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2022·浙江·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如表是德国纳粹党在德国参与选举的数据统计(部分),据此可知:
获得议会席位(个)获得选票数(万张)占票数的比例
1924年1490.82.9%
1928年12812.6%
1930年10764.720.5%
1932年2301379.944.3%

A.德国右翼势力开始抬头B.世界大战欧洲的策源地已经形成
C.纳粹党非法夺取了政权D.纳粹党上台是经济危机下的产物
2022-05-29更新 | 395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18两次世界大战与国际秩序的演变【好题帮】-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新教材新高考专用)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45年难民主要来源国

2019年难民主要来源国

国家(地区)

数量(万人)

占国际难民

比例(%)

国家(地区)

数量(万人)

占国际难民

比例(%)

苏联

720

13.8

叙利亚

670

9.4

法国

420

8.1

阿富汗

270

3.8

波兰

270

5.2

南苏丹

230

3.2

——根据联合国难民署和欧洲部分国家统计局公布的难民数据进行整理

材料二 “世界难民日”历年主题一览(2001—2016年)

年份

主题

年份

主题

2001

尊重

2009

活生生的人,活生生的需要

2002

优先解决女难民问题

2010

家园

2003

难民青年

2011一个流浪家庭已经算太多和一个被剥夺希望的难民已经算太多
2004我想有个家:安全和有尊严地重新开始生活2012

难民别无选择,你有

2005

勇气

2013

用一分钟的时间,支持一个难民家庭

2006

希望

2014

因战争而导致分离的家庭即便只有一个也太多

2007

(联合国难民署没有指定的主题)

2015

倾听难民的故事,如同你我一样

2008

保护

2016

移民与难民质问我们,慈悲福音的答复

——摘编自联合国难民署网站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比两个时期难民问题的异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联合国难民署为解决难民问题提出的倡议并简要说明“世界难民日”主题设置的目的。
3 . 读下表,影响表中数据变化的因素有

①“大萧条”的出现②希特勒的煽动性宣传
③德国人的民族情绪④国会长期受纳粹党控制
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
2020-06-18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一历史人教(2019)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单元练习卷第七单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20-21高二上·浙江温州·期中
4 . 读“德国纳粹党在国会议席变化情况统计图”(如图)。导致表中数据发生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A.民族主义情绪高涨B.纳粹党具有社会主义革命倾向
C.希特勒的欺骗宣传D.垄断资产阶级的支持
2020-11-11更新 | 64次组卷 | 4卷引用:【新东方】高中历史208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下列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美、日、德、法、英六国粗钢产量占比统计变化示意图,据此可知
A.扩军备战受到国际秩序变化的影响B.国家干预推动经济危机的恢复
C.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产业结构变化D.资本主义经济不平衡不断加剧
20-21高二下·浙江·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对以下表格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各主要交战国力量动员统计
国别苏联美国英国轴心国(德意日)
动员军事力量2200万1500万1200万3000万

第二次世界大战各主要交战国伤亡人数统计
A.各国因二战而损失惨重,因此战争无赢家B.中国的伤亡人数最多,因此中国贡献最大
C.德日的伤亡比反法西斯国家少,所以是赢家D.苏联一开始就处于对德日双线作战损失惨重
2021-05-07更新 | 8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年高一历史暑假作业(统编版)-作业13两次战后的国际秩序(专题)
7 . 阅读下表。下列对表中数据变化的重要原因的分析,最确切的一组是1936—1947年中国进口贸易价值中各地区所占比重表(各期各国总计=100)
年份日本美国英国德国法国苏联其他
193616.619.611.715.91.90.134.2
19471.750.16.9/1.20.339.8
A.两极对峙局面的形成;西欧的衰落B.德、日的投降;中美新的不平等条约签订
C.西欧的衰落;苏联的崛起D.德、日的投降;国共内战的爆发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七七事变爆发后,英国便邀请美国共同“斡旋”,替日本转达所谓的“和平条件”,即要蒋介石政府投降。1937年9月12日,中国就日本全面侵华向国际联盟提出申诉,要求世界各国制裁日本。然而,当时把持国联的英国对此百般拖延和阻挠,敷衍了事,企图把中国的申诉推出国联之外。1939年4月,英国驻华大使往返于日本和蒋介石政府之间,积极策动“中日议和”。与此同时,日本则在中国的沦陷区内进行反英活动,并寻找借口封锁了天津的英国租界。日方声称,若“英国不同日本全面合作”,日本将不解除对英租界的封锁。在日本的强大压力下,英国决定向日本让步。1939年7月2日,英国政府发表声明,表示“承认中国的现状和在华日军的特殊需要”。7月17日,英国政府又同意关闭滇缅公路3个月,切断了所有通过香港援华物资的运输。据日本官方统计,仅1937年上半年,日本就从美国进口钢铁130万吨;七七事变后的一年内,美国运往日本的军事战略物资竟占日本全部消耗的92%。英国不仅供给日本大批军用器材,还租船帮助日本进行军事运输。

——摘编自《抗日战争史》

材料二   1943年10月,美、英、苏3国外长在莫斯科举行会议,会议准备就成立战后国际组织问题发表一个《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美国国务卿赫尔认为,除美、英、苏3国外,还应将中国作为宣言的签字国。但英国方面对此持冷淡态度,苏联方面则认为,中国外长没有参加会议,不能将中国作为宣言的签字国。赫尔强调:“如果将在战争中作出重要贡献的大国排除在外,则对联合国家的统一将产生极为有害的心理效应”;而且“我国政府认为,如果在宣言问题上由美、英、苏三国将中国摒弃,那就极有可能在太平洋地区在军事和政治两个方面,都引起极为不利的反应”。最后,英国和苏联方面同意。10月30日,中、美、英、苏4国政府代表在莫斯科正式签署了4国《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该宣言第一次正式宣告4大国一致赞成战后成立一个维护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

——摘编自《傅秉常日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七七事变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前英美对日政策的特点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重视中国战略地位的原因,并简析《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签订的影响。
10 . 分析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中亚地区与我国西部有长达3300千米的边界线,是当今世界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储量丰富的地区之一。苏联的解体和中亚五国的独立,凸显了中亚地区在国际战略格局中的地位。

材料一   1941年苏联卫国战争爆发后,苏联国防委员会决定,把莫斯科、列宁格勒以及国家中心地区其他工业城市的特大工厂的设备、物资和人力资源全部或部分迁移到大后方,即乌拉尔、西伯利亚和中亚地区。截止1941年底,被迁走并迅速投产的工业企业已达1523家,其中有1360家属于国防工业部门。随后成立了国家疏散工作委员会。制定企业疏散问题的法令。苏联国防委员会和国家疏散工作委员会统筹领导疏散工作。

1942年前8个月的统计表明,上述地区的工业产品总值已经达到344亿卢布,而1940年全年只有480亿卢布。1942年12月苏联国家计划委员会指出,在国家东部地区的辽阔土地上重建的疏散企业是机械制造业取得的最重要成果,这是一个地理分布方面的巨大飞跃。

——摘编自《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史》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苏联完成企业大规模级数转移的特点和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