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61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37822日,苏联与中国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从19383月到19396月,苏联先后三次向中国提供总额达2.5亿美元的贷款。中国政府用这笔贷款从苏联购买了大量的武器和军事装备,苏联还派出了援华航空志愿大队对日本直接参战等。苏联政府作出积极援华的战略决策主观愿望是使蒋介石树立坚持抗战的信心,防止国民党政府对日妥协和反共情绪的滋长;迫使日本彻底放弃其侵略苏联的“北进”计划并最终使日本对苏联实行了中立;客观上则达到了苏联对其远东地区安全的基本放心以及苏联能够全力注意其西线战事的目的。1941年后,由于欧洲形势的日益紧张,特别是苏德战争的爆发,苏联对华政策迅速发生逆转,由“援华抗日”变为“疏华抗日”,停止了对华援助。

——摘编自李静杰《苏联援华抗日及其历史启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在抗战时期对华政策的演变。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苏联1941年前对华援助。
2024-02-28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高三上学期名校学术联盟高考模拟信息卷&押题卷(六)历史试题
2 . 1941年10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了“东方各民族反法西斯代表大会”,日本、印度、印尼、菲律宾、马来亚、缅甸、泰国、朝鲜、越南等国和中国国内各民族代表出席了大会。中国共产党此举(     
A.适应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需要B.宣传了革命统一战线主张
C.壮大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力量D.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根据地
2023-09-29更新 | 169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TOP二十名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调研考(三)历史试题
3 . 1938年3月,希特勒不费一枪一弹,吞并了奥地利。事件发生后,英法不仅没有对德采取制裁措施,而且拒绝了苏联有关“欧洲和平”的建议。这可用于说明(       
A.绥靖政策将世界引向大战B.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分裂
C.欧洲战争策源地逐步形成D.雅尔塔体系遭到了破坏
2023-09-03更新 | 336次组卷 | 4卷引用:热搜题 纲要下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4 . 苏军在这场战役中看到了胜利的希望,士气大增。这场战役就像拥有魔力一般让苏联开始掌控局面,纳粹德国东部战线上的主动权自此也永远的失去了。“这场战役”的结果是(     
A.英美开始对苏联等国家进行援助
B.致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C.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形势发生转折
D.突出了东方主战场特有的战略地位
2023-08-08更新 | 395次组卷 | 4卷引用:第40讲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练习)-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1939年9月,德国闪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两国虽对波兰的国家安全负有同盟条约责任,但“宣而不战”,坐视波兰沦陷而按兵不动。英法这一做法(     
A.企图将法西斯的祸水东引B.标志着二战发展到全球阶段
C.导致德国占领了波兰全境D.标志着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2023-08-02更新 | 140次组卷 | 2卷引用:热搜题 纲要下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6 . 近代以来,国家间往往通过召开国际会议来协调国际关系和解决各种争端。巴黎和会和慕尼黑会议的共同点是(     
A.都促进了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形成B.会议都被英、法、美操纵
C.都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D.都损害了弱小国家的利益
7 . “1941年9月29日至10月1日,苏、美、英在莫斯科签订了关于美英以武器装备供应苏联的第一个议定书。这是三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采取的联合行动。1942年元旦,26个国家在华盛顿举行会议,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国保证运用自己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反对德、意、日轴心国及其附庸;保证互相合作,不单独同敌人缔结停战协定或和约。”材料说明了(     
①和平与发展是时代潮流
②苏德战争爆发后国际形势变化
③美苏崛起改变了国际力量对比和国际格局
④协同作战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主题一   法西斯主义与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材料一   192910月,美国华尔街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股市崩盘。到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产量下降了三分之一以上,失业工人超过三千万。德国、日本等法西斯政权先后建立,它们对内实行恐怖统治,对外加紧侵略扩张,而此时的欧洲国家,英法面对法西斯的嚣张气焰,实行绥靖国策,就像两股并行的溪水在奔流,它们将在一个交叉点,即“慕尼黑”结合起来,并成了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摘编自史仲文《世界全史》

材料二   二战全面爆发前,纳粹德国在欧洲大肆扩张,使德国版图迅速扩大。


纳粹德国入侵波兰前在欧洲的扩张示意图

——《中外历史纲要·下册》P104

材料三   希特勒认为,只有“当一国(种族上最优秀的那一国)取得了完全而无可争辩的霸权时”,世界和平才会到来。

——[美]哈伯特·温博格著,何江等译《希特勒德国的对外政策》上编

材料四   法西斯主又是帝国主义的变种和极端形式。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和英法等国的绥靖政策,使大战的阴霞再次笼罩世界。

