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简称瓜岛战役,行动代号为“暸望台行动”(盟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区中,于194287日和194329日期间在瓜达尔卡纳尔和周国的岛屿进行的战役。这是盟军战略计划的一部分,也是盟军在太平洋反攻的开始。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是以美军小型登陆战为开始,随后日军为夺回岛屿而逐次增兵,从而演化成了日本与盟军的决战。双方历时半年多的争夺,均损耗了大量的战舰、飞机,最终,日本因无力进行消耗作战而选择撤军。美军完全占据瓜岛,最终夺取整个南太平洋地区的制海权,美军由此开始进行战略反攻。瓜达尔卡纳尔战役是中途岛战役之后日本的再次失败;从世界范围来看,1942年底盟军在瓜岛的反攻和胜利,成为同盟国进入战略反攻阶段的开始。

——摘编自[英]李德哈特《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爆发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的影响。
2023-09-30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乐东县部分学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世纪30 年代初期,丘吉尔提出了同苏联联合的主张。德国侵略扩张的初期,丘吉尔清醒地认识到联合苏联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必要性。1940年5月丘吉尔就任首相后,对张伯伦时期的外交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为了共同对抗德国的侵略,丘吉尔通过与斯大林的书信往来和向苏联政府提供军事情报等方式,试图与苏联联合起来共同对付希特勒的扩张。由于英苏间积怨已久,丘吉尔的努力没有得到苏联方面的积极回应。希特勒闪击苏联后,丘吉尔立即发表了支持苏联的历史性演说,同时以实际行动援助苏联对抗纳粹的入侵,及时向苏联提供了相当数量急需的战略物资。英苏战时合作终于得以实现。

——摘编自倪学德《援苏抗德与丘吉尔的现实主义外交》


(1)根据材料,概括丘吉尔谋求英苏合作的努力。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丘吉尔谋求英苏战时合作的努力
2022-02-25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21年,法国国防部长马奇诺在“停战车厢”揭幕仪式上说,要追念那些伟大的逝者,再没有比这里更好的地方了,德意志帝国在这片具有历史意义的空地上吞下败果。193471316日,前往贡比涅森林朝圣的法国老兵J.埃泰写道:“在这片森林中一个庄严的角落,可怕的噩梦得以终结……,胜利者应当自豪,失败者则应感到羞耻。”利用复仇情绪上台的德国纳粹党在1940年占领法国后,德军凯尔特将军在“停战车厢”内宣称:“对德意志民族的摧残与羞辱肇始于此。”法国投降仪式结束后,德军将这节车厢运到柏林。

20世纪50年代,“停战车厢”重回贡比涅森林,两国民众面对过往时,愈发呈现出一种平和、包容、理性的态度。20181110日下午,法国总统与德国总理在贡比涅森林“停战车厢”前共同参加一战停战百年的纪念活动,携手跨越历史恩怨,开创了合作的新篇。

——摘编自江天岳《贡比涅森林停战空地历史文化聚落的形成》


(1)根据材料,概括“停战车厢”在法德两国人民心目中象征意义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社会原因。
2021-12-27更新 | 1763次组卷 | 13卷引用:2021年新高考海南历史高考真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早在幕末维新时期,南进思想初露锋芒。明治维新以后,日本抢占琉球,殖民台湾,后又占领德属南洋群岛,其构建东亚统治圈的行动初见成效。1936年,日本政府明确了向“南方海洋扩张”的新国策。二战爆发后,日本企图把侵略中国与南进东南亚结合在一起。1940年7月日本正式提出建立“大东亚共荣圈”一词。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半年内,日本就占领东南亚各地,取代了美、英等欧美殖民地宗主国,将其纳入日本的“大东亚共荣圈”。1942年,中途岛海战,日本损失惨重,被迫调整侵略构想,试图以帮助菲、缅独立诱使其对“大东亚共荣圈”建设给予配合。到1943年时,日本召集被侵占地区傀儡政权“首脑”开会,开始极力避免使用“大东亚共荣圈”这一词汇,企图以此来确保东南亚各地的民心与合作。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其苦心建立的“大东亚共荣圈”轰然崩塌。

        ——摘自《日本“大东亚共荣圈”与“南方共荣圈”的幻灭》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日本“大东亚共荣圈”侵略步骤及实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指出日本“大东亚共荣圈”幻灭的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二战期间重要文献
内容出处
尊重各民族自由选择其所赖以生存的政府形式的权利。各民族中的主权和自治权有横遭剥夺者,两国俱欲设法予以恢复。19418月英、美两国首脑签订的《大西洋宪章》
……协助从纳粹德国统治下获得解放的各国人民,以及欧洲的前轴心附庸国人民,用民主方式解决他们迫切的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
……要和其他爱好自由的各国合作以建立一种在法治下的世界秩序,致力于全人类的和平、安全、自由与普遍的福利。
1945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在雅尔塔会议上通过的《关于被解放的欧洲的宣言》
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根据之友好关系,并采取其他适当办法,以增强普遍和平。
促成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之国际问题,且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增进并激励对于全体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之尊重。
19456月通过的《联合国宪章》

