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0 道试题
1 . 【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以前,一般认为国家拥有诉诸战争的权利。进入20世纪以后,国际社会开始通过法律形式限制战争权。主要相关条款如下:

《国际联盟盟约》(1919年)第十二条第1款:“倘联盟会员国间发生争议,势将决裂者,当将此事提交仲裁或依司法解决,或交行政院审查。联盟会员国并约定无论如何,非俟仲裁员裁决或法庭判决或行政院报告后三个月届满以前,不得从事战争。”

《非战公约》(1928年)第一条:“缔约各方以它们各国人民的名义郑重声明它们斥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纠纷,并在它们的相互关系上,废弃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第二条:“一切争端或冲突,不论其性质或起因如何,只能用和平方法加以处理或解决。”

《联合国宪章》(1945年)第二条第4款:“各会员国在其国际关系上不得使用威胁或武力,……侵害任何会员国或国家之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第四十二条:“安全理事会……得采取必要之空海陆军行动,以维持或恢复国际和平及安全。”第五十一条:“会员国受武力攻击时,……本宪章不得认为禁止行使单独或集体自卫之自然权利。”

——节选自世界知识出版社《国际条约集》


(1)根据材料,归纳国际社会在限制战争权方面的阶段性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以来国际社会限制战争权的背景。
2022-06-08更新 | 2677次组卷 | 20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湖南历史高考真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28年8月27日,美、英、法、德等15国的代表在巴黎签订《非战公约》,1929年7月25日正式生效。主要内容是:废弃以战争作为推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只能用和平方法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苏联于1928年宣布正式加入这一公约。截至1933年,加入此公约的有包括中国在内的63个国家。《非战公约》既是对以往限制战争国际法的总结和概括,更是在它们基础上的提升与飞跃。国际法对战争的价值取向由此而改变。“巴黎公约的订立标志着国际法上的一个根本改变,并且消除了反对承认国际法为一个法律体系的主要理由。在公约订立之前,国际法作为一个法律体系的主要缺点并不在于缺少一个国际立法机关或行政机关,而在于承认战争为一个正常的法律制度。巴黎公约改变了国际法的这一情况。”更为重要的是,虽然在签订时有着种种的不足,但它却有着罕见的普遍性和永久性。

——据王立桩《<非战公约>历史定位的转变》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非战公约》签署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非战公约》的历史价值。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14~1918年的“大战”,使欧洲参战各国死亡人数接近1000万。20世纪20年代,和平主义成为欧美社会的潮流。1920年11月,国联第一届大会讨论裁军问题,至1932年2月,世界裁军大会终于在日内瓦召开,共有64个国家参加。大会组成了四个专业技术委员会,制定裁军计划和削减军事开支。但会议中遇到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如在确定海军防御性武器和进攻性武器时,受大国操纵的委员会的意见难以达成一致,只是空泛地谈到要限制进攻性武器;对如何限制却没有实质性的内容,这引起了包括苏联在内的大多数国家的不满。裁军大会的另一个焦点是如何对待德国的军备,英国提议将德国的陆军兵员最高数额限制在20万,德国宣布退出裁军会议和国际联盟。1936年2月,英国内阁批准了五年增加4亿英镑的军事预算计划。

——摘编自谷宇星《国际联盟裁军会议的历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世界裁军大会召开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世界裁军大会。
2022-02-22更新 | 134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八)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4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战争的长期化,使饱受战乱之苦的各国人民强烈反对帝国主义战争,渴望和平。与此同时,几乎所有交战国和中立国的政治家们也都认为有必要建立一个新的国际体系来防止如此巨大的灾难再度发生1920120日凡尔赛条约生效,国际联盟正式成立。国际盟约宣称,国联成立的宗旨在于“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的和平与安全”,它们的所有决议必须全体一致表决通过。国际联盟是世界上第一个政治性的国际组织,它反映了20世纪世界已发展为一个息息相关的整体的现实。但在帝国主义强权政治存在的情况下,国联实际成为英法操纵的,并时时为美国所支持的,维护它们在战后建立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工具。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已使国联名存实亡,19464月国际联盟正式宣告解散。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际联盟成立的背景。
(2)有人认为,国际联盟无法阻止二战的爆发,其建立是没有价值的。请谈谈你的看法。
2022-01-13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尾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一、废弃势力范围;二、撤退外国军队、巡警;三、裁撤外国邮局及有线无线电报机关;四、撤销领事裁判权;五、归还租借地;六、归还租界;七、关税自由权。

废除日本强迫中国签订的《二十一条件》。

——中国政府在巴黎和会上提交议案中的若干要求

材料二 第一百五十七条胶州领土内之德国国有动产及不动产、并关于该领土德国因直接或间接负担费用,实施工程或改良而得以要求之一切权利,均为日本获得,并继续为其所有,各项负担概行免除。

——《巴黎和会关于山东问题决议案》(摘录)


