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国失业人数和纳粹党人数统计表

1929~1932年德国失业人数统计表
年份1929193019311932
人数130300435800
1929~1933年纳粹党人数变化表
年份19299193091932319331
人数1530100140

材料二   你们在去年一年打了大小几千次的仗,打死五万以上的敌伪军,打退了常常几倍几十倍的敌人进攻……收复了许多的失地,许多抗日根据地的面积和人口是扩大……你们的大功劳,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各国人民也已明白。

——摘自《中共中央向敌后军民致贺电》(19441月)

材料三   二战大大加速了欧洲作为传统力量中心的衰落,和美苏这两个大国的真正崛起,国际政治格局方面的巨大变革。……据统计,截至1990年,全世界180多个国家中,有近100个国家是在二战后宣布独立的,其中亚洲27个,非洲48个,拉丁美洲10个,大洋洲11个,欧洲1个。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当时德国的社会状况,并分析出现这些状况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日根据地对战胜日本帝国主义所作的贡献。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国际格局的影响。
20-21高二上·浙江温州·期中
2 . 读“德国纳粹党在国会议席变化情况统计图”(如图)。导致表中数据发生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A.民族主义情绪高涨B.纳粹党具有社会主义革命倾向
C.希特勒的欺骗宣传D.垄断资产阶级的支持
2020-11-11更新 | 64次组卷 | 4卷引用:【新东方】高中历史208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此次中国共产党发表之宣言,即为民族意识胜过一切之例证。宣言中所举诸项,如放弃暴动政策与赤化运动,取消苏区与红军,皆为集中力量,救亡御侮之必要条件……对于国内任河派别,只要诚意救国,愿在国民革命抗敌御侮之旗帜下共同奋斗者,政府无不开诚接纳,咸使集中于本党领导之下,而一致努力。

——引自《蒋介石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

材料二   二战结束后,接受日本投降签字国家的顺序是美、中、英、苏、澳、加、法、荷等。1946年5月。在审判日本战犯的远东国际法庭上,最初法官次序排位是以美、英、苏、中、法为序,经过中国法官梅汝璈的积极斗争,最终法官席次依照日本投降书上受降签字顺序排列,必须认识到,在国际场合争席位,争排场,实际上关系到国家的地位与尊严。

——摘自梅汝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


(1)根据材料一,概括蒋介石“谈话”的要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民党公布“中国共产党宣言”的具体时间(精确到月份)及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梅汝璈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斗争的依据。综上所述,概括影响一个国家外交地位变化的因素。
2019·全国·二模
4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39年3月31日,张伯伦在下院宣布英国将全力支持波兰。4月6日,波兰外长贝克访英后公布了英波会谈公报:“双方同意准备着手制订一项永久性互惠协定,以代替目前英王陛下政府对波兰政府的临时性单方面保证。”但此后,英国在经济上和军事上都未给波兰以实际的援助。因此,英国的对波保证绝不表示绥靖政策的终结,而只说明它在对德外交方面发生了某种策略上的变化。这种新策略就是一面公开地作出强硬姿态,给德国以警告;另一方面则在暗地里(有时也公开地)继续推行绥靖政策,让德国知道:英国不能再毫无代价地送掉波兰,但是如果英德合作的大目标能够实现,波兰也不是不可以牺牲的。

纳粹德国对于英国的“威慑”并不害怕。1939年4月3日,希特勒批准了侵略波兰的“白色方案”,命令必须做好准备,“能在1939年9月1日以后的任何时间内发动军事行动”。而希特勒之所以必须占领波兰,就是看上了战略要地波兰走廊。

——摘编自《世界史·现代史(上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英国签署英波会谈公报的战略目的,并对此战略目的加以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希特勒批准侵略波兰的“白色方案”的原因
2019-04-24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2019届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Ⅲ卷)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为纳粹党党员及议席变化情况统计表。这反映出
时间1928年1930年1932年
纳粹党党员10.8万35万85万
国会议席12107230
国会名次921
A.德国民族复仇情绪高涨
B.国会长期受纳粹党控制
C.纳粹党使德国摆脱困境
D.德国民主制度日益健全
6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33年苏联拟定了一项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的建议,建议可以加入国联以缔结抵御德国侵略的区域性相互保卫协议。为加入国联,苏联同一系列国家建立或恢复外交关系,尤其与美国建交等,1934年9月,苏联加入国联担任常任理事国。1935年共产国际在莫斯科召开第七次代表大会,季米特洛夫作了《法西斯的进攻与共产国际为工人阶级的反法西斯主义的统一而斗争的任务》的主要报告,提出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议。1939年,英法苏谈判中,苏联提出在平等互惠基础上缔结互助条约的八项建议,但最终失败。

——摘编自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概括苏联在三十年代外交政策的主要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这一时期苏联的外交政策。
2019-05-21更新 | 40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5月)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7 . 1943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但不包括
A.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转守为攻
B.苏军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形势
C.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
D.北非战事胜利结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