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世界大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工业上,与此相同的格局也很明显,因为欧洲许多工业区已遭破坏,而美国的工厂却在战时极大需求的推动下,犹如雨后春笋惊人地发展起来。到 1929 年时,美国的工业产量至少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42.2%,这一产量大于包括苏联在内的所有欧洲国家的产量。因此,欧洲与美国的经济关系因第一次世界大战而完全改变。欧洲已不再像在 19 世纪时那样,是世界的银行家和世界的工场。这两方面的领导权已转到大西洋彼岸。

——《全球通史》

材料二   在这一革命的紧要关头,许多欧洲人都期待两位非欧洲人……的指导。数百万死伤的人和城乡冒着烟雾的废墟使得广大民众易于接受进行革命和实现社会新秩序的号召。为了模仿布尔什维克革命,柏林、汉堡和布达佩斯都建立了苏维埃。伦敦、巴黎和罗马街头也举行了示威游行。威尔逊的密友豪斯上校在 1919年 3 月 22 日的日记中写道:“不满的呼声每天都有。人民需要和平,布尔什维主义正越来越为各地的人们所接受。匈牙利刚刚屈服。我们正坐在一座露天火药库上,总有一天,一颗火星便能将它点燃。”

——《全球通史》

材料三   只有少数几个人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美国黑人领袖 W.E.B.杜波伊斯就是其中的一个。他于 1918 年写下了以下这一有关即将到来的世界的非凡预测: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世界上较蒙昧的人们决不再仅仅占据他们以前所占据的地方。在他们所占据的地方,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而不仅仅是供他人进行商业剥削的非洲。

——《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二中“许多欧洲人都期待两位非欧洲人……的指导”,这两位非欧洲人是指哪两个人?
(2)如何理解材料三中的“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2020-04-18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大一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战促使列强在中国的均势机制逐渐瓦解,这为中国寻求国际化谋求平等待遇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一战期间日本乘机加紧侵略中国,由于战争局势严峻,英法俄亟需外援,支持中国参战。1917年,中国正式向德奥宣战,并立即宣布废除与德奥的不平等条约,收复德奥租界,终止支付德奥庚款……在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大义凛然地拒签对中国不利的凡尔赛和约,把“中国问题”带到了世界最高论坛,为之后山东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契机。

——摘编自姜良芽、孙杨《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导引》

材料二   1918年11月11日,历时4年有余的一战结束,中国参加的协约国阵营是战争的胜利方。而早在和会召开前,“欧西报纸颇有中国参战不力,且闻有人拟趁机破坏,不使加入之说。”因此,中国的所谓“战胜国”地位不过是虚幻的,列强从未将中国视为平等一员。

——《中国近代通史》(十卷)(姜涛主编)

材料三   (华盛顿)会议期间,中国方面曾提出收回关税自主权,取消领事裁判权,撤退外国驻华军队和收回租界、租借地等要求,但均遭拒绝。……对中国来说,这是一次失败的会议,因为中国的多项要求遭到拒绝。……以共同宰割中国而告终。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参加一战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一战后列强“从未将中国视为平等一员”的表现。
2020-04-15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两次世界大战对中国和整个世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7年,当中国参战问题一经提出,国内舆论曾经展开过激烈争论。孙中山指出:“我中华为世界独存之古国,开化最早,蛮风久泯,人好和平,不尚争斗,有不得不以战止战者也。”11月20日,孙中山致日本首相寺内正毅指出:“(中国政府)出兵欧洲,非其所能,或者假托名义,向贵国作取军械巨款,用以压迫护法之国民。”

材料二   面对日本人的暴行和残酷,中国各界人士民族主义思想加强,现代中国的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撤退,造成促进心理统一的强大压力,并加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认同感。从战略上,中国抗日战争积极配合和支持了盟国的作战,不仅打破了日军北进苏联的计划,而且迟滞了日军南进太平洋的行动,彻底粉碎了德、日法西斯北攻高加索、中东,南攻澳大利亚、锡兰,在埃及和印度实现东西会师的战略企图。1945年6月,世界上50个国家的代表在联合国制宪会议上签署《联合国宪章》,中国在签字仪式上列为首位。

——岳思平《中国抗战为世界和平做出历史贡献》

材料三   国际联盟之宗旨规定:各缔约国为促进国际合作,并保持其和平与安全起见,特允承受不从事战争之义务,维护各国间公开、公正、荣誉之邦交,严格遵守国际公法之规定。

