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1944年美国总统罗斯福采纳了美国驻华外交官戴维斯的报告:“蒋介石对共产党人搞封锁,从而使他们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这就迫使他们逐渐依附苏联,要是美国派一个观察团到延安去,那就会打破这种孤立无援状况,削弱依附俄国的趋势,同时又能遏制蒋介石试图以内战消灭共产党的愿望”。此材料说明美国(     
A.准备与中国共产党合作B.对蒋介石政策感到失望
C.关注中国防御战场状况D.试图维持中国战局稳定
2022-07-03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雅尔塔会议后不久,英国人发表了名为《今天感觉好些了吗?》的漫画: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正在探视躺在病床上缠着绷带的地球。三巨头对“生病”的地球嘘寒问暖,画面和谐而友爱。以下解读准确的是

①“缠着绷带的地球”反映了战争对人类社会的严重破坏
②建立联合国是三巨头对地球“嘘寒问暖”的表现之一
③画面“和谐而友爱”反映出苏、美、英战时同盟关系
④三巨头共同“探视地球”寓意着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 . 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协同作战,是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大萧条的一个结果是193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中国爆发,当时日本军队在中国领土上建立了殖民帝国。……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所显示出来的重要军事价值,促成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改善和提高。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材料二 (19401229日罗斯福“炉边谈话”)如果英国倒下去,轴心国家就会控制欧、亚、非和澳大利亚等各大洲以及各大洋一他们也就处于可以使用巨大陆海军力量进攻本半球的地位。……过去两年的经验已经无可怀疑地明,任何国家都不能够姑息纳粹。…英国人民和他们盟友们今天正在对这个非神圣同盟进行着一场积极战争。我们自己未来的安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场战斗的结局。…在我们援助不列颠的决心上是不会出现任何“狭路”的。

——摘编自《罗斯福选集》

材料三 回首20世纪的历史,人们会发现,帝国主义列强的争霸,具有导致一再发生世界大战的趋势。但这并不意味着世界大战是注定不可避免或不可制止的。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一直存在着制止世界大战的可能性。…对于世界大战能否免的问题,必须进行具体的历史考察和分析,不可笼统地说能够避免或者不能避免。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把战争推到……一个“临界点”。物极必反,今后人类已经不能再把自己的全部能力和手段都投入战争了。

——摘编自李巨廉《血碑——震撼全球的两次世界大战》


(1)概括材料一中关于二战的新观点。结合所学,说明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军事价值”,并指出二战期间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二,结合“过去两年”的史实说明“任何国家都不能够姑息纳粹”理由,并概括指出20世纪40年代初美国对外政策的变化。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盟国战胜法西斯轴心国的重要保证以及从中汲取的经验教训。
2021-07-02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十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二战前的英国社会进行了“和平投票”,86.8%的受访者赞成联合起来对侵略者进行经济及非军事手段的制裁。在军备问题上,90.6%的受访者赞成用“国际协定”来实现全面裁军,82.5%的受访者赞成根据“国际协定”来实现对各国陆军和海军中的航空兵部队的全面废除。这些现象可以用来说明
A.英国推行“绥靖”政策有一定社会基础B.英国民众希望政府强力制止法西斯扩张
C.国联在维护世界和平上的作用日益凸显D.法西斯势力在欧洲的扩张出现放缓趋势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70年上演的电影《滑铁卢战役》描述英国惠灵顿公爵率领欧洲联军在比利时滑铁卢击败拿破仑侵略的故事。电影由意大利投资,苏联人执导,演员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等,主要拍摄地在苏联乌克兰地区,动用万余名苏联红军做群众演员。该电影拍摄成功
A.反映了电影工业全球化趋势
B.因内容与价值理念为各方认同
C.因为意大利投资苏联人执导
D.法国因否定本国英雄拒绝参与
2019-07-19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1935年,法国总理就意大利的扩张趋势曾说过:“如果意大利向多瑙河、巴尔干扩张,会造成欧洲战争;如果让它们在非洲的沙漠畅通无阻,或许就能安静下来。”他的观点表明法国
A.推行中立政策B.主张制止法西斯侵略
C.推行绥靖政策D.推行侵略扩张政策
7 . 一般情况下,失业率的高低能从另一角度反映经济发展的趋势,研究性学习中班级同学观察右图《1925至1945年美国失业率》作出下列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1929年经济大危机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②1925年——1929年,美国失业率起伏不定,说明经济比较萧条
③1929——1933年,美国失业人数猛增,说明经济危机异常严重
④1933年后的十年间,美国失业率逐年下降,表明美国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
⑤第二次世界大战才真正使美国彻底摆脱了经济危机
A.②③B.①③
C.③④⑤D.①④⑤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初,西方社会主流的现实主义战争观是把战争看作一种政治工具,与道德无关,也无所谓正义与否。第一次世界大战作为工业化时代的产物,其残酷现实促使精英们开始反省对战争的认识。理想主义战争观产生,即任何战争都是不道德的。这种战争观在国际危机频发的20世纪30年代风行一时,人们极力希望能避免战争。二战期间,随着法西斯的疯狂侵略,特别是在了解了种族灭绝的非人道做法后,有识之士们重新考虑对战争的认识,衍生出正义战争观,将战争划分为正义的和非正义的。

——摘编自梁占军《二战与20世纪国际战争观的演变》

材料二   战争分为两类,一类是正义的,一类是非正义的。一切进步的战争都是正义的,一切阻碍进步的战争都是非正义的。……我们中国,则从人民到政府,从共产党到国民党,一律举起了义旗,进行了反侵略的民族革命战争。……不但求一国的和平,而且求世界的和平,不但求一时的和平,而且求永久的和平。欲达此目的,便须决一死战,便须准备着一切牺牲,坚持到底,不达目的,决不停止。

——引自毛泽东《论持久战》1938


(1)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西方社会战争观的变化,并分析影响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毛泽东对战争问题认识具有深刻性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你对战争观这一问题的认识。
9 . 近代以来,东西方关系经历了复杂的变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中后期,欧洲的生气勃勃的经济就开始以各种方式包围和改变殖民地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工业化的欧洲需要为它的剩余资本和制造品寻找原料来源和市场。因此,新帝国主义的历史作用在于将工业革命推进到其逻辑上必然的结局——使工业国家即工业资本主义能以世界性的规模发挥作用。当欧洲的资本和技术与不发达地区的原料和劳动力相结合、首次导致一个完整的世界经济时,世界生产率无疑极大地提高了。事实上,世界工业生产在1860年至1890年间增加了3倍,在1860年至1913年间增加了7倍。世界贸易的价值从1851年的6.41亿英镑上升到188030.24亿英镑、189040.25亿英镑和191378.4英镑。

——摘编自《工业革命对非欧洲世界的影响》

材料二   亚洲所有殖民地都在战后10年内成为独立国家,非洲的所有殖民地都在战后20年内成为独立国家。出现这一意想不到的结局的一个原因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最初的殖民主义列强空前地衰落:法国和荷兰被侵占,英国则在经济上和军事上遭到削弱。同样重要的是,反帝国主义的民主主义情绪在诸帝国国内也得到了发展。殖民地中的白人早先曾十分自信地断言“我们之所以在这里,是因为我们比别人强”,如今,作如此断言的日子已一去不复返了,他们的存在不仅受到了其臣民的怀疑,而且受到了本国同胞的怀疑。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世界经济的新变化及其国际格局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走向崩溃的原因。
2022-07-06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测试(二)历史试题
10 . 下图分别是德国两个时期的领土示意图。仔细观察,回答问题。

请分别说明德国领土两次变化的原因及其对国际局势的影响。
2022-08-11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