请回答
(1)依据了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政府在巴黎和会上提交议案的历史背景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巴黎和会关于山东问题决议案》。
2021-08-31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市银川一中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并没有解决列强之间的矛盾,战后争夺霸权的斗争仍日趋激烈。但是人民普遍厌战,和平主义运动由此兴起,加之俄国十月革命引发的革命浪潮,列强不得不打着和平的旗号,企图掩盖战争并准备扑灭革命风潮。1927年,法国外长白里安建议与美国缔结条约,主张用和平解决国家之间的争端。美国政府照会法国,建议由美法两国向世界发出联合倡议,先由六个主要国家签署白里安提出的非战公约,然后由世界所有国家签署,由此,法国和美国的"双边"公约被改造为"多边"公约,从而美化了美国的国家形象。法国政府虽然不是很情愿,但是慑于美国的实力,不得已同意了美国凯洛格提出的方案。19288 月,《非战公约》签字仪式在法国举行。作为《非战公约》发起人之一的凯洛格承认公约"只有教育和道德的价值"。除了麻痹资产阶级和平运动者之外,《非战公约》并没有改变国际形势,也无力阻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摘编自刘德斌《国际关系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非战公约》签订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非战公约》的历史作用。
2022-02-07更新 | 170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在远东的崛起,加上各列强大肆发展海军力量,引起了美国的关注与忧虑。1921年8月,美国邀请了英、法、意、日四强国派代表来美商议裁减军备问题。同时,为顺带解决远东的太平洋战后遗留问题,美国又邀请了主要相关国家中国、荷兰、比利时、葡萄牙四国,连同英美法日意五强,一共九个国家参加了本次会议。太平洋会议在11月12日正式开幕,会议由美国国务卿休斯任主席,分两个部分进行。其一是英美法日意五强参加的裁军会议,主要成果是制定了海军条约,约定英美日法意五强海军的主力舰保持5:5:3:1.75:1.75的比例。其二讨论太平洋及远东问题,九国全部参加,最后形成了《关于太平洋区域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条约》即《四国条约》《关于中国事件应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即《九国公约》。此外,华盛顿会议期间,在英美代表的调停和见证下,中日以“边缘会谈”的形式解决了山东问题。

——据马雷《华盛顿会议:北洋政府收回山东权益的外交胜利》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华盛顿会议召开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在华盛顿会议中获得的利益。
2021-08-21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第八中学2021届高三模拟卷(一)文综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与近代欧洲的历次战争不同,一战的规模、血腥程度及造成的损失,都远远超乎了当时人们的想象,同时一战也带来了世界格局的结构性转变和欧洲人危机意识。1923101日,奥地利人卡莱基出版了《泛欧》一书,标志着“泛欧”联盟的成立和“泛欧”运动的开始。他呼吁人们支持“泛欧”思想,鼓励人们参加“泛欧”联盟。19244月,出版了“泛欧”联盟机关刊物《泛欧》,主要宣传“泛欧”联合思想,报道“泛欧”运动的发展,同时关注欧洲的重大现实问题。“泛欧”联盟总部设立在维也纳皇宫区,最高领导机构是主席团,由主席、名誉主席和财务主管组成,主席不准兼任民族国家内部政府和政党的职务,以彰显“泛欧”组织既超越于民族国家政治之上,也超然于党派纷争之外。截至1928年,“泛欧”联盟在欧洲拥有约60008000名成员……国际联盟组织和不少欧洲国家都派出了正式代表参加“泛欧”大会。在“泛欧”运动的影响下,一些欧洲的政治家开始尝试通过“欧洲”的视角来审视问题,酝酿“欧洲”的框架来解决自身安全和发展等问题。

——摘编自李维《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泛欧”运动的兴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泛欧”运动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泛欧”运动的影响。
2021-09-11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省级联测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8年12月14日,顾维钧抵达巴黎。大会前,他特地去了巴黎郊外的华工墓地。顾维钧在大会上承认中国的确在1915年和1918年签订协议,许诺日本将得到德国在山东的权益,但当时是被迫的,因此不应该履行。按大会所接受的民族自决和领土主权完整等威尔逊的原则,中国有权要求收回山东权益。他的辩词“中国的孔子有如西方的耶稣,中国不能失去山东正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轰动了整个巴黎以至欧洲。

——摘编自《顾维钧回忆录》

材料二   1919年1月18日是普鲁士王国宣告成立纪念日,也是普法战争后德意志帝国宣告成立的纪念日。签订《凡尔赛和约》的凡尔赛宫镜厅又是威廉一世皇帝即位的场所。这样的时间、地点的选择,固然雪除了法国在历史上蒙受的耻辱,但是它又给德国打上了耻辱的烙印。巴黎和会强令德国对协约国提出的和约不得进行口头谈判,不得有任何保留。协约国的赔偿要求更是对德国极尽搜刮之能事,大大超出了德国的国力,为保障支付赔款的种种措施还使德国丧失了大量主权。

——摘编自王绳祖《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参加巴黎和会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巴黎和会及其条约的特征和影响。
2021-05-10更新 | 156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铁岭市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世界性国际组织是世界一体化进程的产物。19世纪中后期,出现过的一些专门性国际机构,对各国政府并不具有政治上的约束力,不可能用于制止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一战后,巴黎和会通过了国际联盟盟约,1920110日,国际联盟正式成立。国际联盟具有两大任务,一是维护世界和平、制止侵略行为,二是关心和处理国际范围的卫生、经济、社会等方面的问题。它在完成后一个任务方面取得较大成绩,显示了存在价值。关于维护世界和平的任务方面,国联理事会在1920—1939年期间,共受理了66件国际争端,其中有些争端得到了迅速而顺利的处理。但是对30年代涉及大国的侵略行为,国际联盟却束手无策。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后,国际联盟已名存实亡,19464月正式宣告解散。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际联盟成立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国际联盟的历史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