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日本右翼文人中村粲在《大东亚战争的起因》中说:“当时各国形成了各自的经济区……苏联有苏联的区域,美国也建立了自己的区域,设置很高的关税壁垒。当时就是在这种情况,世界各国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展开贸易,形成排斥他国的地区经济。基于当时的情况,日本不得不关注满蒙。”上述材料(  )
A.是日本侵略中国寻找的辩护理由B.表明日本关注满蒙的真正目的是发展贸易
C.反映出世界经济发展的区域集团化趋势D.体现了经济大危机爆发前的世界背景
2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世界大战视为是帝国主义制度的产物,“帝国主义就是战争”,因而主张从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这一视角研究世界大战。
材料二   上个世纪末以来,有些学者认为20世纪之所以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是因为20世纪的世界已形成为一个整体,存在着经济、政治和文化走向一体化和现代化的趋势,因而主张从全球化角度研究世界大战。
材料三   当代的一些西方学者认为,自19世纪以来,极端的民族主义和极权主义形成了巨大的影响力,正是这种思潮的泛滥,使人类陷于空前的冲突之中。他们主张从民族主义与极权主义视角研究世界大战。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请按材料一或材料二的研究角度来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
(2)请按材料二或材料三的研究角度分析法西斯德国成为世界大战策源地的原因。
(3)请按材料三的研究角度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3 . 20世纪上半叶美国在日本侵华问题上的态度不断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各国在中国的商务机会均等,不能因为中国的现实状况,谋求特别权力;为适用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或各国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原则,缔约各国,除中国外,均不得谋取或赞助其本国人民谋取任何超出他国的特别权力。

——《九国公约》

材料二

美国政府不能认许任何事实上的形势的合法性,也不拟承认中日政府或其代理人间,所缔订的有损于美国或其在华国民的条约权利....但美国政府无意干涉日本在满洲的合法条约权利。

——摘编自《1932年1月美国国务卿史汀生的“不承认主义”照会》

材料三

1938年12月美国驻日大使格鲁奉命向有田外相递交了一份照会,严厉驳斥了“东亚新秩序”说,强调美国政府不承认日本“自命为这个‘新秩序’的掌权人和代言人”。1942年美国在《联合国家宣言》中第一次将中国列为四大国之一,并废除与中国旧有的不平等条约。

——摘编自王立新《意识形态与美国外交政策》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在日本侵华问题上的态度变化做出合理的历史解释。(要求:史实运用正确,逻辑体系严密.)
4 .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第三帝国和日本的领导人决意修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领土和约,并有办法、有决心这样做。他们大规模重整军备的计划和惊人的侵略行径急剧地改变了势力均衡。较弱的意大利不再是徒劳无益地企图向现状挑战的唯一的修正主义国家,第三帝国和日本帝国也给修正主义运动增添了力量,导致了一个全新的力量布局。由于英国、法国及其欧洲大陆盟国坚持维护现状,第三帝国、意大利和日本努力要求改变现状,因五年计划而变得强大的苏联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因此,一种三足鼎立的局面发展起来了。


1.材料中的第三帝国指的是
A.拿破仑帝国
B.德意志帝国
C.奥匈帝国
D.俄罗斯帝国
2.材料中的“三足鼎立”中的三足不包括
A.法西斯国家
B.西方民主国家
C.社会主义国家
D.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
3.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以下哪个选项是错误的
A.意大利和日本整装备战的原因是为了扩张领土
B.修正主义的修正指的是想打破“凡尔赛体系”的束缚
C.英法以及欧洲大陆盟国坚持维护现状,并不能遏制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行径
D.一战后体系延续的因素是各国间的实力对比没有发生重大变化
4.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相同原因不包括:
A.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B.军事侵略集团的形成和扩张
C.经济危机的影响
D.重新瓜分殖民地的需要
2019-09-27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桐庐分水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作业检测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70年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在波兰华沙犹太人殉难者纪念碑前双膝下跪。1985年联邦德国总统冯·魏茨泽克宣布把德国“战败日”改为“解放日”,2015年德国议会主席拉迈特对此加以重申。这一变化有助于德国
A.直面纳粹罪行,承担历史责任
B.走出战争阴影,重塑大国形象
C.淡化战争记忆,满足政治需求
D.联合欧洲国家,应对冷战形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