人才日盛,然后议之,今非其时也。
——张之洞著《劝学篇》
请回答:
(1)从上述材料看,张之洞对“兴民权”、“开议院”持何态度?其理由是什么?
(2)你如何看待张之洞对“民权”和“议会”的看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