——《中外历史纲要·下册》P102学习聚焦

主题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

材料五   苏德战争爆发后,丘吉尔认识到苏联在这场战争中能否坚持下去,不仅关系到英国能否摆脱德军的强大军事压力,而且关系到英国存亡的问题。如果苏联在战争中失败或无法牵制德军的主力,英国就将大难临头。1941622日,即苏德战争爆发的当天晚上,丘吉尔就发表了演说,宣布英国在战争中支持苏联。19417月,英国和苏联签订了“英苏协定”,协定规定:“两国政府相互保证,在当前反希特勒德国的战争中相互提供各种援助和支持。”英国和苏联就这样确定了双方的合作关系。与此同时,英国还在194110月《对俄供应第一号议定书》生效前,把大约四百五十架飞机和其他军需物资送交给了苏联。

——摘编自姜桂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英、美三国的关系》

材料六   全面抗战开始后,苏联对日本侵略中国有两种态度,一方面希望不过分刺激日本,不给其侵略苏联的口实;另一方面,希望中国能长久地拖住日本,使之无法入侵苏联。因此,1938年上半年,徐州会战结束后不久,苏联就敏锐地注意到日本下一步进攻汉口来的企图,并及时提醒中国政府务必予以高度重视并做好防御准备。712日至87日,国民党第九战区苏联顾问保葛达诺夫上校,对前线战场进行了实地视察并就国民党驻军的缺点提出改进建议。其实,进入6月份以来,国民政府一直在向苏联借钱,用以购买苏联制造之工业产品和工业设备。在主要战斗刚刚结束之时,1012日,H·利亚霍夫发表了《为汉口而战》的最新战报,特别是向苏联及全世界播报了这一重大利好消息。

——摘编自孙伟《苏联与中国抗战——以万家岭大捷为例》

主题三   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

材料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建立的雅尔塔体系,对战后世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由于雅尔塔体系是建立在美苏力量相对平衡的基础之上,因此双方都认识到要尽力避免冲突。西方不能再采取明目张胆的武装干涉,这有利于欧亚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的产生。雅尔塔体系将原法西斯国家转变为资产阶级民主国家,从而埋葬了发动世界大战的重要根源。它所确立的联合国安理会的“大国一致原则”,使任何一个大国要想发动战争都受到约束。各国人民与政府的维护和平、控制战争的意识都上升到了空前的高度。在雅尔塔体系下,西欧在衰落中走向复兴,中国的政权更迭使亚太地区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亚洲和非洲新独立的民族国家中产生了中立主义势力,这些成为冲击大国强权政治的民主力量。

——摘编自徐蓝《试论雅尔塔体系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材料八   二战后的国际秩序体现了人类呼唤世界和平与要求共同发展的时代特征。美苏的崛起,改变了世界范围内的力量对比和国际格局。

——《中外历史纲要·下册》P106学习聚焦


基础测评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疆域发生的变化。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前德国的扩张对欧洲国际关系的影响。
(4)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西斯主义的基本特征。为取得“霸权”,希特勒采取了哪些措施?
能力提升
(5)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德战争爆发后英苏合作的原因。
(6)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德战争爆发后英苏合作的影响。
(7)根据材料六,概括全面抗战初期苏联支持中国抗战的表现。
(8)根据材料六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全面抗战初期苏联对中国抗战的支持。
历史纵横
(9)根据材料七、八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雅尔塔体系形成的背景,并简析雅尔塔体系的历史作用。
2023-06-09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17·纲要下册第17课·学科网-【一题打天下】同步教学新方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36年底,丘吉尔说道“在这四个世纪中,我们总是走较艰难的道路,参加不那么强大的一方,同它们联合起来,打败和挫败大陆上的军事霸主,不管他是谁,不管他所统治的是哪一个国家。这是英国对外政策的不自觉的优秀传统。”这一“不自觉的优秀传统” (     
A.源于始终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B.反映了英国的生存和发展需求
C.旨在捍卫欧洲大陆的自由与和平D.促进了欧洲国家的和解与联合
2023-05-04更新 | 382次组卷 | 5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1942年1月,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美国提出,签字方式要打破按字母编排的次序,把像中国和苏联这样的国家提到同美国和英国并列的地位,区别的办法可以是,那些在自己的国土上积极作战的为一类,另外则是被轴心国征服了的国家。这说明(   
A.美国试图将中国拉入自己的阵营
B.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影响国际地位
C.各国在反法西斯大局下紧密团结
D.国家的综合实力是国际格局的基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