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9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正式参加二战,美国政府建立战争信息署作为国家战争宣传机构。战争信息署在国内运用多种媒介向民众进行战争动员,战争海报宣传得益于其灵活的特性与一战时良好的宣传成效,在二战期间再次得到美国政府的青睐。国内的爱国艺术家依据政府的战争需求绘制相应主题的战争宣传海报,美国童子军在全国各地及时分发宣传海报以确保民众获悉国家政策。战争宣传海报色彩丰富,形象生动,表现手法幽默夸张,有利于民众快速解读政府的战时需求。民众与政府紧密合作下的战争海报宣传,对美国赢得民众对政府参战支持起到了促进作用。

——摘编自高宁馨《二战时期美国海报宣传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时期美国战争海报宣传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战争海报宣传的作用。
2022-08-15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三新学术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5月联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选做2——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45年7月,美国在新墨西哥州沙漠试爆了世界上第一枚原子弹。1945年5月德国投降后,日本仍在亚太地区顽抗,美军在硫磺岛、冲绳岛战役中遭受了惨重损失。根据专家评估,如果盟军进攻日本本土,将可能付出几十万士兵伤亡的沉重代价,战争将持续到1946年。新任的代总统杜鲁门决心对日本使用原子弹。


       19457月召开的波茨坦会议上,杜鲁门故意在斯大林面前炫耀称自己有了一种“大威力炸弹”。194586日,一架B-29重型轰炸机对广岛投下了代号小男孩的原子弹,当场造成数万人死伤,整座城市被夷为平地。核爆和后续辐射疾病造成的死伤人员总数接近20万。89日,另一枚原子弹在长崎上空变为了耀眼的蘑菇云。8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一种全新的作战形式残酷地展现在了世人面前。美国在之后很长一段时期内凭借核垄断地位,肆意向对手挥舞“核大棒”。

——摘编自利德尔·哈特《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对日本进行核轰炸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对日本进行核轰炸产生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读漫画《步调一致》,判断激发作者创作的历史事件最有可能是(     
A.签署《联合国家宣言》B.德军突袭苏联
C.日本发动七七事变D.盟国确立“先欧后亚”方针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35~1937年美国国会通过的三个《中立法》,是30年代美国国内孤立主义占上风和国际上美英矛盾突出的反映,是美国版的绥靖主义。但是,面对德国法西斯日益增长的威胁,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对外政策逐渐向英法倾斜。1939317日,即德国吞并捷克后两天,他明确对报界表示,过去几天内欧洲事态的发展表明,美国需要修改《中立法》。这些条款对于美国的中立、美国的安全、尤其是美国的和平具有致命的极大危险。参众两院通过《新中立法》,解除对交战国军火禁运,但需“现金购买,运输自理”。1939年《中立法》表明美国对欧政策有所调整,从偏袒德、意转为偏袒英、法。但是美国对欧政策的调整又是有限度的,没有突破美国长期以来中立政策的框架,束缚了给英法以更有力的援助。

——摘编自网络资料《从〈中立法>到<租借法〉看美国在二战中的态度转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国修改《中立法》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美国新《中立法》的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危机时刻,事关东西方若干民族的生存和文明的存续,事关人类社会的未来走向。在这场文明与野蛮的较量中,野蛮的侵略势力曾一度占据上风,征服了大半个欧洲,占据了中国的大片领土。然而,反侵略阵营最终取得了大战胜利。反侵略阵营何以能最终取胜?一个重要因素是,反侵略国家开展了最广泛的国际合作。

二战期间,直接遭受德国、日本、意大利法西斯侵略和奴役的国家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抵抗,承受了巨大的牺牲。但是由于敌人肆意践踏国际公约,控制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土地,掌握了庞大的军队和武器,不惜铤而走险,孤注一掷,又结成法西斯同盟,相互策应,因而即便是当时的世界强国,要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战斗到底,也是相当困难的;而且德国、日本正希望被侵略国单独应对,以便各个击破,所以往往制造假象,似乎它们的目标很有限,只要满足了它们的要求,全面战争就能避免。西方强国一度奉行绥靖政策,对德国、日本的侵略野心采取姑息态度,不惜牺牲小国、弱国或他国利益,实际上恰恰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结果害人也害己。随着侵略者对世界安全威胁的扩大,英美等国逐渐淡化对意识形态的考虑,正是在各反侵略国家大步跨越意识形态分歧的基础,上,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得以最终形成。历史证明,由于来自不同意识形态国家间的紧密合作,人类最终战胜了法西斯,这一明智抉择使世界免于灭顶之灾。

——摘编自葛剑雄《国际合作是二战胜利之本》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与美苏等国合作抗战的主要事实。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国际合作的认识。
2022-02-05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柳州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1942年初,面对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嚣张气焰,以中、美、英、苏为首的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这一行动
A.标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B.加速了中国抗日战争的爆发
C.表明了太平洋战争正式爆发D.刺激了日本偷袭美国的野心
7 . 观察图1漫画,对此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经济危机酝酿着战争B.美国发动了对外战争
C.战争导致了经济危机D.战争对经济起反作用
2021-07-19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桂林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如表为20世纪3040年代中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大事年表。

时间空间事件
1931918沈阳“九一八事变”爆发,中国抗战开始。
193777北平“七七事变”爆发,中国开始全面抗战。
19399波兰德军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二战”开始。
19408中国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坚定中国抗战胜利的信心。
1941622苏联边境德军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二战”扩大。
1941127美国夏威夷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进一步扩大。
194545德国苏军攻占柏林,德国投降,欧洲战场结束。
194592东京湾日本签订无条件投降书,“二战”结束。
194599南京中国战区举行日本投降签字仪式。
宏观解读材料信息,得出一条整体性的历史认识,并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予以阐释,(要求:阐释充分,史实准确,表达清晰。)
2021-04-18更新 | 287次组卷 | 6卷引用: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胜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斯大林曾说:“二战只有一个胜利者,那就是‘魔鬼’”。这句话的含义是
A.非正义的一方将会赢得战争的胜利B.战争对任何一方来说,都是一场浩劫
C.正义的一方必将赢得战争的胜利D.只有美国成为战争真正的胜利者

10 . 材料   在被称为一场“化学家之战”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关于美国过去科学落后的论点又一次被强调提出——美国必须克服她在纯化学领域内对德国的相对薄弱的地位,才能显现美国大国的实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这场所谓“物理学家的战争”之后,上述理论被完全确立起来。战争使人们普遍认为,出于对国家安全的考虑,必须以巨大的联邦投资来克服这个国家以往在科学上的脆弱的地位,只不过这一次强调的是物理学罢了。这样,美国历届政府大幅度地进行资金及人力方面的投入,将美国打造成不仅仅只是一个经济强国,更是一个占得先机、无敌于天下的军事大国。

——摘编自【美】D.J.凯福尔斯、【美】J.L.斯托尔乔《美国科学家论近代科技》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化学家之战”“物理学家的战争”的表现及危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科技与战争的关系谈谈你的认识。
2020-09-13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河池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