——《国际联盟盟约》

联合国之宗旨为:一、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并为此目的:采取有效集体办法、以防止且消除对于和平之威胁,制止侵略行为或其他和平之破坏;并以和平方法且依正义及国际法之原则,调整或解决足以破坏和平之国际争端或情势。

——《联合国宪章》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对中国参战所持的立场,并归纳其理由。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华民族抗战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指出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问题上,联合国与国联的规定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列举70年代以来联合国在“制止侵略”方面的一个实例。
4 .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3—1914年列强的经济实力与所占殖民地的情况

项目

1870—1913年工业增长速度

1.3

4.6

1.9

8.1

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置

3

2

4

1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置

1

4

2

5

材料二   德国人向自己的一个邻国让出陆地,向另一个让出海洋,而给自己留下一钱不值的天空,这样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我们也要给自己一块光明之地、一块阳光下的地盘。

——德国外长毕洛夫


(1)材料一表格反映了什么问题?成因是什么?这一问题会造成什么后果?
(2)“邻国”指谁?反映当时德国要实行一种怎样的外交政策?
(3)材料二德国想从别国得到点什么?德国产生这一利益要求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020-04-06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第一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材料   1618—1648年发生了席卷整个欧洲的三十年战争,战后缔结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承认和确立了国家主权、国家独立、维护和平、协商解决争执等一系列国际关系中应遵守的准则,使国际法摆脱了神学的束缚,宣告了近代国际法的产生。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法国资产阶级政府为对抗一些欧洲国家的干涉,提出了国家基本权利与义务的概念、国家主权原则、领土完整原则、不干涉内政原则、在战争中贯彻人道主义原则等等,它们成为近代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和制度。19世纪,资本主义国家又召开了一系列会议,签订了一系列国际条约,这些条约规定了许多国际法的原则,进一步扩大了国际法的领域。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国家又提出了一系列的国际原则,例如,保护关系、势力范围、合法干涉、领事裁判权制度、租界、租借地等等,这些规定使资本主义初期确立的一些进步原则和规则名存实亡。

——摘编自陈文学《国际法对战争及使用武力的规范》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国际法产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近代国际法进行评价。

6 . 材料: 1917年,美国的参战是一个令人惊讶的变数。如果这场战争基本上是一起欧洲争端,那么许多美国人都会认为与美国无关,美国人理应继续享受和平。可是,随着大战持续进行,这项叫做孤立主义的政策却逐渐变得不切实际。到19世纪末,美国已经照搬了西欧国家的制造业和工业经济,西欧和北美变得越来越像对方。……其实,早在1915年威尔逊就向国会递交了一份咨文,建议增加陆军,扩大舰队和增加海军人员。美国人看出,如果不适时参战,战后世界将与美国无缘。

——引自【美】费尔南德斯•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等


(1)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美国不再“继续享受和平”,介入“这场战争”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参战产生了什么影响?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十六条()联盟会员国如有不顾本约……所规定而从事战争者,则据此事实,应视为对于联盟所有其他会员国有战争行为。其他会员国应即与之断绝各种商业上或财政上之关系,禁止其人民与破坏盟约国人民之各种往来,并阻止其他任何……联盟会员国或非会员国之人民与该国人民之财政上、商业上或个人之往来。

———国联盟约

依照顾问会议所提办法,设立一种特殊制度治理东三省……此项为满洲而设之自治制度,拟仅施行于辽宁(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

——李顿“国联调查团”报告书

材料二   正当独裁者们兴风作浪之际,西方民主国家正在严重的和平主义支配下摇来摆去,没有定见。所谓和平主义,大体可以说是不顾后果而硬要坚持和平。英美两国许多人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实在是个错误,根本没有带来任何好处……对德国(的制裁)过于苛刻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约140万法国人死亡;在法国人看来,再重复这样的人类灾难实在是不可思议。……在大不列颠和美国,情形也差不多。人们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流血与损失念念不忘,既悲伤又恼怒。

——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三 张伯伦与达拉第接受了希特勒的条件,然后对捷克政府施加极大压力,要它屈服,即签署它自己的死亡证书。在英国的纵容下,法国宣告放弃所承担的保护捷克斯洛伐克的条约义务……张伯伦和达拉第各自回到国内,受到人们的欢呼。张伯伦对国人报告说,他带来“我们时代的和平”

