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日本右翼文人中村粲在《大东亚战争的起因》中说:“当时各国形成了各自的经济区……苏联有苏联的区域,美国也建立了自己的区域,设置很高的关税壁垒。当时就是在这种情况,世界各国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展开贸易,形成排斥他国的地区经济。基于当时的情况,日本不得不关注满蒙。”上述材料(  )
A.是日本侵略中国寻找的辩护理由B.表明日本关注满蒙的真正目的是发展贸易
C.反映出世界经济发展的区域集团化趋势D.体现了经济大危机爆发前的世界背景
2018-02-22更新 | 81次组卷 | 2卷引用: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7单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单元检测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国失业人数和纳粹党人数统计表

1929~1932年德国失业人数统计表
年份1929193019311932
人数130300435800
1929~1933年纳粹党人数变化表
年份19299193091932319331
人数1530100140

材料二   你们在去年一年打了大小几千次的仗,打死五万以上的敌伪军,打退了常常几倍几十倍的敌人进攻……收复了许多的失地,许多抗日根据地的面积和人口是扩大……你们的大功劳,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各国人民也已明白。

——摘自《中共中央向敌后军民致贺电》(19441月)

材料三   二战大大加速了欧洲作为传统力量中心的衰落,和美苏这两个大国的真正崛起,国际政治格局方面的巨大变革。……据统计,截至1990年,全世界180多个国家中,有近100个国家是在二战后宣布独立的,其中亚洲27个,非洲48个,拉丁美洲10个,大洋洲11个,欧洲1个。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当时德国的社会状况,并分析出现这些状况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日根据地对战胜日本帝国主义所作的贡献。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国际格局的影响。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外交经历了从传统的华夷秩序体系向近代西方条约体系逐步转型的过程。……抗日战争爆发后,特别是1941年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为中国最终废除不平等条约、平等参与国际事务,提供了历史机遇。中国政府积极推行抗日外交”……把外交作为国家战略的头等大事,积极参与国际首脑外交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遵循和平发展理念,全方位开展对外交往,积极参与国际事务,适时调整外交政策,努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外交工作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公正、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以上材料均摘自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项中国“抗日外交”所取得的成就。概括近代中国外交变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做出了什么调整。并指出在这一政策指导下,我国全方位外交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并用一句话概括“新型国际关系”的内涵。
4 . 读下表,影响表中数据变化的因素有

①“大萧条”的出现②希特勒的煽动性宣传
③德国人的民族情绪④国会长期受纳粹党控制
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
2020-06-18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一历史人教(2019)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单元练习卷第七单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美日关系历经变化,中国深受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华盛顿会议上,美国还利用其大国地位对日本进行遇制,……会议建立的华盛顿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对日本起到了暂时的抑制作用,使日本陷于外交推立之中。……从此,日本将美国明确作为了战略对手和主要的打击目标。

——《大国崛起》


(1)举两例说明,在华盛顿会议上,美国是如何遏制日本的?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   1943年罗斯福曾说:及早打败日本的关键在于通过中太平洋发起全面进攻,并以南北太平洋两翼实行辅助作战,鼓励中国作出努力反对日本,使日本越来越深地陷入中日战争,美国的远东政策应以中美两国政策的紧密合作为基础。

——刘德斌《国际关系史》


(2)依据材料二概述罗斯福的战略主张。结合所学知识,阐明其主张产生的历史背景。

材料三   1960年新的美日安保条约签订,两国宣布将共同发展和维持抵抗军事攻击的能力1953~1954年,美国先后同林国和台湾签署了《共同防御条约》。1954年9月,美、英、法、澳、新五国与菲律宾、泰国、巴基斯坦签署了《东南亚防御体系》。

——摘编自刘德斌《国际关系史》


(3)材料三美国的做法分别对日本和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综上,归纳影响美国对日本政策变化的决定因素。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此次中国共产党发表之宣言,即为民族意识胜过一切之例证。宣言中所举诸项,如放弃暴动政策与赤化运动,取消苏区与红军,皆为集中力量,救亡御侮之必要条件……对于国内任河派别,只要诚意救国,愿在国民革命抗敌御侮之旗帜下共同奋斗者,政府无不开诚接纳,咸使集中于本党领导之下,而一致努力。

——引自《蒋介石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

材料二   二战结束后,接受日本投降签字国家的顺序是美、中、英、苏、澳、加、法、荷等。1946年5月。在审判日本战犯的远东国际法庭上,最初法官次序排位是以美、英、苏、中、法为序,经过中国法官梅汝璈的积极斗争,最终法官席次依照日本投降书上受降签字顺序排列,必须认识到,在国际场合争席位,争排场,实际上关系到国家的地位与尊严。

——摘自梅汝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


(1)根据材料一,概括蒋介石“谈话”的要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民党公布“中国共产党宣言”的具体时间(精确到月份)及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梅汝璈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斗争的依据。综上所述,概括影响一个国家外交地位变化的因素。
7 . 20世纪30年代与20年代相比,国际政治局势的最大变化是什么?结合具体史实分析这种变化的社会根源及对国际形势的影响。
2019-09-11更新 | 63次组卷 | 2卷引用:人教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七单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测试题
8 . 下表为纳粹党党员及议席变化情况统计表。这反映出
时间1928年1930年1932年
纳粹党党员10.8万35万85万
国会议席12107230
国会名次921
A.德国民族复仇情绪高涨
B.国会长期受纳粹党控制
C.纳粹党使德国摆脱困境
D.德国民主制度日益健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