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世界大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6 道试题
1 . 表为一战期间,各主要参战国伤亡人数占其总人口的比例。对此表解读正确的一项是
A.法国在战争期间中伤亡人数最多
B.战争给欧洲带来巨大的人口伤亡
C.战争凸显了核武器的巨大杀伤性
D.俄国率先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2 . 著名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中说:“‘一战’后,在整个欧洲大陆,旧秩序正受到怀疑。”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有
①美国成为了经济大国
②世界大战带来的创伤
③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④日本经济的迅速崛起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 . 《剑桥战争史》中写道,“1916年末……德国试图火速提高军事生产的努力最终却毁灭了他的经济,导致了1918年德国的崩溃。似乎为了对拿破仑进行阐释,上帝还是站在了较大工业的这边。”该材料反映了德国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
A.经济实力的劣势
B.社会矛盾的尖锐
C.军事生产的膨胀
D.军事战略的失误
4 . 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在1919年3月的一份秘密备忘录中记道:“在工人中间,存在着……愤怒和反抗的强烈意识。所有现存的政治、社会和经济方面的秩序都受到了欧洲各地广大人民的怀疑。”这说明
A.西欧的相对衰落
B.人力、物力的巨大损失
C.人们失去了战前的乐观主义
D.资本主义制度已经彻底过时
5 . 俾斯麦曾说:“欧洲存在着不可调和的两个大国,都希望把世界变成自己的属地。”这“两个大国”在一战前最有可能是
A.俄国和奥匈帝国B.英国和德国C.法国和俄国D.英国和法国
6 . “持续了300多天”、“几乎由法军独自承担,最终又以将战线恢复到原始状况告终”、“给徒劳无功的德军留下了难以恢复的伤痛回忆”,这段文字描述的战役最有可能是
A.马恩河战役
B.凡尔登战役
C.索姆河战役
D.斯大林格勒战役
7 . 1914年9月,马恩河战役尚未结束时,德国参谋长毛奇说道:“我们一定会在东方和西方的战斗中窒息而死。”这是因为(   
A.英法联军打击德军
B.俄军在东线战场击败奥军
C.日本出兵中国并占领青岛
D.德国陷入东西两线作战的困境
8 . 美国耶鲁大学教授保罗·肯尼迪在《大国崛起》中说道:“第一强国对其他国家说:这不仅是我们的利益,也是你们的利益。不摇晃梯子,不掀翻桌子,只要维持现状就好。”你认为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有可能说这番话的国家是(       )
A.英国B.法国C.德国D.美国
2016-12-12更新 | 414次组卷 | 20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第24中学等多校联盟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在19世纪中叶的欧洲,重大的政治问题一向是依靠武力加以解决的。德意志帝国是在以武力建立的新的国际结构中最强大和最显赫的国家,但所有欧洲国家都得出了结论:大规模的军事力量对它们的民族生存是不可或缺的。欧洲国家在和平时期从来没有像20世纪初期那样保持如此庞大的军队。如今,在全体青年人中实行一年、二年甚至三年的义务兵役制已经习以为常。1914年,欧洲大陆上每一个强势国家不仅拥有一支庞大的常备军,而且在公民中间拥有数百万经过训练的后备军。几乎没有什么人渴望战争。除了少数几个爱采用耸人听闻手法的作家以外,所有的人都希望欧洲和平。然而,每个人都认识到,战争总有一天会到来。在1914年以前的那几年里,战争迟早要爆发的想法,可能使得一些国家里的某些政治家更决心去发动战争。不管怎样,民众对未来战争的预期,连同大规模的常备军,促成了这场1914年爆发的横跨欧洲的大战。不过,这场大战的出现也有其他的原因,包括国际同盟的连锁体系, 德国想在世界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的期望(这对英国早先形成的优势地位构成挑战,在法国则引起民族主义忧虑)以及巴尔干半岛上正如火如荼的种种冲突。
——《国际上的无政府状态》
(1)根据材料,归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民众在战争爆发中的作用”的看法。
10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这时许多人——尤其是英美两国——都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实在是一个错误,根本没有带来任何好处;他们被战时的宣传欺骗了;战争是真正由武器制造商发动起来的;德国并不是引起1914年战争的真正原因;《凡尔赛条约)对于德国是过于苛刻了;精力充沛的德国人与意大利人需要发展的空间:民主制度毕竟不是适用于一切国家的;一个巴掌拍不响,如果有一方坚决不让对方给惹恼,那就一定不会打起来……一整套和平的与容忍的思想,这当中大概包含着既有真理又有误解的那种通常的混合物。

——(美)P.R.帕尔默、乔尔·科尔顿、劳埃德·克雷默《近现代世界史》

材料二   维护世界和平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强烈要求。……1949年和1952年召开了两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1952年召开了世界人民和平大会,大会通过<致五大国政府书》,邀请中、苏、美、英、法五大国政府就缔结和平公约举行谈判。1955年举行了世界和平大会,发表了《世界和平大会宣言》。1955-1959年召开了五届禁止原子弹、氢弹世界大会,呼吁为禁止原子弹、氢弹而奋斗.……80年代在北美、西欧、大洋洲以及世界各地掀起一个新的反对战争、要求禁止和销毁核武器的群众和平运动。

——段炳麟《世界当代史》


(1)依据材料比较两次世界大战后和平思想的不同。
(2)结合所学分析这两种不同的和平思想对国际形势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