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法国大革命的最初胜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霍布斯邦在《革命的年代:1789——1848》写道,从一七八九到一八四八,发生在英法两个国家里的孪生大变革——双元革命。我们不应该把这场革命看成是属于这两个国家的历史事件,而应该看作是一座覆盖了更广泛地区的火山的孪生喷发口,并且还在继续使整个世界发生变革。
问题:
(1)霍布斯邦所说的“双元革命”分别是指什么?
(2)你认为作者将发生在1789-1848年英法两个国家的历史事件视为一场孪生“双元革命”的依据有哪些?
(3)作者把 “双元革命”看作是一座覆盖了更广泛地区的火山的孪生喷发口,其寓意是什么?
(4)概述“双元革命”对世界的经济、政治和思想等变革所产生的作用?
2016-11-18更新 | 552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试卷历史部分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何谓自由?曰:粗言之则不受压制,即谓之自由焉耳。压制之道不外二端:一曰君权之压制,一曰外权之压制。脱君权之压制而一旦自由者,法国是也;脱外权之压制而一旦自由者,美国是也。故凡受君权之压制而不能为法国人之所为者,非国民也;凡受外国之压制而不能为美国人之所为者,非国民也。……非播国民之种子不可。播之奈何?曰法兰西革命以前,其民之憔悴于虐政者,非犹我今日乎?其全国无一国民,非犹我今日乎?其所以有今日者,何也?盖以法国为国民之田,以十八世纪诸学士为国民之农夫,以自由平等之说为国民之种子。孟德斯鸠苦心焦虑,审慎周详,其播之也出以和平……故今日法国之民,得以食国民之果者,皆数人之功也。且也当时美国之学士,皆自称为法国理学士之弟子,而卒以脱英国之压制,则法国之种子且波及于美洲。

——《国民报》第二期


材料二 作为一个崛起中的大国,今天中国的民族主义越来越表现出其自发性。也就是说,民族主义在中国已经变成一种客观的存在。政府的确可以利用民族主义来论证政策的合理合法性,但这方面,中国政府非常节制。从中央到地方,没有一位政治人物可以大肆动员民族主义,诉诸于民族主义……因此,中国政府在这方面可以做得更多,使得民族主义变得更为理性,增进国家利益。和中国不同,日本政府在民族主义方面越来越表现为动员型。和其它很多发达国家一样,日本的大众民主越来越难以产生一种强有力的政府。为了政治的需要,日本的政治人物往往以民主为借口,用民粹主义政治方式动员着民间存在着的民族主义资源。结果,牺牲的往往是日本和其它国家的关系,尤其是和其邻国中国、韩国的关系……较之中国,日本民族主义具有更大的动力。而日本民族主义的勃兴,又必然刺激中国和韩国民族主义……。……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国家针对中国的民族主义,往往把另一个大国即美国也牵涉在内,而美国出于其对地缘政治的需要,往往对这些国家的民族主义推波助澜。这更增加了这些国家民族主义的国际复杂性。

——郑永年《亚洲民族主义与区域安全》


(1)根据材料一,概括当时中国知识界对美国革命与法国革命之间认识的区别和联系。并指出作者的意图。
(2)根据材料二,概括当今世界“民族主义”发展的特点。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材料一1791年宪法节选
……主权是统一的、不可分的、不可剥夺的和不动移的;主权属于国民;任何一部分人民或任何个人皆不得擅自行使之。
……政府是君主制;行政权委托给国王,在他的统辖之下由部长和其他负责官员按照下面所定的方式行使之。
……在法国,没有比法律的权力更高的权力;国王只能根据法律来治理国家,并且只有根据法律才得要求服从。
——吴绪等选择《十八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材料二 十九世纪在世界各个角落里只是做了一件事情,就是实行了、分别地实现了、做到了伟大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家们所创始的事情……任何一个自觉地对待历史的人都会说,法国革命虽然被粉碎了,但它毕竟是胜利了,因为它为全世界奠定了曾是无法消灭的资产阶级民主、资产阶级自由的基石。
——列宁《关于用自由平等口号欺骗人民》(1919年5月)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法国革命怎样奠定了资产阶级民主自由的基石?
(2)为什么列宁称资产阶级民主、资产阶级自由的基石“曾”是无法消灭的。
2011-04-11更新 | 89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东北师大附中、哈师大附中、辽宁实验中学三校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文综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