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法国资产阶级共和制度的最终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法兰西第二帝国末期,由于拿破仑三世减轻赋税的诺言没有兑现,农民对帝制感到失望,特别是1870年普鲁士军队入侵,从根本上动摇了农民对帝制的信念。这一形势客观上有利于
A.传统等级观念的动摇
B.民族革命任务的完成
C.法国共和体制的确立
D.国内君主派势力的分化
2 . 从下列两幅图片中,你能得到的共同信息是:
A.两国的君主实行专制
B.两国的民主发展到最高峰
C.两国的君主复辟遭到失败
D.民主与专制的斗争
3 . 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认为,“虽然这场双元革命——更精确地说是法国政治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载体和象征是法、英两国,但是我们不应把这场革命看成是属于这两个国家的历史事件,而应看做是一座覆盖了更广泛地区的火山的孪生喷发口”。他强调的是
A.法国和英国革命发生时间相同
B.法英两国是双元革命主要载体
C.法英两国革命非凡的世界意义
D.法英两国革命的相互影响关系
2019-08-23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上海市嘉定区高三第一次质量调研历史试题
4 . 在审判国王路易十六时,罗伯斯庇尔主张对国王不应该采用法庭审判,而应该采用人民审判。罗伯斯庇尔说:“他们不下判决,他们像闪电一样予以打击;他们不裁判国王,他们把国王化为乌有。”这一主张
A.反映了民主主宰司法的思想
B.充分体现了司法主权在民的原则
C.体现了司法制衡民主的理念
D.推动了法国大革命向欧洲的蔓延
2019-06-01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安徽省黄山市2019届高三高考三模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法国历史、政治学家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说:“法国的贵族阶级迫切地保持着与其他阶级的割裂,但没过多久,他们迅速衰亡,……与之相反,贵族阶层最为不屑的资产阶级却日益富裕,他们的教养与日俱增,……高傲的贵族发现资产阶级成为他们的竞争对手,接着成为他们的敌人,最后成为他们的主人。”材料表明
A.贵族与资产阶级的地位发生了对换
B.大革命导致贵族的地位日益衰落
C.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生产关系的调整
D.资产阶级的财富和教养优于贵族
6 .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政治妥协是一种极高的政治智慧,东西方的传统政治文化中皆蕴涵着深刻的妥协精神。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政治妥协这种规避暴力、超越合作、孕育民主的政治智慧在东西方政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西方国家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且有效的妥协机制。美国《联邦宪法》的形成与通过较充分地折射出制宪会议中存在的政治妥协。从某种程度上看,《联邦宪法》的形成与通过也是政治妥协的产物。
——摘编自《美国政治发展中的妥协机制研究》
材料二     法国不断地重新制定宪法,而不是在原有的宪法基础上进行必要的修正,这是法国方式的一大特征。这同美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由于社会力量之间缺乏和解,在法国,革命与民主及其反对者的理论高度意识形态化了。这种不妥协、不断的较量和越来越强烈的意识形态的冲突,19世纪以后在法国国内开始淡化,在世界其他地方却熊熊大火般地燃烧起来,并在几乎整个20世纪的民主与世界政治史上抹上浓浓的一笔。
请回答:
(1)比较材料一、二,概括指出美国、法国在制定宪法方面表现出的不同特征。
(2)你认为在政治制度构建和发展完善过程中应采取哪种立场?阐明你的理由。
7 . 在审判国王路易十六时,罗伯斯庇尔主张对国王不应该适用法庭审判,而应该适用人民审判。罗伯斯庇尔说:“他们不下判决,他们像闪电一样予以打击;他们不裁判国王,他们把国王化为乌有。”这一主张
A.体现了司法制衡民主的理念
B.推动了法国大革命向欧洲的蔓延
C.反映了民主主宰司法的思想
D.蕴含了坚守公平公正的法治精神
8 . 英国历史学家马考利说:“一个在1789年、1794年、1804年、1814年和1834年都对大革命持相同看法的人,要不是神启的先知,就是顽固的笨蛋。”他强调的是
A.历史认识具有时代性B.史学对现实具有借鉴功能
C.历史发展具有客观性D.不同阶级对历史有不同的认识
9 . 【历史一近代民主思想与社会实践】
到19世纪30和40年代,法国的共和派与英国的激进民主派都感到上当受骗了,他们曾在各自的国家里,以起义和示威游行的方式,强行发动一次实质上的革命,此后又都被抛弃,没有获得选举权……一些受尊敬的经济学家告诫工人们说,不要期望这个制度会改变得合乎他们的心意。由此,工人们被引上摧毁现行制度的道路,并且要以主要由思想家设想出来的新制度来完全地代替现今的制度。
——[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30、40年代英国“激进民主派”所发动的“实质上的革命”。这次“革命”的核心目的是什么?
(2)欧洲工人阶级“摧毁现行制度”最初的尝试是哪一运动?据材料概括说明“工人们被引上摧毁现行制度的道路”的原因。
2014-05-26更新 | 6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山东济宁市高考模拟02文综历史试卷
10 .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自1789年至今法国政体变化无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天法国的政体属于民主共和制,它的形成可以追溯到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自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开始建立政权后,其政体先后采用过君主立宪制、共和制、帝制、总统制共和制、议会制共和制、半总统半议会制共和制等,历经200多年的演变,是各阶级、各阶层力量不断角逐、彼此斗争的产物

——《论近现代法兰西国家的共和之路及政体演变》

材料二:法国是欧洲极具特色的国家。从国内政治发展方面看,其国体变化之剧,政体更迭之快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堪称独一无二。近代以来法国的政体及其演变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摘编自《法国政治发展与对外政策》


(1)根据以上材料,指出法国政体演变的特点和实质。
(2)如何理解材料二所说“近代以来法国的政体及其演变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造成这种特性的原因有哪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