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反对复辟帝制、维护共和的斗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2年3月,宋教仁等在南京召集同盟会各省会员大会,提出以“公开政党”的形式扩大组织、参与国会竞选并争取组阁。……从1912年南北和谈至1913年3月20日宋教仁在上海车站遇刺,以国会选举为中轴,全国范围内各种政党纷纷涌现,政党政治成为一时风潮。……但是,由于革命之后,行政权力为袁世凯所代表的北方势力所夺取,同盟会一国民党人转向了议会政治,并试图通过宪法形式否定行政权力的政治整合功能,进而将其贬低为官僚制的执行机构。
——汪晖《“亚洲的觉醒”时刻的革命与妥协》
材料二   辛亥革命使中国突然失去了皇帝,进入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多党竞争的自由世界。……民初绝大多数的政治人物和民众,仍然受“一元”思维定式的控制,但这时已经没有皇帝的权威来决定唯一正确的标准了,于是人人都自我膨胀起来。一旦进入了这种自以为唯一正确的状态,就不可能尊重对方,于是“卑鄙”“腐败”“暴徒”等等谩骂就成为政党之间的日常用语,庄严的议会也变成叫嚣和打架的场所,社会始终处于冲突动荡之中。
——张永《民初第一次国会选举竞选活动研究》
(l)依据材料一概括当时的政治状况和当时政党政治的主要着眼点。
(2)依据材料二分析民国初年“庄严的议会也变成叫嚣和打架的场所”的原因。
2016-04-21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贵州遵义航天高中高三第七次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2 .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社会实践】
材料一 “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
——《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
材料二   “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陈独秀《旧思想与国体问题》
(1)材料一中洋务运动“剪断了一些枝叶”表现在哪些方面?辛亥革命是如何将“大树”砍断的?何以见得“树墩还还是可以萌发”的?
(2)材料二中陈独秀等人为了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洗刷干净进行了怎样的斗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