——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1)材料一中,国际联盟提出了哪些维护和平的原则?结合材料二、三全面评价国际联盟的作用。(注意答题的正反角度)
(2)材料二反映了当时英法等国一种什么思潮?为何出现这一思潮?
(3)材料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与英法推行什么政策有关?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其推行这一政策的原因。指出这一政策导致的最终后果。
(4)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能得出哪些历史启示?(注意启示类的归纳总结)
2020-03-17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3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8 . 材料 1914年9月,日本登陆山东与德国开战,很快取代德国占领青岛,中国政府屡次要求日本撤军均被无视。袁世凯与外交总长陆征祥认为:“只有参战,到(战后)和会时再提出(解决青岛问题)。”1917年4月,美国邀中国一致对德国宣战,段祺瑞认为:“日本既已加入,我若不参加,日本对青岛势必染指掠夺,而将来协约国取得胜利,中国将成局外之人,而我国参加,那将迥然成另一局面。到时中国也是战胜国之一,和会上有我一席之地,必将提高中国之国际声誉。”1917年8月,段祺瑞政府对德奥宣战。对德宣战后,北洋政府将天津、汉口的德奥租界正式收回,设特别市政管理局管理租界内一切行政事务,协约国要求将该租界辟为公共租界交协约国管理,但遭到了中国政府的拒绝。同时,中国停付了德奥两国的庚子赔款,协约国也同意庚子赔款自1917年12月11日可缓付5年。战后,中国以战胜国身份出席巴黎和会,和约承认中国政府取消德国在华一切特权。

——摘编自唐启华《巴黎和会与北洋外交》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洋政府参加一战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洋政府参加一战的影响。
2020-02-20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战期间亚非拉经济政治的发展和阶级关系的新变化。交战各国暂时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使这些地区的民族工商业获得相对有利的环境,得以较快地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随之壮大,更加强烈地要求摆脱殖民主义和本国的封建统治。

列强的互相残杀,殖民地半殖民地人们的参战经历,使他们扩大了眼界,感受到了新思想的影响。十月革命还将马列主义传播到亚非拉各国,鼓舞了那里的先进分子,他们开始用新的世界观来观察世界和本国的命运,寻求新的解放道路。

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欧洲列强的普遍衰弱,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制度,这些使世界殖民主义体系与反殖民主义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民族解放运动有了更加有利的国际环境。

——摘编自黄正柏主编《世界现代史》


(1)概述两次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出现新高潮的时代背景。

材料二   两次大战之间亚非拉主要民族民主运动一览表

地区国家主要事件
亚洲中国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新道路,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
印度甘地领导国大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与英国殖民者做斗争
非洲埃及在华夫脱党领导下英国被迫让步,埃及宣布为独立的君主立宪国家
埃塞俄比亚与反法西斯同盟国军队一起,击败了意大利侵略军
拉丁美洲尼加拉瓜桑地诺领导游击队反对美国扶植的独裁政权,迫使美军撤出
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引导墨西哥走上现代化之路

(2)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民族解放运动相比,这一时期的民族解放运动有何新特点?
(3)简述两次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对国际秩序的影响。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1916年8月,陆军元帅兴登堡与鲁登道夫将军做出了建造兴登堡防线的决定。1917年,在西线战线上,法国的尼韦勒将军决定用闪电战取得战争的胜利。兴登堡鉴于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的失败,决定在西线采取守势。由于兴登堡防线的修筑,德军的战线缩短了50公里,从而确保德军从此释放出13个师的储备军事力量。

当时,传统的进攻方式是大批步兵在炮火掩护下发起冲锋,但是这种冲锋在深壕沟、巧布地雷和机枪掩体相结合的防御设施面前没有多大效果。尼韦勒将军的军队跃出壕沟发动攻击遭受了巨大的失败。这条防线使得协约国蒙受了四十万人的伤亡,而德国人伤亡只有二十五万人。1918年9月,协约国多国联军组织军队在西线发起大规模进攻,突破了号称固若金汤的兴登堡防线。

——据马丁·吉尔伯特《第一次世界大战》(1994)等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德国建造“兴登堡防线”的历史背景,并分析其影响。
2020-02-10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