——编者据网上资源整理


(1)根据所学知识概括以上三个文件颁布的重要背景。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从维护世界和平的角度分析以上三个文件的重大影响。
2021-05-18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为切断中国与西方联系的陆上交通线,并建立西攻印度的前进基地而入侵缅甸。应英国政府的要求,中国军区出师缅甸,开辟了连接中国战区和太平洋战区的滇缅战场。1942年春,10万中国远征军由云南西部首次入缅援英抗日。在战争中,远征军浴血奋战。给日军迎头痛击,援救了7000多名英军,还解救了被日军俘虏的英军官兵、记者等。但由于盟军指挥不协调,远征军撤出。19445月,中国军队强渡怒江,再次入缅作战,滇西远征军与中国驻印军遥相呼应,对缅甸日军形成东西夹击之势。1944年底,中、英、美、印军队和缅甸游击队配合收复缅北大部分地区。到了19455月,日军向缅泰、缅马和缅越边境退却,缅甸全境解放。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有改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滇缅战场开辟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滇缅战场获得胜利的意义。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

三、铁路与公路交通。西有平汉铁路,南有陇海铁路,东有津浦铁路,有菏泽经濮县虽公路有破坏,因平原关系,无大妨碍,仍可通车。

四、……(辖区)共18个县城,大小市镇200余个,村庄万余个,人口有300万。

五、……在粮食方面能自给有余,村庄相距有二三里,村村有沟道,便于开展游击战争。

……

七、群众组织,有自卫队、农救会、青救会、妇救会、儿童团等……

八、群众武装,一般每县有个独立团,县长兼团长;有的有个基干大队;根据地内有游击小组。

——摘自《冀鲁豫边区的概况》(1940年4月)

材料二   你们在去年一年打了大小几千次的仗,打死五万以上的敌伪军,打退了常常几倍几十倍的敌人进攻……收复了许多的失地,许多抗日根据地的面积和人口是扩大了……你们的大功劳,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各国人民也已明白。

——摘自《中共中央向敌后军民致贺电》(1944年1月)


(1)根据材料一,概括冀鲁豫(边区)抗日根据地建立的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抗日根据地对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贡献。
2020-07-09更新 | 3942次组卷 | 29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琼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和二战期间,军事技术的迅速发展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海战和两栖 作战提供了技术基础。随着飞机制造技术和火控、瞄准技术的发展,舰载飞机成为海上主要火力突击力量,航空母舰取代战列舰成为海上支配力量。水下舰艇制造技术不仅使海军拥 有了新的海战力量,并且潜艇在攻击港湾和对陆地实施封锁中极具军事价值。雷达、声呐及其他电子通信等方面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指挥控制系统,并由此产生了指挥舰。新型的登陆舰和水陆两用坦克更加增强了登陆作战的攻击力和有效性。海上军事技术的发展.最终促使海上大型特混舰队出现。这样,军事技术便从作战手段上规定了太平洋战争的基本样式,先是大规模海上决战,而后向登岛作战发展,登岛作战取决于海战的结果。在欧洲战场,由于德军海上力量不足,盟军的登陆作战主要表现为航空兵和舰炮对登陆的火力支援和大规模运输兵员和物资。由此可见,盟军在太平洋战争和欧洲登陆作战中主要采用的作战样式,很大程度上是由海上军事技术的发展状况所决定的。

——摘编自李元奎等《科学技术对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及形态的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期间海上军事技术发展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同盟国海上军事技术发展对二战的影响。

9 . 材料   全面抗战爆发后,在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的推动下,中国政府正式确立了联络盟国、结盟抗日的外交方针。继续争取国际联盟和九国公约组织的支持,争取英、美两国援华制日,争取苏联物资援助和敦促苏联对日作战。日本占领海南岛后,中国政府先后向英、美、法和苏联提出了合作方案。中国外交部还训令驻英、法、美等国大使积极推动各驻在国赞成该合作方案。1940年9月,三国同盟订立后,蒋介石分别亲自接见了英国大使和美国大使,面交中、英、美三国进行经济、军事合作的方案。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当天上午,蒋介石决定对日正式宣战。宣战以前,将中国对于此次战争所采取的政策事先通告美、英、苏各友邦,并征询其态度与主张。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与其他国家密切联系和协商,加快了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为首的反法西斯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宣告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摘自胡德坤、关培凤《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中的地位和作用》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中国为结盟反法西斯进行的主要活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过程中能够发挥作用的主要原因。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政府向国联递交投诉书,国联派出由英国人李顿为团长的国际调查团。1932年10月,调查团发布“李顿报告书”。报告书开篇指出“中国民族在进化中”,否认日本屡次对“中国为并非有组织之国家”的诬蔑;满洲“遂为中国人之满洲,不可移易也”。关于“九·一八”事变,报告书“并不摒弃下列之假定,即当时在场之军官或系认为自卫而出也”,但“日军是夜之军事行动,不能认为合法之自卫手段”。国联正式公布报告书后,国人一改初期对报告书的期望,不满其“形式上之主权”,深感该解决方案未真正维护中国之主权。日本军部蔑视其“仅只一旅行记耳”,随后退出国联,毅然走上了侵略的不归路。

——摘编自董亮《重评李顿报告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顿报告书”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李顿报告书”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